28日上午,在我院院长李泉、常务副院长吴欣的带领下,郑民德、王玉朋、胡梦飞、吕德廷、王晓风、董文婧等老师、研究生前往阳谷搜集运河民间文献资料。
在十五里园镇郑街村金堤河大堤上,黄河河务局正在进行施工,挖出了大量的明清碑刻与水利工程构件。据郑街村村主任介绍,这些碑刻与构件都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船闸时,从张秋镇拆掉一些古船闸与古碑刻建成的。我们发现,在河堤上散乱的堆放着一些元、明时代的船闸构件,有雁翅、绞关石等,由于不受重视,很多都已破碎不堪,对文物造成了巨大破坏。在郑街村中,我们看到了大约四十余块古碑刻,多数以墓碑为主,少量为庙宇碑刻、记功碑、捐资碑等,时间以明清为主,有重要价值的较少。其后,我们去看了村中的八龙庙,里面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大帝,庙中碑刻以现代人捐资助庙碑为主,另有一块光绪年间的庙产碑,据看守庙宇的人介绍,明清时期郑街村的位置为八里庙,黄河经常在这里决口,给当地百姓造成了巨大灾难,所以村中有水神庙宇,以祈祷河道安澜。
离开郑街村后,我们顺着金堤河堤到了刘垓村,村中以前有大型古庙一座,现在为新修的泰山奶奶庙与佛庙,庙前有数十通新碑,多为信男信女镌刻的佛语与宗教故事,以劝人向善与诚心礼佛为主,立碑人中有大量是河北魏县与河南濮阳人,不知为何。因庙宇没有开门,我们只在庙门前驻足观望了一阵,只看到规模很大,但建设的现代气息太浓。其后,我们去考察了蚩尤墓,蚩尤与皇帝、炎帝齐名,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以“战神”著称,阳谷蚩尤墓形成了规模宏大旅游景点,但因地理位置偏僻,游人很少。
通过一天的考察,我们获取了大量的民间文献资料,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郑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