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聊城5月15日电(记者张清俐)自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从不同角度对运河的研究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5月13—15日,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的“2016年山东社科论坛·运河学论坛”在山东聊城举行。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邹逸麟表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大运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新世纪以来,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学界参与了对运河的全线调查,在这些调查报告中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历史遗存得到系统的查勘与记录,推动了“运河学”的形成。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院长李泉认为,运河学一方面需要研究运河河道工程及其引起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研究运河对国家政治及区域商业、手工业、农业、服务业、居住环境、城镇格局、文化交流、风俗习尚、社会流动等方面的影响。它以历史学为基础,利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认为,历史上与运河有关的文献资料非常庞杂,学界应加紧对这些历史文献资料根据类别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系统的学科文献数据库。
近年来,运河学正是基于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两大支柱而不断发展。记者从会上获悉,由全国多位专家团队参与编制的九卷本《中国运河志》已开展近5年,预期将于明年问世,成为运河学研究的资料工具书。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孝聪建议,学界对运河志的编撰可涵盖运河大事记的编写,将历史上与运河有关的开凿、疏浚、修缮筑堤、开挖引河等工程措施,按年代先后逐一编写记录;编写运河辞典,以明清大运河为主,兼及历代运河,收录凡与运河有关的名词,如河段名称、沿岸设施等名词,并补充水利工程专用名词,帮助人们理解古人是如何开展大运河工程的。邹逸麟建议,运河学研究应对大运河与沿线城镇规划、中国运河城市与运河的关系、大运河区域研究、大运河所带来的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大运河水利工程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此次学术讨论显示,运河区域如何划定、运河学研究应遵循怎样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展不同学科对大运河的交叉研究等仍是未来运河学学科建设亟待厘清的关键问题。
文字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