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研究院李泉教授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从水通南北到南船北马——十五到十九世纪中叶的北方运河交通研究》的学术报告,全院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在沙龙正式开始前,李老师首先阐明了研究的缘由和目的。李老师认为,十五至十九世纪中叶,京杭大运河北方段交通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明代前中期,北方运河交通顺畅,官员、士人及外国使节大多乘坐运河船只往来。明朝末年,运河局部出现交通受阻现象。入清后,虽然政府重视运河维护管理,但运河交通受阻趋势并没有得到改观。官员、商旅及外国使节等往来改走陆路,北方运河上商船数量减少。李老师从运河旅行日记、驿站功能的变化、钞关税收额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前中期至晚清时期北方运河的交通状况,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对以上史料的分析,李老师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运河几经改道,水源越来越匮乏,南北运河及会通河水柜淤浅严重,此外,明代后期开始的“小冰期”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对运河交通也有一定影响。自清代中期开始,淮安成为水陆交通的交汇点,最终形成了“南船北马”的交通格局。针对李老师的沙龙,在座的各位老师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其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