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日,研究院院长吴欣教授主讲的“明清时期大运河及其区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1306室举行,本场讲座为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中国史讲座第11场。讲座由华东师大历史系包诗卿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吴欣教授介绍了目前我国运河研究的状况及必要性,她首先介绍了其所在的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的基本状况,紧接着介绍了进行运河学研究的必要性,现阶段在我国开展运河学相关研究有两大重要契机,第一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国家政策层面提供了支持,第二是运河研究本身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研究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也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一部运河史即半部中华文明史。。
吴欣教授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自古以来大运河名称的发展趋势及特征。运河古时称“沟”、“渠”,汉代时称为“漕渠”,宋代使用“漕河”的名称,此时“运河”这一名称也开始出现,而这一改变伴随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元代文献出现“运河”的名称,《明史》给予运河的专称为“漕河”,《清史稿·河渠志》中称为”运河”。到1855年,运河断流后才出现如今的“京杭大运河”的名称。整体来说,运河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隋唐以前、隋唐至元代、明清时期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吴欣教授介绍了大运河研究的文化内涵。首先是运河的技术文化,大运河作为一项水利工程,其本体的河道、坝、闸、仓窖、衙署及相关建筑、街区的兴废、改造及空间延展等是一个很大的可挖掘领域。再是大运河的制度文化,古代王朝通过运河组织运输漕粮,国家调控运河管理,并通过运河的地缘政治平衡调控。第三是社会文化,要重点关注运河区域人群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社会心理等等人文情态的沿承与渐变。
在第三部分中,吴教授介绍了大运河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大运河和资料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正史文献资料,以史书、方志、政书、类书和文集笔记资料为内容的专书,二是档案资料,三是民间文献资料,四是口述及影像资料。最后,吴欣教授还介绍了大运河资料研究的一些成果,如建立大运河文献数据库、大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编写大运河蓝皮书、创立《运河学研究》刊物等。
讲座提问环节中,在场师生就古代黄河泛滥淤塞运河怎样影响漕运、运河作为一个环境体系对区域原有的环境体系造成的影响、运河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及大运河对于南北地缘政治的影响等问题与吴欣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吴教授就这些问题一一作出精彩的解答。最后,包诗卿副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扼要的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