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杜宏春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张树声行述长编》顺利结项。该项目成果首次全方位深入展现了张树声的生平经历、政治影响与历史贡献,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张树声(1824 - 1884),字振轩,安徽合肥人,是淮系集团中仅次于李鸿章的重要人物。累升道员、按察使、布政使、漕运总督、江苏巡抚、贵州巡抚、广西巡抚、两广总督,并曾署理直隶总督。在任职期间,张树声提倡“采西人之体以行用”,创办实学馆,积极推动造船洋务,堪称淮系开明派的代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署理直隶总督期间,面对光绪八年(1882)朝鲜“壬午事变”,他果断派兵应对,成功挫败了日本吞并朝鲜的阴谋,维护了局势的稳定。
《张树声行述长编》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及宫中档》及台北“中央”研究院档案馆藏《外交档案》为基础资料,参考《张靖达公奏议》《张靖达公杂著》《上谕档》《清实录》等文献,集中呈现了张树声从少年求学,到投笔从戎、创建淮军,再到任职多地总督的完整人生历程。
《张树声行述长编》项目的顺利结项,不仅为学术界深入研究张树声及晚清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撑,也为探究晚清国家治理的理念和举措,总结国家内政外交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参考,对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