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科研人员近年来发表的运河研究代表性论文选编,内容涵盖大运河研究相关诸领域,如运河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漕运与交通、河道工程与河政管理、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运河文化与文献、研究综述,等等,可为我国当前的运河历史文化研究、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
作者简介:
胡克诚,男,1981年7月生,辽宁沈阳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第六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学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运河学研究》(集刊)副主编,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运河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各1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获各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入选聊城大学“光岳英才”计划。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之际,研究院同仁编写了这本论文集以志纪念。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聊城大学历史学系的几位老师就开始了中国运河的研究,陆续出版了关于运河的著作,发表了不少论文,申请到了国家及省级社科研究项目,并于2008年成立了运河文化研究中心。虽然当时的研究仅限于历史学的范域,但研究内容也涉及到河道工程、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运河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也已初步展开。
2012年6月,学校决定在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运河学研究院。表面看来这只是研究机构名称的改变,实际上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研究院除继承历史研究的传统外,还要尽力扩充研究领域,对运河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探究。研究运河的历史,同时关注运河的现状;研究中国的运河,同时研究世界运河;研究与运河相关的物质和文化现象,同时研究运河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13年6月,学校调集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人类学、民族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十余人,正式成立了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研究院设定了三个研究方向。一是运河本体研究。中国大运河肇兴于春秋时期,此后不断开拓扩展,至隋唐时期形成了北起涿郡(今北京市),南经余杭(今浙江杭州)到浙东,西通关中,东抵齐鲁的运河水运网,明清时期大运河几经改造,河道走向更加顺直,航运能力大有提高,古老的运河如今发挥着航运、引水、排涝等综合功能,具有其他自然河道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运河河道经常改变,各类工程不断兴修,自然河道水系随之变化,生态环境不断变化。我们研究运河河道变迁的史实,研究各个历史时期漕运、运河交通、客货运输及其对政治、经济影响,更加关注运河对沿线河道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运河区域研究。我们一方面研究历史时期运河对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兴起,商业、手工业兴盛,区域流经交流发展,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同时关注运河区域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组织、宗族家族、城市空间结构、人口结构、社会流动等等,运河兴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哪些方面留有运河的印记。三是运河文化研究。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内容大体包括有三个方面。其一,运河本体文化及文化遗产,包括运河河道、水利工程、相关建筑(码头、桥梁、衙署、钞关、驿站、粮仓、会馆、寺庙)等物化的文化,运河工程及航运管理等制度文化,与运河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二,运河区域社会文化,即与运河相关的民风民俗、节庆活动、民间信仰、民间文化等等。其三是运河文献,运河研究院成立伊始,便把运河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作为研究工作的基础和起点,几年来做了大量工作,申报完成了国家社会基金项目“京杭运河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了《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80册),建立起“中国运河历史文献数据库”及“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发布。
如果从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2008年算起,截止到2021年,各位同仁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我们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20篇,稍作修改,编为《论集(初编)》,按内容分为“理论与方法”“漕运与交通”“河工与河政”“经济与社会”“文化与文献”“研究综述”几个板块。这些论文虽不能涵盖本院学术研究的所有领域,无法反映研究的全貌,但从中可以看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前进的足迹,是研究院发展的历史见证。
这本论集除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以方便大家阅读参考外,也想亮一下我们的家底,把它和《运河学研究》集刊、《中国大运河蓝皮书》放在一起,以求得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导。将来我们会继续推出《二编》《三编》……,在运河研究的旅途上不断进取,砥砺前行。
李泉 胡克诚
于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目录
·理论与方法·
运河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知识体系(吴 欣)
·漕运与交通·
明代的宫廷运输与运河交通(李 泉)
明代漕运监兑官制初探(胡克诚)
清代漕粮入京监督机制——以大通桥监督为对象的历史考察(郑民德)
·河工与河政·
国家运道与地方城镇:明代泇河的开凿及其影响(李德楠)
环境史视野下清代河工用秸影响研究(高元杰)
运河水柜——南四湖与北五湖的历史与变迁(陈诗越、吴金甲)
·经济与社会·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王 云)
明清聊城运河与文化族群兴衰——以傅、杨两家族为个案(马亮宽)
晚清时期的衍圣公与微山湖地区的“湖团案”(王玉朋)
从客居“王裔”到入籍“平民”:德州苏禄东王后裔的祖先认同(郭福亮)
明清时期苏北地区水神信仰的历史考察——以运河沿线区域为中心(胡梦飞)
运河名城临清碧霞元君信仰考略(周 嘉)
·文化与文献·
谢肇淛居官山东及其笔下的运河风情(崔建利)
山东运河区域美食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枣庄美食为例(刘玉梅)
许乃普、钱仪吉、许瀚等致杨以增函札辑释(周广骞、丁延峰)
安丘市出土清代《铭德记功碑》考释(裴一璞)
元明“高唐州重修庙学记”碑文考略(朱年志)
新见傅斯年《巴黎燉煌写本集读记》考述(吕德廷)
·研究综述·
20年来的运河学研究(罗衍军)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简介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6月,其前身是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高校科研实体单位,拥有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运河文化研究基地”、山东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山东省地方史志系统运河文化研究基地”,“运河文化学”获评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研究院下设“运河史”“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运河文化”三个研究中心和两个编辑部(负责编辑《中国大运河蓝皮书》和《运河学研究》)。截止2022年4月,研究院共有专职科研人员2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8人,同时聘请朱士光、李孝聪、赵毅、赵世瑜、孙竞昊、吴滔、樊如森、路伟东等运河研究专家为兼职教授。研究领域涵盖历史学、文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图书馆与情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在中国史和文献学两个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人才。
目前研究院承担或完成“民间文献与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研究”“京杭运河文献整理与研究”“明清运河区域社会变迁”“明清山东运河河工、河政与区域社会研究”“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组织研究”“京杭运河与明清时期区域农业开发”“明清黄运地区的河工建设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全新世以来东平湖变迁与黄河洪水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清代黄运地区河工经费研究”“明清山东黄运地区环境史研究”“明代江南上供物资转运研究”等运河研究相关专题的国家级课题13项(含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同国家民政部地名所合作横向课题“运河地名文化数据库”和“地名·运河丛书”,同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合作横向课题“中国运河志”(“文献”“人物”“大事记”三卷五册),同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合作横向课题“京杭运河山东段志”,同山东省发改委合作编制“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等;出版《中国运河历史文献集成》《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中国运河文献书目提要》《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漕运仓储系统研究》《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研究》《逋赋治理与明代江南财赋管理体制的变迁》等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奖项10余项。建有“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和“运河民间文献整理室”,建成“中国运河文献数据库”和 “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在国内运河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诚聘优秀人才加盟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常年面向全国招聘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博士,涉及中国史、世界史、文献学、地理学、建筑学、水利工程、古代文学及古籍整理等专业,欢迎海内外高才加盟!
1、人才需求一览表
2、高层次人才待遇
注:高层次人才除全职引进外,还可以柔性引进,具体待遇视在校工作时间、工作业绩等商定,“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3
、青年博士待遇
青年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经历)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根据学科专业和学术水平,提供引进费20-60万元,科研启动费6-16万元,租房补贴1000元/月(共补2年)。特别优秀的博士以及博士教授“一事一议”。
注:引进博士申报国家级、山东省以及我校人才支持计划或项目,获批后将享受相关资助经费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