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视野中的明清山东运河
李德楠
摘 要:运河联结着中国与世界,成为外国人看中国的窗口。关于山东运河的描述,不仅成为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当时运河历史的了解,有助于今天的运河文化研究以及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山东运河;运河风情;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不仅促进了南北物资的交流和沿线城镇聚落的兴起,也便利了人员的往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外国使节、客商、传教士、旅行者等多取道于此。京杭运河山东段地处南北大运河的咽喉地段,是整个运河沿线人工开挖最长的地段,以拥有数量多且技术含量高的水工设施而著称,其南段引汶、泗及湖泉水济运,沿途多置闸座,有闸河、泉河之称;北段借漳卫河行运,运道弯曲,沿途多开减河,有三弯抵一闸之谓。山东运河沿线的水工建筑和风土民情,给外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作品中多有体现,他们的观察与描述有助于加深对明清山东运河的认识。
1 外国人视野中的运河工程
山东运河的特点是中间地势高,水流落差大,水源不足。明永乐九年(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戴村坝,遏汶水南流,并引泰沂山地泉水入汶,尽出南旺,由龙王庙分水,“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治河的智慧,自然引起了远道而来的外国人的注意。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初十日,朝鲜人崔溥一行沿运河北上,至分水龙王庙,见到了南北分流的奇观,他在《飘海录》中写道:“有大水自东北来,至庙前分南北派。南派即臣所已经,顺流南下;北派即臣所将往,逆流北上。庙当其二水之分,故以分水名。”很明显,崔溥对汶水流向以及龙王庙两侧水流方向均有详细的观察。这一重要的南北分流工程至清代仍在使用。
顺治时,荷兰使团约翰·尼霍夫等人经过南旺,发现“汶河在此与运河相接。鞑靼人告诉我们,若在这里投九根小木棍到河里,有六根会流向北面,三根会流向南面。我就好奇地在龙王庙对面试了一下,结果真是如此”。根据荷兰使者的记载,当时运河水是六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再加上多数中国史籍所记载的三、七分以及《明史·宋礼传》所记载的四、六分,至此出现了关于南旺水量分配的多种说法。
乾隆年间,一批英国使者到达南旺分水处,了解到这里是“运河的最高部分,是运河全长的五分之二。汶河的水在这里流入运河。汶河河道和运河成直角交叉,是供给运河水源的最大一条河。两条河汇流的地方,水流很急。在这里运河的西岸建了一个坚固的石堡。汶河的水以很强的力量向石堡冲击,从此分开,一条向南流,一条向北流”。根据英国使者的记载,南旺分水处水流湍急,且运河西岸的石堡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国人不仅仔细观察了南旺分水的壮观场面,还注意到了与运河相接的南旺湖,该湖明代时曾作为运河水柜,至清代水柜功能已废,但仍是重要的水壑。英国使者以较科学的眼光对湖泊以及堤坝进行了观察,《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这个湖的西边由一个很高的土堤同运河分开,运河的水位比湖水高很多。当时修建这条沿整个这个湖同运河隔开的堤坝所用的土方和所费的人力是非常大的,堤坝的两面俱铺着一层石块。为了不使运河的水压过强以致使堤坝无法承受,在地上做了一些水门来调节河内过多的水。这些水有的通过这些水门直接流到湖里,有的流到低地,有的流到堤坝上的小沟里,把它当作贮水池。最后一项设计说明中国人至少懂得一些力学。小沟内的水经常保持为河水和湖水或者河水和洼地水的中间水位,这样,水压在两岸上的力量就分散了。贮水池里的水抵消了运河同样高度水的水压,而湖里的水又反过来抵消贮水池里的不超过湖水水位的水压。”他们运用科学的术语对运河湖闸设置原理进行了解释,有助于我们对该段运河更深层的了解。
为防止有限的水源流失,运河沿途多处建闸以蓄水,据《山东运河备览》统计,山东段有闸六七十座,是整个大运河上闸座最多的地段。山东境内众多的水闸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明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经运河北上的朝鲜人崔溥在《飘海录》中记载了所经各闸情况:初七日,“晓过庙道口湖、陵城闸至兖州地方。 又过孟阳泊闸至八里湾闸, 又过上下浅、二铺河、西场集至谷亭闸 过玉皇庙至南阳闸以泊”;初八日,“自南阳闸过枣林闸至鲁桥驿。驿前有鲁桥闸 臣等自鲁桥闸过通利王庙、鲁津桥至玉楼桥。东鲁诸水交流于此。又过师家庄下上铺、仲家铺、仲家浅闸至新闸 闸之东有河神祠,西有公署。署南有遐观台,台上构厅 臣等过其闸,夜过新店闸以行”;初九日至济宁州,“过闸则乃石福闸也。又过赵村闸至南城驿,少停舟而行。又过真武庙至下新闸。闸在越河口以西八百余尺,月河东密迩天井闸,北对会通河,二河纵横十字然”。崔溥对所经过的水闸以及庙宇、驿站、浅铺的描述,有助于我们对明代前期运河水工设置情况的了解。
清乾隆间来华的英国使者,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描述了临清以南的山东运河水闸情况,“有的相距不到一哩,这在其它地方是没有的。同欧洲的水闸不一样,运河水闸没有高低水门。他的水门构造非常简单,容易控制,修理起来也不需要很多费用。它只是几块大木板,上下相接安在桥砧或石堤的两边沟槽里,当中留出开口来足够大船航行。因为水位不平,运河航线上有些水闸主要是为调节水量的。船只通过水闸需要相当技巧,一个水手拿着一个大桨站在船头指挥,船上客人都站在船旁护板两边,护板是用兽皮做的,当中塞进头发,避免船只碰到石头上的震动”。从上面这段文字可知,英国使者不仅注意到了运河水闸的构造,而且对船只过闸场面也有生动地记载。
2 外国人视野中的运河城镇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批客商往来其间。但明中期以前,山东运河北段相对荒凉,临清至德州间的乡村地区,“人烟鲜少,盗多肆行”,朝鲜人崔溥在山东恩县境内曾亲见河中漂有三具尸体,皆为盗贼所杀。究其原因:其一,山东运河北段利用卫河行运,水流湍急,无法设立水闸,多靠增加河道弯度来减缓水流,沿途闸坝河道管理机构相对较少,故“前路人烟鲜少,盗多肆行”;其二,正如崔溥所了解到的,“此方连遭凶歉,相率而为盗者多”;其三,同行的大臣还告诉崔溥,“大抵中国人心北方则强悍,南方则柔顺。宁波之盗,江南人也,故虽或为盗类,皆劫而不杀人,你所以保其身也。此北方人,劫则必杀人,或置之沟壑,或漂之河海,今日所见漂尸可知矣”。崔溥等人在北上过程中还发现运河上的官船可优先通行,往来无阻,而商民船只能躲让退避,在鲁桥驿见到“有刘姓太监者,封王赴京,其旌旗、甲胄、钟鼓、管弦之盛,震荡江河。及是闸,刘以弹丸乱射舟人,其狂悖如此”。运河上通行的商人虽然辛苦,但生活也是充满乐趣的,崔溥在临清以北受到了辽东商贩的热情款待,商贩们“以清酒三壶、糖饧一盘、豆腐一盘、大饼一盘来馈臣及从者”。
运河的畅通带动了沿岸一些城镇的发展,山东运河沿线著名的城镇有济宁、张秋、聊城、临清、德州等。这些工商业发达的运河城镇,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外国人的目光。每逢节日,山东运河沿线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到中国月份的十五,沿路居民昼夜不停地举行宗教仪式,爆竹声,锣鼓声,烧香拜神等等,从午夜起一直搞到第二天天亮”。尤其运河沿岸一些大城镇,工商业、服务业相当繁荣,据《荷使初访中国记》的描述,济宁“所有的客栈和茶馆都拥有自己的戏旦来取悦观众,顾客只需付六七文日本钱就可坐着整天看戏。而这么富有情趣、衣着华丽的男女戏子竟也能依靠客人所给的如此微薄的钱生活,真是不可思议”。但总体上与西方相比,“中国人一般生活非常简单,只求温饱便知足,并不企求发财致富。应用新的方法大规模生产某一种用品从而谋利,可能少数沿海大城市的人除外,一般的人没有这个思想。但差不多每个村镇都有专门利用别人的穷困的人。中国到处都有当铺,中国法律允许高利贷,这种情况说明中国大多数人只顾眼前不顾后患,但中国的农产丰富,只要没有天灾,他们还是可以勉强偿付这种高利贷的”。
3 外国人视野中的运河民俗
山东运河沿线湖泊众多,如济宁以北的安山湖、南旺湖、马踏湖、马场湖,济宁以南的独山湖、微山湖、南阳湖等,都曾被用来作为运河的水柜或水壑。这些湖泊沿岸生活着许多以打鱼为业的居民,其原因是正如《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所总结的,“湖和沼泽使得运河沿线有些地方无法耕种,在这些地方当中,只要有一小块干地,马上那里就挤满了简陋草舍。这些人主要以打鱼为生,用鱼同外面调换日用必需品”。在外国人看来,渔民的生活是简单而有趣的。1655年荷兰使团在济宁见到了渔民用鸬鹚捕鱼的场面,认为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写道:“他们把小船划到湖里,把那些鸟放出,那些鸟就立刻潜到水里寻鱼。而中国的船夫们则继续划桨前行,而这些鸟就以同等速度跟着船游动寻鱼。这些鸟的嗉囊用圆环勒住,以防它们捕到鱼后囫囵吞下。而这些鸬鹚在水里一叼到鱼,就立刻浮出水面,先把鱼咽到嗉囊里,飞到船上,渔夫就使劲掰开它的嘴巴,从嗉囊里熟练地掏出那条鱼来。”
前来谒见乾隆的英国使者在这一地区也见到了水鸟捕鱼的场面,据《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的描述:“运河之东附近有一个大湖,里面有上千条小船,都是用这种鸟来捕鱼。每只船有十几只鸟,船主做一信号,它们马上飞到水里去捉鱼,我们非常惊奇地看到它们很小的嘴里衔着很大一条鱼。它们被训练得真是好,用不着在它们的喉部用线或圈套着,它们把全部捕获品交给主人,自己不吃一条,除非主人为了奖励或饲养,做信号叫它们吃一两条。这些小船都很轻,主要是在湖里划,当地渔民依此为生。”与这一地区的捕鱼方式相比,在这些英使的眼里,南面微山湖渔民还有更新奇的捉鱼方法,“在船的一边按上一个漆成白色的木板和船成四十五度的角度,向水中倾斜。在明月之夜,月光射在这块白漆板上反映在水里,好似水的波动。鱼以为是食料,纷纷往木板上跳,渔民用绳把木板拉上来把鱼扔在船里”。捕鱼之外,微山湖居民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捕捉水鸟的方法,“他们事前把一个空瓶子或一个葫芦放到水面上漂,叫水禽逐渐同这个东西熟习。然后就跋涉到水里去,把空瓶或葫芦戴在头上,走近水禽。水禽已经看惯了这个东西不再怕了,等人走到跟前还不飞跑,于是很快被人捉到。捉到以后,他立刻把水禽抓到水面下,不叫它发出怪声来惊动其余的同类。他这样一次可以装满一袋子这种鸟”。以上生动的描述,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地区风俗民情的了解。
总之,运河联结着中国与世界,成为中国地域文化的窗口。京杭运河山东段作为大运河的重要地段,给外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沿线的闸坝河道、城市村镇、风俗民情等,无不吸引着他们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外国人怀着新奇的眼光来审视山东运河,其生动的描述体现了中外文化在这里的交流与碰撞,这些记载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成为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他们的描述也便于今天的中国人对当时山东运河的了解。从这方面来说,这些人实际上担当了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朝鲜]崔溥.漂海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2][荷]包乐史,[中]庄国土.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3][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清)陆耀.山东运河备览[M].
[6]故宫珍本丛刊[Z].海口:海口出版社,2001.
文字来源:《中国名城》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