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京杭运河引水工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李德楠
摘要:
引水济运是解决京杭运河通漕问题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各河段的自然地理特征,一切引水活动都围绕在“保漕”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情况下,很难兼顾国家运道与地方民生,难免会给农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其中水源紧张的会通河、卫河、高宝河等河段矛盾最突出。关键词:
京杭运河 河工建设 农业环境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是通过人工河道将自然水系连接起来的水利工程,跨越五大水系,各河段皆“因地为号”[1](卷85《河渠志三》p2079)
。明代有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之别,清代除河漕段因黄运分离而有所变化外,其余各段与明代基本无异。河道不同称谓反映了运河各段的水源特点,运河船只每艘装载货物达数百石,需要充足的水源保证,许多情况下需采取引水济运的措施,但引水济运在解决水源问题的同时,难免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拟在复原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引水济运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其对农业的负面影响。
一、明清运河的引水济运
为解决运河的水源问题,历史上多采取引河水、泉水、湖水等水源接济运河的措施,兴建了大批的引水工程。
1 、引河水济运
京杭运河沿线河流众多,有潮河、潞河、白河、桑干河、卫河、沁河、汶河、洸河、洙水、泗水、雩水、沂水、黄河、淮河、长江、仓溪、云溪等。历史上,这些河流都曾被作为济运的水源加以利用。下面主要就引黄河水、引泰沂山地河水、引漳、沁、丹水等引水加以分析,以便对运河的引水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引黄济运。
黄河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河流,因而常被作为济运的重要水源。就时间而言,“借河为漕始于永乐” ;就地点而言,引黄济运北不过临清,南不过淮河,主要利用于中间两个重要的河段:一是引黄入会通河济运,二是引黄入徐淮段运河济运。
济宁以北的南旺为会通河制高点,南旺以北运河主要依靠汶河来水,“余无所资,每苦浅涸”,水源相对紧张,需引黄河水至张秋济运。明景泰四年(1453年)徐有贞治河,在开封金龙口开渠三十里,引黄河水东北入张秋漕河以济运[3](卷3《河工纪》p610)。成化年间,黄河的六条主要支流中,有五条入运河,其中与会通河有关的有两条,北面的一条至阳谷县入漕河,南面的一条至鱼台塌场口入漕河[4](卷2《河沁汴》p109-110)。弘治年间刘大夏治河,筑长堤阻挡黄河入侵,“极力排塞,不资以济运”[5](卷249,嘉靖二十年五月丁亥p1),此后治黄者坚持“北堤南分”的治河方略,不轻易做出引黄河水入张秋济运的决定。南旺以南的运河主要利用汶、洸河水以及嘉祥、巨野以东的田地坡水,偶尔引黄自曹州至鱼台塌场口入运。例如永乐九年(1411年),侍郎金纯自河南封丘金龙口引黄河水至鱼台塌场口,与汶水会,经徐州、吕梁二洪,南流入淮[1](卷83《河渠志一》p2031)。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运河被拦腰截断,张秋以北别无其它水源,仅能引黄河水济运。两江总督曾国藩建议在黄河水涨未落之时,闭闸蓄水,或者在平水南闸以东修筑挑水坝,引黄入运。同治十一年(1872年),河道总督乔松年请求在张秋立闸,借黄济运。[6](卷127《河渠志二》p3790)
徐淮段运河,明代时借黄行运,常受河堤溃决与水流浅涩的困扰。天顺七年(1463年),因运河淤浅,右副都御史王竑总督漕运,疏浚黄、沁二河,分水灌入运河,经二洪下流至清河一带,运道通行无阻。成化间黄河入运的六条支流中,有两条与徐淮段运河有关,一条至徐州入漕河,一条至宿迁入漕河[4](卷4《奏议》,卷2《河沁汴》p180,p110)。弘治以后,黄河迁徙不定,徐淮段运河常面临乏水的困扰。当时的情况是,黄河出境山以北则闸河淤塞,出徐州以南则二洪干涸,[1](卷83《河渠志一》p2039)故引黄入徐淮段济运的记载频频出现[7](卷3《河防》p33-76)。万历中期,黄河两岸全面筑堤,黄河主流被固定于徐州至淮安段运道,极大缓解了运道的水源问题。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泇河的开凿,避开了徐州段黄河、二洪之险,引上游沂河水以及邹、滕等地山泉水出直河口入运,该段运道引黄河水济运的情况大为减少。
清顺治元年(1644年),黄河自然回复故道,由开封经徐州、邳州、宿迁至云梯关入海[6](卷126《河渠志一》p3716),徐淮段遂不再担忧水源问题。相反,更担心的是如何避开黄河暴水的冲决,故清初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轻易采取引黄济运的措施。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河道总督靳辅开凿中运河,漕船所经行的黄河仅剩数里。到乾隆五十年(1785年),因当年洪泽湖蓄水量极少,萨载、李奉翰等建议引黄入洪泽湖济运,故《清史稿》评价说,“借黄济运,自此始也”,不过这只是局部的引黄济运,与之此前大规模的引黄不可同日而语。到嘉庆末年,黄河屡次决口,致运河淤垫日甚,不得不进一步借黄济运。道光间漕督魏元煜、大学士英和等建议筹办海运。咸丰三年(1853年)改漕粮由海道运至天津,从此以海运为常
[6]
(卷127《河渠志二》p3788)
。
引黄济运固然可解决运河的水源问题,但弊端显而易见:一是黄河的泥沙问题。引黄难免泥沙俱下,淤积运河,增加疏浚的负担,因此明中期徐有贞、白昂、刘大夏治河时,尽量不引用黄河水济运
[1](
卷83《河渠志一》p2022-2027)
。二是黄河水量不稳定。冬春季水小,可引用黄河水,夏秋洪水季节引黄反而危害无穷,所以说漕渠“必赖黄河之水自西入之,而后漕运流通,水利深广。然或过多又反为害。故方欲引之,而又欲塞之”[4](卷2《河沁汴》p110 )
。古人对这种两难抉择有清晰地认识,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工部侍郎王軏指出:“圣朝建都于西北,而转漕于东南。运道自南而达北,黄河自西而趋东。非假黄河之支流,则运道浅涩而难行。但冲决过甚,则运道反被淤塞。利运道者莫大于黄河,害运道者亦莫大于黄河。” [8]( 卷184《王司马奏疏》p1874)
(2)引泰沂山地诸河水济运。
鲁中泰沂山地是汶河、泗河、洸河、大沂河、小沂河、泇河、彭河、薛河、沙河等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清人张希良《河防志》云:“漕河原不资黄,惟用洸、汶、沂、泗诸泉沟之水。”早在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尚书李奥鲁赤开济州河150里,北自泰安州设一闸,导汶水入洸水,东北自兖州为一闸,遏泗、沂二水会于洸,至济宁会源闸分流,南北济运。二十六年(1289年)开会通河,在宁阳县东北堽城筑坝,截留入大清河的汶水,使汶、洸于此处分流,作金口闸引汶水西南流,至济宁南北分水济运。由于技术原因,“元人于济宁分水,遏汶于堽城,非其地矣”[9](卷1《图纪》p524 )
,影响了济运效果。
明初在元堽城坝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又在堽城坝下游坎河以西筑戴村坝,堵住了汶水北支入海的通道,使汶水尽出南旺,南北分流,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达临清者十之六。明正统间改兖州金口堰土坝为石坝,以蓄积泗水、小沂河等上游来水以济运。成化间开济宁西河,自耐牢坡至塌场口90里,引汶水入河。成化十一年(1475年),主事张盛改堽城坝为堽城闸,增加了洸河水量,西南流至济宁,汇沂、泗二水济运
[10](
卷1《山东漕河考》p146)
。清雍正四年(1726年),内阁学士何国宗等建议对戴村坝加以修筑,并在汶水以北建坎河石坝。九年(1731年),总河田文镜改坝为闸,建矶心56个,中留水门55个,安闸板以资宣泄。嘉庆十九年(1814年),河道总督栗毓美认为戴村坝低矮、致使汶水多旁泄,建议照旧制增高。[6]
(卷127《河渠志二》p3785)
(3)引泇、彭、薛、沙等河济运。
泇河以东、西两泇水而得名,二泇汇合后,又南流会彭河、武河,再南合蛤鳗、连汪诸湖,至邳州境会沂水入黄河。南阳新河开凿前,运河自济宁出天井闸至徐州茶城会黄、沁二水,其水源有泗水、洸水、小沂河等。南阳新河开凿后,运道由昭阳湖西移至湖东,并疏凿王家口,导引薛河入赤山湖,疏凿黄浦,引沙河入独山湖。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李化龙开凿泇河后,利用泇河、沂河、武河等水源,自夏镇经韩庄、台儿庄至邳州泇口入黄河,避开了330多里的黄河、二洪之险。泇河的开通改变了沂河、武河等河流的自然流向,将彭河、丞河、沂河等纳入到运河水系,洪水季节,沙河、薛河、彭河诸水可通过闸坝入湖蓄存,枯水季节放入运河济运,增加了水源。
(4)引漳、沁、丹等水入卫济运。
卫河发源于河南辉县苏门山百门泉,东流会合淇、漳等水,经馆陶至临清与会通河会合,经德州出天津入海。临清板闸以东全赖卫水济运,“运道得之,始无浅涩虞”。[1] ( 卷87《河渠志五》p2129 )
明万历以前,漳河自馆陶入卫,增加了卫河水源,足以行舟,无需引水。引水入卫主要集中于明后期和清前期,漳水、沁水、丹水等是重要的济运水源。
明隆庆、万历年间,漳河北徙入曲周县滏阳河,东入馆陶的水流断绝,漕船浅涩难行。万历十五年(1587年),沁水决武陟县东岸,都御史杨一魁建议趁机导沁入卫济漕,因反对而作罢。三十三年(1605年),湖广茶陵知州范守己提出在沁口建一石闸,引沁河东流入卫济运,建议仍未被采纳
[1] ( 卷87《河渠志五》p2135 )
。上述讨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引沁入卫济运,减杀黄河水势,但此做法不仅增加农田被淹的危险,而且沁水混浊,易导致临清、德州一带湮塞[10]( 卷1《临清至天津漕河考》p150)
。泰昌元年(1620年)十二月,总河侍郎王佐鉴于“挽漳难,而引沁多患”,建议引丹水入卫,也未能实行。崇祯十三年(1640年),总河侍郎张国维因“漳河他徙,卫流遂弱”,再次提出引漳水、沁水、丹水,疏通滏河、洹河、淇河三水入卫,但仍未能实施[1]( 卷87《河渠志五》p2131)
。综上可见,明代引水入卫等还停留在讨论阶段,并未真正付诸实施。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卫水微弱,粮运涩滞难行,于是筑堰漳河之上,分流灌溉民田之水入卫济运。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卫河微弱,由馆陶分流漳水济运
[6] (卷127《河渠志二》p3775)
。三十六年(1697年),自明隆庆万历间北徙的漳河忽然分流,仍由馆陶入卫,到四十七年(1708年),全漳之水汇入馆陶,漳、卫合流,水势凶猛,卫河屡患涨溢[11](卷7《漕渠·李公堤记略》p12
)
,恩县、德州、馆陶等首当其冲,于是在德州哨马营、恩县四女寺建坝开支河减杀卫河水势,由钩盘河达老黄河入海[6] (卷127《河渠志二》p3776)
。六十年(1721年),沁水涨决,在河南武陟县木栾店入黄河,由开州(今濮阳)、长垣流至山东张秋镇,根据侍郎张伯行建议,筑塞黄河决口,引沁入运[12]( 卷4《引沁入运》p64-65)
。嘉庆七年(1802年),两江总督松筠连续上疏建议引沁入卫,以利漕运[6] (卷342《松筠传》p11115)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卫河浅涩,难以济运,根据山东巡抚经额布的请求,变更三日济运、一日灌田的旧例,将百门泉、小丹河各官渠官闸一律畅开,暂避民渠民闸,如有卖水阻运盗挖等行为,立即严惩。与明代相比,清初的引水济卫已不再限于纸面上的讨论,而是得到了很好地执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卫河漕运环境的变化。
(5)引沁入黄济运
。除引沁入卫济运外,还有引沁入黄济运的措施。沁水浑浊,常致河床淤高、河道频繁迁徙,与黄河十分相似。明代,沁水又称小黄河,河、沁、汴三河分合不定,沁水居北、黄河居中、汴水居南,黄河北徙则与沁水合流,南徙则与汴水合流,故明王琼《漕河图志》卷一在总结成化年间各段水源时称:“自徐州西北来,东南流至清河县入淮者,沁水也。”天顺八年(1464年),因运河水浅,都察院都事金景辉建议引河、沁二水,以免济宁一带拥塞、留滞[4](卷4《奏议》p180 )
,但未能实行。弘治十一年(1498年),黄河决归德,小河口北抵徐州段水流渐细,河道浅阻,工部员外郎谢缉建议堵塞归德决口,筑堤引沁水至徐州,得到批准。次年,漕运总兵官郭竑上副使张鼐所撰《引沁河议》,建议引沁水入渠,济二洪之运,但未被采纳[1]( 卷83《河渠志一》p2134)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后,治河者筑堤于河南武陟木栾店,将沁水截入黄河,此后沁水基本固定在由武渉县入黄河的线路,无须再引至徐州入黄济运,再加上清代中运河开凿后,运河基本避开了黄河的侵扰,遂不存在引沁济运的必要了。
2
、引泉水济运
上述洸、汶、沂、泗诸河,追溯其源头,相当部分来自山泉水。引泉水济运主要集中在通惠河和会通河段,前者引北京西山诸泉,后者引鲁中泰沂山地诸泉。
(1)引北京西山诸泉济运。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成的通惠河,导引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过双塔、榆河,再引一亩泉、石河泉、冷水泉、玉泉诸水至瓮山泊。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中书省大臣进言:“世祖时开挑通惠河,安置闸座,全藉上源白浮、一亩等泉之水以通漕运。今各枝及诸寺观权势私决堤隁,浇灌稻田、水碾、园圃,致河浅妨漕事,乞禁之。”[13]( 卷64《河渠志一》p1590)
为确保通惠河水源稳定,元文宗令大司农、都水监严加管理,确保西山诸泉能够济运。
明代,通惠河上游废弃不治,当时把北京东便门外大通桥至通州的一段称为通惠河(后称大通河),并重新疏浚。永乐年间,修筑白浮泉以下各闸,但不久即淤。成化年间,重修大通桥至张家湾60余里河道,浚治泉源,增设水闸,但因白浮泉一带地近皇帝陵区,禁止动土引水,所以上源仅限于玉泉、瓮山泊二源,致下游水量大为减少。嘉靖初年,通惠河已淤积至无法通航,漕粮被迫贮藏于城外五十里处。嘉靖七年(1528年),根据御史吴仲的建议,修治通惠河,改造闸坝工程,以节约水源。
清代称通惠河为玉河或大通河,以玉泉山的泉水为源。《畿辅安澜志》论及通惠河河源时称,旧源为白浮山神山,“今源自玉泉山之玉泉,曰水源头,亦名玉河”
[14](p330)
。乾隆十四年(1749年)将瓮山泊改建为昆明湖,新湖深阔为旧泊的两三倍,并建有闸、坝、涵洞等,以控制蓄洪。
(2)引山东诸泉济运。
汶、泗、沂发源的鲁中山地为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地带,泉源众多,“运河得以不溃,惟泉源是赖”,但每年春夏之交,天旱水涸,阿城、七级等闸“如置水堂墺之上,舟胶而不可行”[15](
自序1、卷2《河渠志上·诸湖蓄泄要害》p1,p18)
。明初,工部尚书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堽城坝下游坎河以西筑戴村坝,引水经小汶河至南旺。宋礼修建闸坝的同时,平江伯陈瑄开发山东诸泉,汇入汶河,并在运河东西两侧分别设置水柜、水壑,以济漕运。[1](
卷153《宋礼列传》p4204-4208)
万历年间,河臣杨一魁开凿徐州小浮桥处,筑义安山,浚小河口,引武、沂泉济运。其后,政府大力开发泉源,将泰安、新泰、莱芜、宁阳、汶上、东平、平阴、肥城等三府十八州县的泉源纳入到运河水系,故山东运河又有“泉河”之称。刘天和《问水集·诸泉》称:“运道以徐、兖闸河为喉襟,闸河以诸泉为本源,泉源修费,运道之通塞系焉。”
统计发现,明初山东诸泉大致100多处,以后逐年增加
①
。其中,泗水泉林是泉源集中的地区,正统九年(1444年),漕运官员汤节疏凿泉林泉源十三处,以济漕运[4](卷6《碑记》p280 )
。鉴于泉源的重要性,明清“漕河禁例”特别规定:“凡决山东南旺湖、沛县昭阳湖堤岸及阻绝山东泰山等处泉流者,为首之人并迁充军,军人犯者徙于边卫”。此外还专门设立工部管泉分司,派设主事、泉夫,以管泉浚泉。今新泰城西北的西周村,犹存明正德十年(1515年)所立保护西周泉的碑碣[16](p148)
。
3 、引湖水济运
运河沿线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安山湖、南旺湖、马踏湖、马场湖、独山湖、微山湖、南阳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氾光湖
②
、练湖等,小一些的有蛤蟃湖、连汪湖、柳湖、周湖、黄墎湖等,都曾被用来作为济运的水源。
(1)引北五湖和南四湖水济运。
济宁以北的南旺、马踏、蜀山、安山、马场合称北五湖,是济宁以北运河的主要水源;济宁以南的南阳、微山、昭阳、独山合称南四湖,是济宁以南运河的主要水源。王琼《漕河图志》所载运河沿线用于济运的积水闸,多位于寿张至徐州之间,沿北五湖和南四湖分布。其中,蜀山湖收蓄汶河伏秋多余之水,待满载漕粮的重运经临时,由金线、利运二单闸宣泄济运;马场湖收蓄府、洸二河之水,当重运经临时,由十里、安居二斗门宣泄济运;独山湖承泗河、白马河、漷河之水并济宁、鱼台、邹、滕等州县山泉坡水;昭阳湖承南阳湖水并济宁、鱼台、金乡、单县、曹州、定陶等州县坡水,下达微山湖;微山湖承昭阳、南阳诸湖及金乡、单县、曹州、定陶等州县坡水,汇成水柜,由韩庄湖口双闸宣泄,以济韩庄南边八闸和江南邳州、宿迁一带运河。万历后期泇河开成以后,微山湖成为泇河的主要水源,成“为两省第一要紧水柜”[17]( p467 )。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黄河决开州(今濮阳),横流至山东张秋,阻断运河,于是筑南旺、马场等湖堤,蓄水济运。康熙帝还曾担忧地指出,“山东运河全赖湖、泉济运,今多开稻田,截上流以资灌溉,湖水自然无所蓄潴,安能济运?”
[6] (卷279《张鹏翮传》p3777)
。雍正四年(1726年),派钦差勘议南旺、独山、马踏湖,“增修堤堰闸坝支河,添斗门闸板”[18]( 卷1《大事志》p12 )
,以确保运河水源。当湖内之水无法直接排入运河时,便通过水车将湖水车入运河济运。水车济运始自明正德年间,每湖安装水车350余部[15]卷4《人文志·制南旺水车纪略p44》
。
(2)引骆马湖水济运
。
骆马湖位于宿迁县西北,上受沂河之水,下出董、陈二沟入黄河。泇河开成后,沂、武诸河入黄水路受阻,在低洼地汇集形成骆马湖,后水域不断扩大,将周、柳等湖连成一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靳辅于清河县西黄河北岸开中河一道,上接张庄运口,引骆马湖清水济运,因水清沙少,河床不易淤垫,运河得以正常通航,但一遇天旱泉微,湖水浅涸,仍有水源不足之困。雍正八年(1730年),河道总督嵇曾筠称,以前宿迁骆马湖利用十字河口门引湖济运,兼以蓄清刷黄,后因湖水微弱,担心黄河水倒灌,遂堵闭河口,建拦湖坝,致使湖水不通运河,仅依靠黄河水济运,“致中河之水挟沙淤垫”,建议复开十字河旧口门,引湖水入中河,刷深运道,拦湖坝酌量开宽。得到批准。乾隆七年(1742年)五月,因运河水流浅涩,粮艘较往年濡滞,不能如期抵达通州,黄河以北邳宿一带,虽有微山、骆马湖水,但所蓄不多,且通流不畅,遂于上游梁家山开浚支河二道以济运道。[19](卷 167, 乾隆七年五月甲戌p113)
(3)引洪泽湖水济运。
洪泽湖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明中期以后,黄河下游南北两岸筑堤,使黄河全流入淮,大量泥沙淤积到下游清口附近,淮河泄流日益不畅,遂使洼地内的诸多小湖泊水位增高,湖面逐渐扩大,连为一体。明后期,河臣潘季驯重筑高家堰,“捍御洪泽全湖水势,保护淮扬两郡民生。蓄清刷黄,通漕济运”[20]( 卷2《高堰石工论》p496)
。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规定,如逢漕船正行之际,黄河水暴涨,关闭裴家场引河,引洪泽湖清水由三汉河通过济运坝,循靳辅所开七里闸河至文华寺入运,以济漕运
[6]( 卷127《河渠志二》p3776)
。乾隆五十年(1785年),连续几年大旱,洪泽湖干涸,于是采取引黄济运的策略,结果导致清口一带淤积更加严重,此次“借黃济运乃系一时权宜”,此后不得已將湖水筑坝闭住[19]( 卷1247,乾隆五十一年正月辛酉p750)
。
嘉庆中期,因洪泽湖泄水过多,运河浅涸,于是命江、浙大吏兼筹海运[6] (卷122《食货志三》p3593)
。
(4)引高、宝诸湖水济运
。
从淮安至扬州的运河西岸,南临大江,北抵长淮,别无泉源,只靠湖水接济[4](卷4《奏议》p185 )
。运河以西较大的湖泊有宝应湖、界首湖、白马湖、氾光湖、高邮湖、邵伯湖等,其湖水均可用于接济运河[10]( 卷1《淮扬漕河考》p140)
。“南自瓜仪,北抵淮安,俱藉宝应、氾光湖诸水接济”[5]( 卷 241 , 嘉靖十九年九月辛丑p4876 ),故淮扬运道有“湖漕”之称。正德十年(1515年),都御史丛兰、总兵官顾仕隆奏称,自淮安清河口至扬州瓜州、仪州两坝,长400余里,全部依赖高邮、宝应二湖蓄积无源之水
[21]( 卷8《漕例略》p490)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江南副总河嵇璜建议:挑河筑坝,使湖河水势相平,将各坝开放,则湖水既减,又可容纳来水;伏秋水盛之时,泄高邮湖水入运河,再通过车逻、南关二坝排出。道光十一年(1831年),高邮湖水漫马棚湾及十四堡,湖河相连,两江总督陶澍请依嘉庆间旧例,运河决口时,重空粮艘均绕湖行[6] (卷127《河渠志二》,卷310《嵇曾筠传附子璜传》p3787,p1062)
。
(5)引练湖水济运。
江南运河自常州至苏州地傍太湖,为一片泽国之地,不担心无水。苏州至杭州段可利用仓、云诸溪之水。常州以北至镇江,可利用宜、宿、溧诸山之水。但是过丹阳后,地势较高,水源缺乏,是治理的重点所在,于是练湖便成了该段运河的主要水源地。练湖位于丹阳县西北,初期以灌溉为主,自唐至清则以济运为先[22]( p254 )。至治三年(1323年),江浙行省强调练湖的济运功能,称“镇江运河全藉练湖之水为上源,官司漕运,供亿京师,及商贾贩载,农民来往,其舟楫莫不由此”
[13]( 卷65《河渠志二》p1633)
。泰定三年(1326年),镇江路达鲁花赤设立练湖关防,控制水量,以确保漕运畅通。不过有元一代,漕粮以海运为主,练湖的济运作用有限。
明洪武年间,因运道浅涩,依练湖东堤建三闸,借湖水济运,后渐堙废。建文帝中期,漕河易涸,仰练湖水源,运舟得以通行。万历二年(1574年),岁贡生员许汝愚上言,称东南运道水势之涩莫甚于丹阳,地势之高莫甚于夹港,建议自丹阳起至镇江蓄为练湖、焦于湖和杜墅湖三湖,“以济漕河之用”[23]( 卷27,万历二年七月癸巳p673 )
。万历年间,因练湖无源,仅靠潴蓄,湖底复淤浅,御史尹良建议增堤启闸,以便济运[1]( 卷86《河渠志四》p2107)
。清初,练湖破坏严重,“一时侵田者多至九千余亩”[24] (卷3《请复湖疏》p35-36)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后,练湖被垦为湖田[10]( 卷1《江南漕河考》p139)
。
二、引水济运对农业的影响
京杭运河将沿线河湖山泉纳入到运河体系,形成了以运河为轴心的四通八达的水系网络,增加了运河的水源,确保了漕运的畅通,保护了运道的安全,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内涝问题,增加耕地面积。但同时也应看到,单纯以通漕为目的治水活动,难免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水源最紧张的河段如会通河、卫河、高宝河,是矛盾最突出的地区。
1 、会通河段引水济运对农业的影响
会通河北起临清,南至沛县,中间南旺一带地势高耸,水源尤为匮乏,一些重要的水源工程设施集中于此,通过一系列引水工程,将山东诸泉水经沂、泗、汶、洸等河道引入运河。天旱水少之时,严格限制灌溉用水,要求“灌田者不得与转漕争利”
[1]( 卷72《职官志一》p1762)
,“举名山大川之利以奉都水,滴沥之流,居民无敢私焉 ”[25]( 卷19《河渠志》p5
)。严格的水源控制措施往往导致农田干涸、耕播失时,尽管有沿河百姓多开水田,偷偷放水济运,但一经发现,将立即被禁止。《大明律》特别规定:凡是阻绝泰山等处泉源者,为首之人发附近卫所充军,军人发边卫充军。清代也要求大臣严加管理,康熙六十年(1721年)上谕称:“山东运河全赖湖、泉水济运,而今多开稻田,截上流以资灌溉,湖水自然无所蓄潴,安能济运?”[6] (卷127《河渠志二》p3777)
其结果正如清魏源所评价的,山东之水惟许害民,不许利民,旱则益旱,涝则益涝。[26](p408)
就具体工程而言,通过建设堽城坝和戴存坝,将有限的水源长距离引至运河,沿途耗损严重,浪费了本可用于农业的泉水。明代建戴村坝时,坎河口仅筑土坝拦截,洪水过大时可冲毁土坝而入大清河,运河两岸之州县“犹未为大害”,后由于万恭垒石为滩、潘季驯筑石为坝,遂使水不能入海,尽趋南旺,“漫决横溃,洋溢民田”
[12]( 卷6《治河议》p103)
。明巡漕御史朱阶评价戴村坝说:“汶虽率众流出全力以奉漕,然行远而竭,已自难支。”[1]( 卷85《河渠志三》p2099)
清雍正初年,河督齐苏勒因汶水太小,不能济运,将玲珑坝堵实。雍正四年(1726年),内阁学士何国宗又增筑石坝,结果导致“濒河患水,运河积沙”,将戴村坝东北民堤冲开百余丈,淹没东平民田。
2 、卫河段引水济运对农业的影响
卫河两侧皆为“漕农交赖之要区”
[19]( 卷49, 乾隆二年八月乙酉p837 )
,每年四五月间漕运通行时,卫河上游全部堵塞渠口,严禁民众私自泄水灌溉[27]( 第二册《疆域志·河渠》p23)
。如雨水调匀之年,运河水势充足,仅将百脉泉等渠闸照旧官民分用;如遇雨泽延期河水浅涩,即将民渠民闸酌量启闭,以济漕运;如遇亢旱之年,令每三日放水济运,一日灌田,五月十五日以后听民便用[28]( 卷7p409 )。道光十九年(1839年),卫河浅涩,山东巡抚经额布请求变更三日济运、一日灌田的旧例,建议将百脉泉、小丹河各官渠官闸一律畅开,暂避民渠民闸,如有卖水阻运盗挖等情弊,即行严惩。大臣文冲等也指出,卫河需水之际,正是民田待灌溉之时,民以食为天,“断不能视田禾之枯槁置之不问”,但是“漕运尤重于民田”,一旦天时亢旱,应暂闭民渠民闸,以利漕运
[6] (卷127《河渠志二》p3788)
。这种情况下,一些往来船只不得不贿赂临清闸官,于板闸底下作弊,放水出口,使粮船能够及早过闸,以免拦住不行[10]( 卷1《临清至天津漕河考》p150)
。直到清末漕运停止以后,上游居民灌田蓄水,涵洞日增,截流不得北下,农业用水情况才有所好转[27]( 第二册《疆域志·河渠》p27)
。
3 、淮扬运河段的引水济运对农业的影响
淮扬段运河尽管水源相对充足,但仍存在引水济运与农业的矛盾。明正德年间,因遇天旱,田苗枯死,高邮运河沿线百姓聚集500多人,各持铁锹、锄头、短棍,齐声呐喊,将高邮湖堤岸挖开五丈七尺,以泻水灌田。由于该河专为进贡鲜品及漕运而设,因此备受重视,官府下令承办为首之人
[21]( 卷8《漕例略》p490)
。
三、小结
综上所述,引水济运是解决京杭运河部分河段通漕问题的重要手段,体现了运河各段的自然地理特征,一切引水活动都围绕在“保漕”的前提下进行,根本目的在于确保漕运的畅通。这种情况下,很难兼顾好国家运道与地方民生的关系,往往给农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引水工程往往将大量的泥沙带到运河,使运河承受山水,不免淤垫,阻碍运西田水的顺利排泄,危及农田和村落的安全,给当地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造成济漕与农业的矛盾;另一方面,每年漕船北上季节,正是雨水稀少、水流浅涩的时节,同时也是农业亟需用水的时期,为确保引水济运的顺利实施,政府严格水源的控制,诸水“涓滴皆为漕用”,二者之间遂不免产生矛盾。其中,水源紧张的会通河、卫河、高宝河等矛盾最突出的河段。但从文化的角度言之,无论是“保漕”前提下的河道、闸坝、堤防、湖泉建设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还是负面影响下造就的神灵信仰、民间传说等,都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注释
:
①
王琼《漕河图志》记成化年间山东兖州、青州、济南三府泉源163处;正德年间王宠《东泉志》载180处;嘉靖初王以旂《漕河四事疏》记旧泉178处,新泉31处;《职方地图》载山东十三州县泉源234处;黄承玄《河漕通考》记隆庆时十八州县泉源244 处;隆庆万历年间张克文《新泉序》称以前旧泉226处,新发现36处;万历中胡瓒《泉河史》共记十八州县泉源294处;万历后期谢肇淛《北河纪》记入汶河泉源 144处。靳辅《治河方略》记载清初泉源430处;雍正间《河漕备考》列主要泉源180处;清《两河清汇》记十七州县泉源共420处;《山东通志》引《会典》记载清代泉源425处;乾隆年间陆耀《山东运河备览》载478处;清《泉河图》载十七州县泉源共478处。
②
“氾光湖”亦作范光湖,《明史》标点本作“汜光湖”,误。
[
参考文献
]
[1](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清)张希良:《河防志》卷2《考订·黄河考》,转引自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3](明)谢肇淛.北河纪[M].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576册.
[4](明)王琼著,姚汉源、谭徐明点校.漕河图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5]明世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6]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明)姚应龙.万历徐州志[M].天津古籍出版社据万历5年刻本影印.
[8](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明)胡瓒.泉河史[M].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22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10](清)朱鋐.河漕备考[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7[Z].北京:文献书目出版社,1989.
[11](清)胡德琳.乾隆东昌府志[M].乾隆四十二年刻本.
[12](清)张伯行.居济一得[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13](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4]姚汉源.京杭运河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15]清)叶方恒.山东全河备考[M].康熙十九年刻本.
[16]李芳华.新泰泉源的兴衰[J].载政协新泰市委员会编.新泰文史资料选辑[M].第3辑,1990.
[17]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8]潘守廉等.道光济宁直隶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6[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
[19]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 (清)郭起源撰,蔡寅斗评.介石堂水鉴[M].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22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21] (明)杨宏. 漕运通志[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Z].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1990.
[22]施和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明神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24](清)黎世序.嘉庆练湖志[M].嘉庆十五年刻本.
[25](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M].齐鲁书社据万历二十四年刻本影印,1984.
[26](清)魏源.魏源集[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6.
[27]徐子尚.民国临清县志[M].民国23年铅印本.
[28]清)陆耀.山东运河备览[M].故宫珍本丛刊[Z].海口:海口出版社,2001.
文字来源:《农业考古》 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