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老师参加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运河文化带建设研讨会

  6月1日,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5周年来临之际,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运河文化带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市河北区召开。此次会议由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出席,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工作部门100余名代表参加。我院郑民德副院长及周嘉、周广骞两位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郑民德副院长作了题为《“运河文化带”视阈下的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主题发言,从运河遗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举措等方面,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作了深入全面的论述。

  

  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使用最久、延续时间最长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河道,是一条承载着中华民族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提供了难得的时代契机。近期中央又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指明了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协调推进、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参加本次研讨会,我院教师就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论题同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为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加强对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周广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