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主办的《运河学研究》(第9辑)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2年12月,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的《运河学研究》(第9辑)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辑共刊载专题论文14篇,内容涵盖“运河舆图”“运河交通”“运河遗产”“研究综述”等5大主题,另有“新书评介”5篇。

  

  《运河学研究》第9辑封面

  由北京大学李孝聪教授主持的“运河舆图”专栏,本辑共刊发3篇论文,即国家图书馆白鸿叶研究馆员的《<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版本辨析》、任昳霏副研究馆员的《试析清后期漕粮海运地图的源流——以国家图书馆藏两幅漕粮海运地图为例》,以及成二丽老师的《清末民初河工图中的挽潮白归运工程》,分别考察运河水利地图的绘制背景及其传承关系,梳理晚清海运地图的绘制背景及流传谱系,阐述从清咸丰到民国初年潮白河决口及挽潮白归运的工程建设情况。

  由南京大学范金民教授主持的“运河交通”专栏,本辑共刊发3篇论文,即南京大学特木勒教授的《读元代运河治理史料札记》、聊城大学李泉教授的《明清时期的皇木运输与运河交通》,以及中山大学张春芳博士的《明代漕河浅溜问题研究》,分别考证元朝政府维护运河设施和运输秩序等作为,论述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通过运河运输皇木的状况及对运河交通产生的影响,论述明代漕河浅溜的形成原因及浅夫、溜夫、洪夫及䉡夫银的设置。

  “运河考古”专栏,本辑共刊发2篇论文,分别是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祁小东副研究馆员和胡兵研究馆员合作的《洪泽湖大堤洪泽县段2014年考古调查与勘探报告》、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刘乃涛研究馆员所在团队合作的《大运河北京段考古调查与发掘简报》。

  “运河遗产”专栏,本辑共刊发3篇论文,分别是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张延副研究馆员的《大运河宁波段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江苏大学杨贵环副教授与任晓霏教授等合作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镇江段建设路径研究》,以及聊城大学周嘉副教授的《运河名城临清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及古城内涵式发展研究》。

  此外,本辑刊发的“研究综述”3篇,分别对2021年度国内运河学研究(崔建利)、20世纪以来大运河南旺枢纽研究(孟冠军、胡克诚)和近年来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家族研究(郭学信、李琛)进行梳理和总结。“新书评介”分别对胡梦飞著《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仇嘉琪、王雪莹)、贾传军著《我的运河》(刘朝晖)、刘建峰著《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张瑛)、杨朝亮著《北方王门学案研究》(黄建眉)、郭学信著《中古乐安孙氏家族研究——以唐代为中心》(仝晰纲)等近年出版的5种运河及其区域社会研究相关著作进行推介。

  

  

  

  第9辑入选CNI名录集刊

  自2018年创刊并荣获“优秀新刊奖”以来,《运河学研究》连续第五年入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CNI名录集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新的一年,我们会再接再厉,也期待各位师友继续支持鄙刊成长!

  附:《运河学研究》稿约

  《运河学研究》系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李泉教授主编的国内首部以古今中外运河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每年两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主要专栏有“理论研究”“专题研究”“研究综述”“新书评介”“史料拾遗”等。欢迎学界贤达赐稿并提出批评意见。

  投稿须知:

  1.来稿字数不限,专题论文原则上应在6000字以上。

  2.文章格式参考《历史研究》,采用页下注形式(具体参见《注释规范》)。

  3.论文需要中英文题目、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基金资助的论文请在首页以注释形式标注,说明有关项目的具体名称、编号。如有鸣谢文字请附于文末。

  4.请作者随稿附上个人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以及联系方式。

  5.来稿须为原创和首发作品,切勿一稿多投。本集刊会严格执行“查重”检测制度,请作者尊重知识产权,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令法规,文责自负。

  6.投稿一个月未收到通知,可自行处理。本集刊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权进行修改、删节。除纸本印刷外,本集刊会配合集刊数据库和学术期刊网,将电子文档上传至相关网站及本集刊主页。

  7.来稿一经刊登,即奉呈作者样刊两本,并致薄酬。

  投稿邮箱:yunhexueyanjiu@126.com

  联系电话:0635-8238103

  联系人:胡克诚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运河学研究》编辑部

  2023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