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学研究院主持编纂的《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4)》正式出版

近日,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共同推出的第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4)》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第二部分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篇,第三部分为文旅融合篇,第四部分为城镇与乡村振兴篇,第五部分为交通与港口建设篇,第六部分为世界运河篇,总计16篇研究报告。

 

《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4)》封面

总报告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各项工作展开探析,高度概括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运河文旅融合、运河城镇与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政策完善与发展态势,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全书中具有统揽全局的作用。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沿运各省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协同下积极推进本省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逐步健全,为响应《“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沿运各省市均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省域联动的同时,要展现地域特色,同时打造滨河生态廊道,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让大运河绽放新时代文化光彩。

文旅融合成为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高效助力。大运河属于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空间跨度大,且时间链条长,大运河文化带中蕴含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庙宇、堤坝、桥梁、饮食、曲艺、医药等,文化景观丰富多样。要持续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文旅项目支撑,优化文旅产业结构,在充分开发宣传大运河文化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旅游路线、打造特色项目、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数字化技术水平,做到沉浸式体验、趣味性互动、科技化呈现,推进文旅融合创新性发展。

大运河沿线密布的城镇、乡村因运河而生,随运河而兴衰,它们承载着大运河千年来积蓄的文化与智慧结晶,产生了不计其数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面临生态污染、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因此需要抓牢乡村振兴战略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契机,把文旅产业与民众生活相结合,把历史文化挖掘与乡风民俗传承相结合,建设好具有运河生态底色的“美丽乡村”,让运河资源真正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助力。

大运河最直接的功能为航运交通。自2022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余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后,大运河现代航运也正迎来新的发展,但是整体上仍存在基础设施欠缺、港口功能利用率低等问题。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航运,推进港港联动、江海河联运、公铁水空联运,不断发掘“经济之河”的价值。

大运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作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员,作为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对象,同样发挥着联通世界的桥梁作用,在水环境保护、文旅融合等方面与其他运河有着借鉴与被借鉴的意义。英国运河、德国基尔运河等在水道建设、政策制度、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较为先进的见解与举措,分析与学习其措施与经验,有利于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以运河为媒,把运河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对于世界运河文化的保护、世界运河城市的互利共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城镇与乡村振兴、交通与港口建设、世界运河等几个方面,利用官方数据和实际调查资料,对中国大运河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细致的考察和梳理,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

 

编撰机构简介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是全国高校中最早以运河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拥有两个省级科研平台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领域涵盖历史学、文学、地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形成了“运河学”研究体系建立了“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与“中国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在建“运河民间文献数据库”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运河学研究重镇,建立了大运河研究与文化带建设的智库咨询平台。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 World Historic and Cultural Canal Cities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WCCO,成立于2009年,目前秘书处设在江苏省扬州市,是由世界各国运河城市和相关经济文化机构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成立15以来,WCCO以促进运河城市共同发展和繁荣为宗旨,每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致力于探讨运河遗产保护利用之道,寻找运河文化促进城市发展之路,推动世界运河城市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同进步,已逐步成长为一家规范化、国际化、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城市交流合作机构。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22~2023年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报告 

Ⅱ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篇

2.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与模式探究 

3. 大运河沧州段口袋公园建设调研报告 

4. 临清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 

5. 安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探究 

Ⅲ 文旅融合篇

6. “微专题”研学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打造与体系创新

——基于山东运河区域微专题“红色研学”的调研报告 

7. 隋唐大运河河南段文旅融合的地方实践与发展路径 

8. 浙东运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报告 

9. 2022~2023年大运河文化研究与社会活动状况调查 

Ⅳ 城镇与乡村振兴篇

10. 山东运河区域名村名镇建设开发与乡村振兴 

11. 运河城市济宁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Ⅴ 交通与港口建设篇

12. 2022~2023年大运河济宁段航运发展报告 

13. 江苏港口水运发展现状与大运河生态化开发利用 

14. 运河、长江航运(扬州段)文化内涵、时代价值与赓续发展

——以扬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为例 

Ⅵ 世界运河篇

15. 2022~2023年度英国运河与河流信托基金会专题报告 

16. 2022~2023年德国基尔运河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