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办的“中国的农商文明与商业网络”学术工作坊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人文学院召开。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宋元明清中国农商文明的演进、商业网络的构建及其与国家治理、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展开深入研讨。运河学研究院周嘉副教授应邀参会,并发表了专题论文,分享其最新研究成果。
周嘉在以《江湖、市场与庙堂之间——明清时期镖局的运作机制》为题的论文中指出:在明清中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跨区域流通的扩大,镖局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护运组织应运而生。在地方治安力量有限而国家治权又难以全面企及的社会结构中,镖局不仅在经济意义上扮演了商路秩序的保障角色,更是在制度层面体现出高度的协调与组织能力,其运作机制兼具义理性、契约性、依附性、反抗性和功能性,从而穿行于江湖、市场与庙堂之间。镖局虽然表面自主,但实际上深受江湖规则、客户依赖、权力管控的多重牵制,这种一体两面性成为商业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张力。
本次学术工作坊试图突破“资本主义萌芽”单线叙事,以“农商文明”为框架,整合经济基础、技术景观与社会结构等,尝试构建整体史视野下的文明史解释。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