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我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嘉老师的《共有产权与乡村协作机制——山西“四社五村”水资源管理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的深化与扩展,总字数约27万,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张俊峰教授作序,并获得聊城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这是一部关于乡村协作实践的民族志,以位于山西省洪洞与霍州交界处的“四社五村”为个案,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而做的实证研究。“四社五村”这个名词,指的是围绕传统用水习俗凝聚在一起的乡村协作组织。它横跨两个县、三个乡镇、五个行政村、十五个自然村,覆盖涉及万余人的生活用水。因地处霍山脚下,坐落在黄土台地上,水资源环境极其恶劣。在长期干旱的生存压力之下,它们形成了以“不能灌溉地亩”为宗旨的村社组织。每社轮流做主社,负责一年的水资源管理。如今,“四社五村用水习俗”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从在地化范畴下的共有产权出发,探讨以“水”为中心的乡村协作机制,通过对基层治理秩序的考察来透视国家转型的历史实践逻辑。这一个案非常有意义,不仅在华北地区具有典型性,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特殊的价值,反映了当地民众永不向自然屈服、永不言败、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这种经由民间的智慧和力量孕育出来的基层治理模式,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该研究成果的出版,不仅可为历史、水利、文化、社会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而且对于中国大运河区域社会及其水源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