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是中国古代政权的经济命脉,具有浓厚的国家性。作为漕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漕仓既包括北京、通州、天津、德州、临清、徐州、淮安等大型官仓,也包括张秋镇、七级镇、魏家湾镇等基层社会水次兑军仓,不同类型漕仓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郑民德所著《明清运河漕运仓储与区域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版)着力于明清运河漕运仓储的深入探讨,较过往成果,更加注重仓储与区域社会的互动关系,关注群体与人在仓储中的地位与作用。该书为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明清运河漕运仓储与区域社会研究”(编号:15YJC770051)结项成果,对于增强运河史、漕运史、社会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全书总计35万余字,在叙述漕仓历史沿革、种类、管理、运作的基础上,深刻探讨了明清运河漕仓与区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京杭大运河对国家与社会的辐射与影响。全书除绪论与结语外,计分为七章,分别为先秦至元代漕仓与社会关系,明清漕运仓储的管理与运作,明清漕运仓储的功能、作用及对区域社会的影响,明清漕弊及京通仓、大型水次仓之弊,明清基层社会的漕仓弊端,清代有漕省份的闹漕案与区域社会关系,明清时期的漕仓神灵信仰与社会关系。该书通过漕运仓储中不同组织环节、人员分布、系统建构方面的研究,既揭示明清漕运发展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指出漕仓变迁与国家政治、军事、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深刻凸显“人”在制度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漕仓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又导致了诸多弊端与冲突的发生,而国家的调控与平衡举措导致漕仓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
本书试图借助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对明清运河漕运仓储与区域社会关系的互动进行深入探讨。在介绍其制度演变的基础上,研究漕运仓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群活动对区域社会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并希望通过漕仓这一漕运系统的组成要素去展现明清漕运及社会变革之间的关联,客观陈述与评价漕仓在明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与研究,为当今的大运河文化建设、地域运河文化挖掘、运河旅游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