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学研究院主办《运河学研究》(第8辑)出版

2022年7月,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的《运河学研究》(第8辑)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辑共刊载专题论文13篇,内容涵盖“漕运”“河工与河政”“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运河考古”“世界运河”“运河遗产与大运河文化带”等6大主题,另有“史料拾遗”1篇,“新书评介”4篇。

《运河学研究》第8辑封面

 

本辑论文目录如下:

 

 

专题研究一:漕运

 

 

元代大运河运输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贾建增,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史、元代政治制度史、元代历史地理)

摘要 大运河在元代南北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元代在大运河沿线设置水站,配置站船,并签发水站户、递运站船户与挽漕户等户计以为运河航运提供保障。元代大运河在漕运方面作用并不突出,其非漕运运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递运官物,包括金银、币帛、海外贡赋等价值较高之物;其次是人员的往来,包括使臣、商旅与文人等几类人群。元朝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大运河航道的畅通。元代大运河运输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关键词 元代 大运河 运输体系 站船与站户 递运官物

 

以船为市:从运漕丁舵商贸活动看清代京杭运河流动市场的形成 

 

(沈胜群,历史学博士,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漕运史、区域交通史)

摘要 京杭运河是清代重要的水运渠道,肩负漕粮运输与货物流通之责。每年漕运之期,挽运漕粮的丁舵等人随船携带大量土宜、商货等行走于运河南北,这种长途运输的方式,形成了以漕船为载体兼具流动性的市场,在调节南北方货物供需的同时扩充了运河沿线市场容量。与之相应,由运漕而形成繁盛的商贸活动,不仅催生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码头、城镇,甚至在市镇内部逐渐演化为专门的集市或商业街,而且为运河沿线百姓提供了诸如拉纤、搬运等工作契机。这种沿河市镇的成长方式,既不同于区域内部因原材料开采衍生市镇的经历,也相异于沿海港口形成中带动毗邻地区崛起的过程。它是在漕运制度与市场效应双重影响下,蕴含深刻地域性特征,反复被赋予政治色彩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诠释了制度与交通在传统市场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内驱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 旗丁 长途运输 流动市场 商贸 运河经济

 

清代漕运剥船制度考论 

 

(徐宝成,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史、漕运史)

摘要 “剥船”又称为“拨船”或“驳船”,体形较漕船小,且船底平缓,适于河道狭窄以及水量较小之处航行。为了把征收到的漕粮顺利运抵京师,清廷设置了一套完整的漕运剥船运行制度和机构体系,包括剥船的运行规程、催攒、造办、规格以及修艌等。清代漕运剥船制度是延续明代以来漕运制度化、漕运剥船设立日趋完善的历史惯性结果,因此,漕运剥船的设立与整个清代的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然而嘉道以来,随着河漕制度的逐渐废弛,漕运剥船的运行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为应对剥船管理的积弊,清廷曾试图大力整治,但晚清以来内忧外患,漕运政策更是朝令夕改,再加上剥船运行系统的混乱和无序,使漕粮“天庾正供”的性质遭到严重的破坏。伴随着漕运制度的废止,漕运剥船也被裁革。

关键词 清代 漕运剥船 官制 船制 剥运

 

清代

“侵盗漕粮”问题探微 

 

(徐晓光,法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核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民族民间法;刘家佑,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基层社会法律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大运河法治)

摘要 漕运制度发达的清代,“侵盗漕粮”混杂着漕帮勒索、官员渎职、运丁盗卖等各种犯罪行为以及责任类型的“综合性犯罪”。此类犯罪危害的不仅仅是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影响征收、运输、交兑等漕运的各个环节。在某种程度上,清代对于漕运制度的监督、整顿,也是通过打击“侵盗漕粮”等犯罪行为而实现的。梳理清代有关侵盗漕粮规定的制度内容及其流变过程,分析相关规定的变化趋势,从而探究在漕运制度发展过程中,漕运法所代表的利益主体从国家向社会的多元变化,在律例关系中有所体现,“侵盗漕粮”法律规定的变化是利益关系变化的集中缩影。

关键词 “侵盗折干” 律例结合 利益链 群体利益

 

专题研究二:河工与河政

 

 

再论淮扬运河历史变迁

 

(刘龙雨,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名、历史GIS等;胡迪,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时空GIS、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历史GIS等)

摘要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淮扬运河是京杭运河通航时间最长的河段。前人关于运河历史变迁的研究非常丰富,随着新史料的发现,运河历史变迁的细节及运河地名演变有望进一步探究。本文根据淮扬运河变迁的特点,将该运河变迁划分为初创期、缓慢发展期、大发展期以及完善期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东汉以前、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和元明清时期,考证了各个时期运河的名称及得名原因、路线变迁,以期理清淮扬运河变迁全貌及其地名演变过程。

关键词 淮扬运河 历史地名 历史变迁 流路

 

明清京杭运河北段的减水工程及其环境影响

 

 

(李德楠,历史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河工水利史以及环境变迁史)

摘要 减水保运是明清京杭运河北段治理的首要问题,该河段以漳卫河、潮白河等为水源,伏秋雨水盛涨,往往湍急难控。为宣泄运河西岸坡水以及运道涨水,多在运河东岸修建减水闸坝、开挖减水河,故有恩县四女寺、德州哨马营、沧州捷地、青县兴济、青县马厂等减水工程的建设。研究发现:京杭运河北段减水工程的建设主要集中于明前期和清中前期,其维修以清代中前期最为频繁,但空间分布不均衡,临清以南减水闸众多,而减水河极少。上述减水工程的建设,往往给区域环境带来影响,表现为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变迁。减水工程作为大运河治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地段的自然地理特征,凸显了国家公共工程建设与区域环境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京杭运河 北运河 南运河 会通河 减水工程

 

民国初年的中美导淮合作及其流变

 

(李楠,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

摘要 淮河水患为祸多年,淮河流域民生多艰。清末民初,美国红十字会在参与多次赈灾后,将目光转向消除水患,这与中国政府的治淮意愿及行动不谋而合。在中外借款等各类国际交往中,中国因美国红十字会在淮河流域的赈济慈善而倾向于与美国合作。美国红十字会提议的中美合作导淮成为美国对华独立投资的良好契机。值得注意的是,在英、俄、法、日等国激烈争夺在华利权的时局下,选择与美国合作导淮是中国政府做出的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不过,导淮合作又因国际局势的变迁及复杂的利益纠葛,流变成合作整理运河,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关键词 导淮 中美关系 美国红十字会 广益公司 银行团

 

专题研究三: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

 

 

从谢家坝的修建看清代连镇谢氏家族与大运河区域社会的依存关系 

 

(于秀萍,沧州师范学院政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区域社会史)

摘要 谢家坝的建造是连镇谢氏家族不断参与运河水工建设的过程,体现出了谢氏家族与大运河区域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从清初谢宗枋带领谢氏族人迁居连镇,一直到民国初年,大运河便利的交通条件带给了谢氏家族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运河水患不断,也给家族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尤其是1917年津南发生了最严重的水灾,造成了地方社会的巨大损失。为了彻底解决水患,在政府慈善政策号召之下,谢庆祺捐款修建了坚固的“谢家坝”。“谢家坝”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连镇段运河的水患问题。同时,谢家坝的建造也成为近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典范。

关键词 谢家坝 清代 谢氏家族 大运河 区域社会

 

明清时期邵伯镇的发展 

 

(王旭,历史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黄彬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航杰,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明清时期,邵伯地区的水文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黄河夺淮入海使邵伯地区由水量不足转向水量过多,该地水利工程的功能也相应改变,为此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以防范洪涝。同时,邵伯作为地方政治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邵伯镇驻扎了许多行政机构,如邵伯巡检司等。邵伯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洪涝等自然灾害与战争等人为因素影响,在特定时期其经济发展有所停滞甚至倒退。

关键词  邵伯镇 水环境 市镇 行政机构

 

专题研究四:运河考古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摘要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境内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北运河的一部分,北运河在嘉庆十三年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改道,其故道目前被淤埋于地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对通州区永顺镇小圣庙村及张家湾镇上马头村部分区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发现清代小圣庙基址1处、北运河故道1段和清代墓葬10座。基本明确了该段运河的河道走向、废弃时间,以及祭祀河神的小圣庙建筑基础等信息,为还原北运河故道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关键词  通州区 清代 小圣庙遗址 北运河故道

 

专题研究五:世界运河

 

 

美国巴拿马运河政策的演进

 

(罗衍军,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中外运河史;王蕊玉,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

摘要 美国的巴拿马运河政策经过了一个由占领到逐渐放弃的演进历程。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是美国进行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步骤。1903年美国获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次年开始建造运河,历时10年修建完成。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伊始,巴拿马人民就展开了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应内外形势,美国不断调整其巴拿马运河政策,多次与巴拿马共和国签订条约,逐步放弃了部分对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因为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受到严重冲击,缓和了与巴拿马共和国的关系。1977年新的美巴条约签订后,美国逐渐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归还给巴拿马共和国。至1999年,运河主权完全回归巴拿马共和国。

关键词 美国 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 主权 政策演进

 

伊利运河对纽约城市发展影响探析

 

(陈明燕,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美国史)

摘要 1825年,作为美国东西部区域经济交流重要渠道的伊利运河正式通航。伊利运河首先以其便利的交通和时间更短、费用更低的货物运输,为纽约工业品进入五大湖区和西部大宗农产品进入纽约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纽约商贸的发展。伊利运河为纽约带来的广阔西部市场,以及开凿过程中引发的技术变革和创新,为纽约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伊利运河开凿过程中,纽约州政府通过华尔街进行融资操作,既推动了美国证券和银行业的发展,又为纽约复杂的金融市场奠定了基础,极大地促进了纽约金融业的发展。上述发展,一举改变了纽约的命运,使纽约在19世纪中叶迅速成为全国性商贸、制造业和金融业中心,跻身顶级国际大都市行列。

关键词 伊利运河 纽约 商贸 制造业 金融

 

专题研究六:运河遗产与大运河文化带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东昌府木版年画的表述与重构

 

(李巧巧,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及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 为厘清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发展困境及传承机理,本文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出发,对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进行解构与重构。非遗语境下的年画传承在本质上是文化不断调适、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年画艺人、本地居民、地方政府、大众传媒等行动者是介入再生产的主要力量。内化于心的传承人责任是年画艺人坚守技艺的精神动力,尚未成型的年画经济极大地影响了本地居民参与年画传承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在年画文化再生产的历程中掌握着主导话语权,利益导向的大众传媒进一步推进年画象征性资本的积累与转换。在社会变迁及现代思潮的碰撞中,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健全艺人梯队,延续年画脉搏;转换文化观念,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扶持力度,引导年画市场;积极探索创新,实现活态传承。

关键词 文化再生产 木版年画 东昌府 传承机理

 

史料拾遗

 

 

《重修八里庙记》碑考释

 

(郑民德,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经济史、区域社会史;赵铮,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展陈)

摘要 《重修八里庙记》碑,清顺治时钦差临清砖厂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霍叔瑾撰文。该碑内容详细地介绍了清初驻扎张秋的北河工部分司主事阎廷谟重修八里庙大河神祠的经过,是研究八里庙在明清黄河、运河交汇地重要地位及河神信仰的珍贵资料。碑文与方志、文集、实录可相互印证、比较,对于厘清史书记载讹误与不足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八里庙 霍叔瑾 阎廷谟 清代

 

新书评介

 

 

集水利古籍大成的《中国水利史典》

 

蔡蕃(工学硕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大运河史、城市水利史)

 

周广骞著《山东方志运河文献研究》评介

 

申宾(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清代文献学)

 

王玉朋著《清代山东运河河工经费研究》评介

 

于延亮(历史学博士,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胡其伟著《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

——以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为例》评介

 

段伟(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灾害史、环境史、历史政治地理)

  • .

《运河学研究》系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内首部以古今中外运河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每年两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主要专栏有“理论研究”“专题研究”“研究综述”“史料拾遗”“新书评介”等。欢迎学界贤达赐稿并提出批评意见。

投稿须知如下:

1.来稿字数不限,专题论文原则上应在6000字以上。

2.文章格式参考《历史研究》,采用页下注形式(具体参见《注释规范》)。

3.论文需要包含中英文题目、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受基金资助的论文请在首页以注释形式标注,说明有关项目的具体名称、编号。如有鸣谢文字请附于文末。

4.请作者随稿附上个人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以及联系方式。

5.来稿须为原创和首发作品,切勿一稿多投。本集刊会严格执行“查重”检测制度,请作者尊重知识产权,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令法规,文责自负。

6.投稿一个月未收到通知,可自行处理。本集刊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权进行修改、删节。除纸本印刷外,本集刊会配合集刊数据库和学术期刊网,将电子文档上传至相关网站及本集刊主页。

7.来稿一经刊登,即奉呈作者样刊两本,并致薄酬。

投稿邮箱:yunhexueyanjiu@126.com

联系电话:0635-8238103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运河学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