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境内黄河、运河在此交汇,黄运文化资源种类众多,特色和价值突出。做好聊城黄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打造聊城特色旅游品牌,助力聊城文旅事业发展方面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界有关聊城黄运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现有成果大多集中于对黄运历史文化及运河文化遗产的探讨,从文旅融合的角度专门探讨聊城黄运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成果尚不多见。从研究对象来看,涉及运河文化遗产的成果数量较多,专门探讨聊城黄河文化遗产的成果相对较少,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聊城黄运文化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聊城黄运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现状的同时,探讨黄运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理念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围绕聊城黄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黄运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聊城模式”,在弥补学界研究不足的同时,为聊城相关部门的决策以及黄河、运河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聊城黄运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
聊城是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共同孕育的一座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清时期,聊城得益于发达的漕运,商业极盛,城市繁荣富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做好黄运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工作,深入挖掘黄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力求在旅游、文创等方面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一)聊城黄运文化资源概况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包括卫运河临清段和会通河聊城段两部分,全长110公里。其中卫运河临清段始凿于隋,流经今临清市,主河道全长12.5公里;会通河聊城段始凿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流经今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境,全长97.5公里。《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中统计的文化遗产总计有45处,包括6段河道、24处航运工程设施、3处古代运河设施和管理机构遗存、7处与运河遗产相关的古建筑、3处运河城镇、1处古遗址、1处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其中会通河临清段、会通河阳谷段、临清运河钞关、阿城上闸、阿城下闸、荆门上闸、荆门下闸8个遗产点、段于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世代相承、不断演变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和传统产品等。[1]这些遗产均具有显著特色和突出价值,为聊城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重要支撑。
聊城是黄河下游重要节点城市,境内黄河河道长59.51公里,流经阳谷县阿城镇和东阿县刘集镇、鱼山镇等6个乡镇、办事处。黄河滋养了聊城大地,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聊城沿黄区域现有文物点353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现有A级旅游景区13家,其中4A级2家,3A级7家,2A级4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9项、市级90项;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丰富的文旅资源为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保护与开发情况
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聊城市积极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制定了《聊城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进工作方案》。《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一城两带”发展布局,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坚持项目带动,发展黄河主题文旅产业。此外,还鼓励文艺工作者等群体开展文艺创作,以黄河为主题,创排京剧、大型杂技情景剧等,努力讲好聊城黄河故事。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强了聊城黄河文化影响力。依托区域内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聊城市先后启动了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等项目的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生态长廊。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积极把握运河成功申遗的宝贵机遇,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聊城旅游改革发展和运河开发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组建了聊城运河保护开发委员会,切实加强了对运河保护开发的领导;成立了市旅游发展集团,具体负责实施运河保护和开发。先后编制了《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发展及水生态体系规划》、《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聊城段)建设保护方案》和《大运河(聊城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为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围绕运河文化旅游开发,聊城市重点实施了京杭运河(聊城段)沿线生态水系建设工程、临清中洲古城改造提升、运河特色小镇、江北水城欢乐小镇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运河文化旅游有了显著发展。
(三)黄运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原则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推动“两河”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基础和关键。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始终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正确、深入理解保护性开发的含义,减少对文化遗产原始价值的破坏,挖掘文化遗产的特色内涵,以开发促进保护。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文化与旅游融合,必须坚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对文化旅游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健康丰富的旅游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2]聊城黄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切实发挥沿岸民众的作用,让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来,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更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3.坚持特色发展原则
特色是文化存续与发展的生命力,也是旅游资源或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之一。[3]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聊城市想要建设起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就必须要明确本地文化的特色之处和提升本地旅游服务水平,在与其它旅游城市的竞争中发挥优势。[4]聊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需要充分了解聊城特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同时,建立聊城黄河、运河文化的地标性建筑,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两河文化”标识。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功能定位,注重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在保护好特色村落、文物古迹等传统生态风貌前提下,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4.坚持绿色生态原则
聊城沿黄、沿运地区的周边环境极容易受到破坏,因此首先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沿黄运地区进行保护等级划分,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去。制定与文化资源开发相关的约束机制和奖惩措施,严格限制开发行为和消费行为,时刻保持生态道德,坚守生态红线和文化开发底线,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轻人类行为对黄河流域自然和文化的影响和破坏。[5]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业为本,统筹推进聊城黄运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遗产保护不够系统全面
大运河聊城段有大量内涵丰富、特色突出的运河文化遗产,但聊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实情况不够乐观,存在保护工作不够完善、保护观念具有局限性等问题。[6]聊城黄河文化遗产同样面临这一情况,对黄河文化遗产的调查还不到位,对其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少深刻的认识,保护手段较为单一,保护机制还不完善。
2.研究阐释和宣传力度不够
近年来,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聊城黄运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黄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宣传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黄河、运河文化多元价值体系研究阐发不够,缺少对外展示的渠道和途径,对黄运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开发较少。相较运河文化,聊城黄河文化整个框架之下的内容支撑还不够丰富,对沿黄地域的传统民俗、非遗以及与黄河相关历史遗址遗迹等的文化发掘、整理和保护力度还不够。与沿黄省市交流沟通较少,尚未形成形式统一、上下互动、整体营销的格局,没有形成保护合力。“两河明珠”品牌在国内外名气不大、不响、不火,还没有形成全省、全国高度重视的舆论氛围。
3.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聊城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水平等件条件的影响,沿黄、沿运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都有一定难度。相比沿运地区,沿黄地区建设的文旅项目数量少、层次低,黄河流域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多处于原生状态。相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聊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缺少系统规划,项目碎片化,缺少标志性文化载体。
4.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
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均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聊城沿黄、沿运大部分风景区内部基础工程水平落后,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景区及周边住宿、饮食、购物、娱乐、保健等配套设施不健全,难以满足游客高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二、黄运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策略及措施
文旅融合是当前各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聊城有着天然的文旅资源优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价值突出。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如何充分发挥黄运文化优势,打造“两河交汇、明珠城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聊城市相关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遗产保护力度
针对聊城黄河、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关部门要全面开展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系统梳理黄河、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挖掘整理黄运非遗文化资源,建立两河文化相关书籍、档案、影像、实物、人物等文化数字化资料库。建设“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黄运文化遗产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文化遗产公共数据平台。保护好传统街区、古建筑,收集整理黄河、运河沿线老物件,推动未定级文物点纳入各级文物保护体系。围绕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与建设,加强区域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黄河、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建立健全黄河、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推进黄河、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加强“两河”文化研究
支持聊城大学等高校与省外有关高校建立对接合作机制,全方位学习借鉴“两河”文化研究成果,消化吸收,全面提升聊城“两河”文化研究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市内有关高校力量,打造两河文化研究平台。开展黄运文物考古、文献古籍等专项研究,深入发掘黄运文化的遗产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廉洁价值、精神价值和景观价值,推出一批黄运文化研究成果。整合黄河、运河沿线红色、文物、非遗、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开发设计研学课程,全面展示黄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三)推出文艺精品力作
重点支持黄河、大运河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推出,积极开展与聊城黄河、大运河文化内涵有关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讲好聊城黄河、运河故事。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推动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等不同艺术门类与新技术、新媒体有机融合。实施文旅融合作品创作工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依托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等特色文化,开发旅游演艺项目,打造大型综合性演艺剧目,打响聊城文旅演艺品牌。积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精品创作,推出一批展现聊城文化主题的新作品。
(四)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产品体系是指旅游产品各种表现形式的集合,主要由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旅游产品组成,即区域旅游产品、单项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产品。[7](P1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一情况,要积极开发新兴旅游产品,大力培育精品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消费。[8](P131)
具体到聊城来说,要根据黄运文化的不同特点,设计和开发运河游船游览、民俗技艺体验、博物馆参观游学、文化旅游演艺、乡村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产品,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围绕“商、养、学、闲、情、奇”等新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文化体验与休闲旅游,适度发展观光旅游,积极发展定制旅游,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利用沿黄、沿运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拓展旅游品牌的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具有聊城特色的非遗品牌,为聊城文旅事业发展提供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创新旅游发展业态
旅游业的业态是指从事旅游行业的各组织、机构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要素组合而形成的经营形式,传统的旅游业态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部分。[9](P43)旅游业态创新就是围绕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等各环节,而进行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的创新。[10](P22)
相比黄河、运河沿线旅游先进城市,聊城在旅游业态创新上还有较大潜力。在食类业态上,大运河聊城城区段的餐饮类型多是普通中餐,体现黄运文化特色的食品门店较少;在住类业态上,较大规模的旅馆与酒店主要集中于城区,沿黄、沿运地区的古镇、古村特色民宿较少,配套设施不健全;在行类业态上,大运河聊城城区段码头建设比较完善,基础设施齐全,游客可以乘游船观光,但聊城段黄河还不具备通航条件;在游类业态上,大运河聊城城区段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可供游览的遗存和景观多,但沿黄地区的历史遗存较少,尚不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在购类业态上,店铺和商场售卖的商品多与日常生活相关,还有的店铺主营古董、书画,缺少当地特产和纪念品的销售;在娱类业态上,虽然种类众多,但缺少有教育意义、互动性和体验性强的娱乐项目。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两河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工艺美术、艺术品、演艺、创意设计、动漫影视等产业,培育壮大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增强两河文化遗产资源传承活力。与创意设计机构开展合作,围绕运河、黄河文化等,整合聊城历史遗址遗迹、特色建筑、古村落及博物馆馆藏等资源,通过授权、合作、联名开发等形式,推出体验型、数字型文创产品,用游戏、音乐、动漫等数字创意方式活化文化遗产,打造聊城两河文创品牌。以黄河运河沿岸民间民俗文化为总抓手,推动运河秧歌、黄河夯号、山东快书、鱼山梵呗等非遗传承,灵芝、桑黄等特色商品,葫芦、剪纸等传统手艺和阿胶、驴肉等地方美食进镇村、景点。实施休闲田园、农事节庆、采摘研学等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形成集吃、穿、用、观、赏、听、住、买于一体的文化沉浸式旅游新业态。鼓励沿黄、沿运村镇充分挖掘利用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田园风情,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和旅游民宿集聚区。
(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重要的是宣传本地文旅品牌,扩大其品牌影响力。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新媒体宣传渠道更加多样化,因此,需要不断丰富推广方式,宣传产品特色,整合各类传播资源,努力实现推广宣传效果的最优化。[4]聊城黄运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宣传推广力度上,与省内外先进地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一情况,要不断完善市县两级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宣传展示、艺术鉴赏、文艺展演等活动,打造传播“两河”文化、见证中华文明的会客厅。办好中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东阿艾山牡丹节、高唐书画博览会、冠县梨花节、冠县灵芝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多方面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发挥新媒体优势,联动微信、抖音、同程等网络平台,策划专题栏目,丰富“两河”文化传播渠道。加强重大主题活动示范引领,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大运河国际文化和旅游推广季活动,扩大聊城两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黄河、大运河在聊城境内交汇,“两河交汇”实现了大运河文化旅游带与黄河文化旅游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叠加。灿烂的文化、独特的位置,注定了聊城的独一无二。打造“两河交汇、明珠城市”是聊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抢占区位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聊城市要整合提升、创新利用文旅资源,深挖黄河、大运河文化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擦亮“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品牌,构建“两河之约”文旅品牌、“我家门前有条河”推广品牌、“山东手造·聊城有礼”特色商品品牌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文旅名城。
(八)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可以保障该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在选择旅游城市时,主要关注的还是该城市的基础设施情况,主要考虑的还是能否在旅行中得到便利。因此,旅游城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尽可能完善基础设施,以期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使顾客获得完美的游历体验,辐射带动更多游客到此旅游。[11]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山东省内处于较低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聊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一个瓶颈。[11]
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要强化景区周边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道路互通互联建设,增强旅游景区的通达性。推动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完善提升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厕所、游船码头、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增设游客服务中心和咨询点。构建度假酒店、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精品民宿、经济型酒店等类型多样的住宿接待体系,支持聊城古城、临清中洲古城、阳谷古城建设民宿集聚区,推出运河民宿、黄河民宿等主题民宿品牌。实施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创新各类博物馆展陈形式,增强互动体验功能,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支持运用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4D、5D等人工智能技术,大力发展数字文旅园区、“智慧景区”和数字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丰富数字文化体验内容,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消费的体验感、品质感和便捷度。
三、“两河”文旅融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顶层规划设计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旅融合发展同样离不开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支持。相关部门应为文旅深度融合保驾护航,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
相关部门要以现有政策文件为基础,结合地区和部门实际,深入研究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情况,全面梳理文化旅游业态,认真分析客源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整合文旅资源,明确发展方向,构建文旅产业一体化格局。加强全市文化和旅游重要领域、重点景区和重大项目策划,确保文化旅游资源高品质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二)完善管理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以讲政治的高度、讲实效的速度、抓重点的精度、抓到底的深度,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完善黄河、运河沿线各县、市、区与市直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畅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两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渠道,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三)创新政策支持
黄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涉及发改、财政、农业、文旅、交通、人社、商务、卫健、水利、自然资源等众多部门,要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加大对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旅游融合等支持力度。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投入专项建设资金,支持“两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遗址公园、文化园区等建设用地需求。
(四)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黄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要创新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措施,引进一批文旅行业高层次人才。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以项目落地带动人才引进。加大文化艺术、文化旅游、非遗传承以及文化和旅游经营管理等领域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岗位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持续提高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素质。
(五)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博物馆作为文化公益服务机构,可以在创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水平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12]聊城博物馆数量众多,但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不高,虽然建有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但尚缺少专门展示黄河文化的场地和机构。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要在改造提升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临清市博物馆等展馆的同时,选择合适地点或场所,设立黄河文化博物馆或展览馆,或在相关博物馆中开设黄河文化展厅,全面、系统展示聊城黄河文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现有博物馆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数字化、沉浸式博物馆。有效整合文博机构、专业机构和市场力量,推动博物馆资源与产业资源对接,推出精品展览,打造高品质的文博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文博展览、展巡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博物馆为媒介,推动聊城“两河”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四、结语
聊城地处黄、运两河交汇之地,在开发黄运文化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关部门要将黄运文化视为一个整体,努力做好黄运文化的深度融合,从宏观、全局的角度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坚持保护优先、以人为本等各项基本原则,从文化研究与创作、宣传等方面下足功夫,并为其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根据沿黄、沿运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妥善解决研究开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挖掘其内涵和实质,融通黄运文旅。同时,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守正创新,活化黄运文化遗产,擦亮聊城两河文化旅游品牌,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构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真正将聊城打造成为有颜值、有内涵、有温度的“两河明珠”城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郑民德.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国名城,2018(10):93-96.
[2]黄永林.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阐释与旅游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16-23.
[3]段七零,许金如,董广智,李芸.江苏文旅深度融合的原则与十大融合路径[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4-79.
[4]任红,马天.文旅融合趋势下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原则与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18-20.
[5]杨学燕.黄河文化的文旅融合发展研究[J].民族艺林,2021(3):5-11.
[6]葛晓颖,延玥.大运河聊城段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发展策略探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1(4):63-65.
[7]孙国学,赵丽丽编著.旅游产品策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8]罗明义.旅游经济学(第2版)[M].北京:北京京师文森图书有限公司,2017.
[9]袁健编著.旅游设计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10]卢政营著.供给侧改革:旅游文化资源创意机制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
[11]林英华,张二勋,冯子超.基于点轴理论的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产业带构建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15.
[12]古涛.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博物馆教育路径创新[J].城市情报,2022(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2022年社科规划研究专项项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原则与策略研究(22BLYJ05)”;聊城市2024年社科规划研究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聊城运河古镇旅游开发研究(ZXKT20241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梦飞(1985年—),男,山东临沂人,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河文化史和文化遗产保护。郑琳(2000年—),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3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运河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管理。
来源:《淮阴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