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山东根据地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937—1945)》

《山东根据地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937—1945

罗衍军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88元。

该书深入探究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实行的从合理化负担到减租减息增资、大生产运动等经济措施,及抗日宣传、妇女运动、冬学运动、村政权建设等政治、文化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影响,阐明这些措施在相当程度上重塑了乡村各阶层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秩序整合,为革命运动的进一步推进、革命政权的逐步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该书通过透视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革命动员与山东根据地乡村变迁历程,阐明在这一嬗变过程中,有三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形塑一致性的革命话语体系。无论是在抗日动员、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还是在妇女动员、村选运动等方面,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集中化的革命话语逻辑的建构,并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使乡村社会的心态和行动发生了相应变革。二是建构共同的生活、生产场域。当党动员越来越广泛的民众,集合于共同的场域之下,则革命的动员和革命措施的推进则更易于实施。三是平衡乡村民众“求富”与“道义”双重诉求。在重视农民传统伦理观念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将传统“道义原则”上升为崭新的革命话语;在维护和改善乡村民众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动员他们投身于维护乡村公共利益、革命政权利益的行动中去,实现了“私”与“公”的有机融合。该书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趋势,拓展研究视角,为中国社会史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载《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