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考察日记(三)

7月10号 星期天 晴

考察组情况:小队长朱年志老师,小队成员闫金伟师姐,小队成员我。

三里庄

今天考察的第一站是三里庄,正在张秋开会的村支书高庆祥介绍师广青老人给我们采访。经过采访得知三里庄共有69户230余口人,村子规模比较小。老人回忆解放前村里曾有一座关爷庙,那时遇到旱灾什么的时候曾经抬着关老爷求雨,过年过节时也会向关老爷求吉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某工程需石料就把庙扒了。(在寻找师广青老人的路上,要进一条胡同,遇见两条大犬一左一右同时从胡同深处走出来,刚好完全挡住了整条胡同,而且装似凶恶,三人两犬狭路相逢,胜利的勇者的那两条犬。我们退出了胡同,两犬没有追赶我们,却是无意中守住了进胡同的路口,让人哭笑不得)(又一次遇见了装聋的老人,这一次他总算是被我们的诚意所感动,他说我就是师广青)

据师广青老人介绍,村子得名是因为距离张秋有三里远,村子虽然不大,姓氏却有不少。有高、师、曹、楚、党、杨、路、闻、王、李等姓,最多的是高姓和师姓。师广青介绍师家来自山西洪洞县,先祖先是迁到台前,经过两三代就迁至此地了,到今天清字辈(师广青的大名是师清源)已经是第22代了,同一族江苏、河南都有分布。老人家还介绍师家以前在河南有家庙。他还介绍高家也是一大姓,以前也有家庙。曹家以前也有家庙,后来跟高家有土地纠纷,一百多年前被高家挤走了。(村子不大,姓氏却不少,从这里似乎可以窥见村子的人口流动状况,应该是多有外来人口的迁入,才能有如此多的姓氏。也应该有很多的人口迁出,才能维持如此少的人口数量。就像被高家挤走的曹家就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荣幸的得到了师氏家谱,此家谱曾经多次续修,老人回忆修家谱时唱了五六天的大戏,每人只拿了一元钱,是有公司赞助的。师老还向我们介绍了其他村子的情况,比如东义和、西义和(原名绵楼)。至于为什么许多地名叫做某楼或某某楼,师老的解释是“村里有楼,楼大的叫大闫楼,楼小的叫小闫楼,大闫楼只有200多口人,小闫楼却有1000多口人,这就是所谓的‘大闫楼不大,小闫楼不小’”。(这是师老富有乡土味的解释,可惜他听不清我的问话,只能麻烦朱老师转述我的问话,由于以后没有在问过这个问题,所以不知道其他人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一代确实有很多村名叫某楼或某某楼)师老还向我们透露了花园村是由魏家楼、土楼和花园三个村子组合而成的,最初都是一些看花养花的佃户,魏家楼还出了个魏娘娘。(张秋镇是有修过镇志的,修镇志时每个村都有负责人,师老就是三里庄的负责人,按朱老师的说法师爷爷就是一座图书馆,在他家我们了解的情况十分丰富。我想如果我们没到一个村都能找到那个村负责镇志的负责人的话,那肯定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和效果的)

我通过朱老师向师老询问了一下村庄河渠灌溉的情况。得知满庄有条人工河,有40多米宽,因经常发大水后来又给填平了。还有一条运西渠,东西流向,早先是引得运河的水后来运河乏水,就引桑营那边那条无名河的水。在提到曹堤口那边观察过的金堤河时,师老自豪的说“南修金堤挡黄水,北修长城挡鞑兵”。(灌溉渠的问题,我发现现在老人家的回忆和现存的一些实物遗迹也大都是解放以后的工程了,若要寻找前清甚至更古老一点的,已是不大容易,至少不是我们这次匆忙的乡村采访所能做到的。)

谢别师老后,我们按照师老的指点去寻找高家的老人,去的是高庆祥书记的老家,可惜高家老爷爷有些耳聋,高家老奶奶则凶凶的把我们赶走。高支书尚在开会,无法赶回,因此很可惜未能得观高氏家谱。(如何获得村民的信任的问题使我们这一天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今天上午各村村支书都到镇里去开会了,我们采访时有几位老人明显的不信任我们,都躲得远远地,问什么也只是回答不知道或者没有,倒是有位大姐对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戒心,跟我聊了许多)(高老爷爷耳聋,高老奶奶凶悍,解释身份的时间也不给,一叠声的,只是训斥老伴和赶我们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毫无办法,或许村里以前发生过一些我们不能得知的事情。也许只有高书记亲自领着我们才能进得了家门吧。可惜看不到他们家的高氏家谱了)

我们在三里庄前往花园庄的路上,经过一个池塘时遇到一个好奇又热情的大小伙子,他给我们拉来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已经87岁了,家中六世同堂。说起家族的往事,老爷爷说高姓一族来自山西洪洞县,从族谱到现在已经是第六十四代了(根据从碧桃园得到的信息,此处应该是七十四代之误)。他们原先在张秋是有家庙的,后来文革破四旧就给扒了。至于庙宇,他们提到河东(现属河南)有岱庙。至于民间信仰,他们知道有信耶稣的,在张秋北街有聚会点。(这个黑大小伙终结了我们今早的不愉快状态,黑大小伙喜欢笑,笑起来牙齿亮亮的,很有谈性,还主动为我们拉来了快到90岁的高老爷爷,还搬出了好多马扎、凳子来,聊了一会,又把我们带到了一所废弃的房子那里,有三块卧碑,他和附近的热心村民帮忙把其中两块碑翻了过来,还拿来扫帚和水帮忙帮忙清理石碑,虽然石碑没有多大价值,但他们的热情让我们很是感动,心里暖暖的。还有一块碑,由于埋得比较深,我们未能将他整理出来。此外还有这所废弃的房子,有可能是以前的庙,可惜他们没有说,我们也没有仔细问清楚)

花园庄

然后我们来到了花园庄,庄内有条东西大街,街北就是花园村,街南是土楼,东北方的魏家楼现在几乎都没人了。街边有位奶奶告诉我们在花园张姓为大姓,还有少许许(不知是许还是徐)、陈姓。在她的指路下,我们找到了张宪柱老人家,老人身体有疾,老伴又有半瘫在床需要照顾,老人还是比较健谈的。(现在的农村很苦,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甚至青壮年的妇女也都出去打工了,村子里留守的大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老人操劳了一辈子,老了还是要下地干活没个尽头。积劳成疾、环境恶化等等问题又使村子里患病的老人数量极多,农村里医疗水平又远比城里差上许多,医药费也是村民难以承担的,再加上最近天灾人祸连连,让人心情无比沉重。就像这位张宪柱老人,老伴有半瘫,只能躺在床上,他自己也有疾病,难以出门,孩子也都外出打工了,一家的重担就抗在他的肩上,可想见他有多么困难,现在这种情况在农村是越来越常见了,也越来越应该引起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视了)他回忆道村里以前有碑,后来破四旧就把碑给砸了,推了土埋了。他们张家最初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迁过来的,最早来的是兄弟三个。村子里以前有庙,现在没家庙了,过节过年祭拜时都是对着老人的遗像磕头,还有人家里挂有家堂。

拜别张爷爷后,有个腿有点跛的老人给我们带路,走了好多路,路过景阳冈的大牌坊,在一个路的两边都因为挖土堆山而形成的小池塘的路上,他指着路上垫路的三块石板说那原先都是石碑,可惜我们不能把别人的路给拆了来看个究竟了。绕过一个比较大的有一群大半孩子在里面洗澡的池塘就到了他们的张家林,那里一共立了四块碑,可惜连同老人家的名字一样都记不得了,在这里要谢谢那位老人,他如此身体不便还给我们领了那么长的路。

景阳冈村

随后我们拜别老人前往碧桃园村,路上经过景阳冈村,便去询问了一下景阳冈村外韭菜地离得老农,得知此村有700口人左右,路姓最多,杨姓次之,其他姓氏还有张王李孙等,村里以前有碑有庙,后来开发景阳冈,就搬开发区里去了。(这个情况使我想起了吴老师先前提到的一个状况,大意是文物古迹就像石碑石刻必须在它们原来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展示它的历史,体现它的价值。如果把它们集中到一起保存,这过程中就丢失了许多东西。景阳冈把石碑石刻之类的都搬到景区,想来也是为了发展旅游,促进经济,也能有效集中保护。对政府来说应该是必然或者无奈之举,只是苦了我们历史工作者了点)景阳冈村民多种植韭菜,贩卖到阳谷、台前等地补贴家用。我们进村找到了路广平老人家,委托老人的老伴把老人从桥牌卓上拉了回来。从路老那里得知路家最早是从北京搬到汶上,后来又从汶上搬到东沙谷堆(三十年前改名景阳冈)的,现在家庙还在汶上。村里没有家庙但续过家谱,可惜不在村里。过年祭拜时长子家要挂家堂,其他人就来祭拜,家堂一般是从年三十挂起,不到十五就会收起来,也没有个确切的时间。至于信仰,村里有信仰的很少,也不知道他们具体信的是什么。(有人说:中国人缺乏信仰,我想还是有点信仰的好。这个问题太大,这里不谈)

路老还跟我们聊到村里挖出过古文化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景阳冈、龙山文化对我来说都十分熟悉,结合在一起还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的老家章丘正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也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龙山城子崖的博物馆我也去过,可惜由于时间原因今天不能去看看景阳冈龙山文化的遗址了,不知道它们之间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是在景阳冈开发区里。路老是一位书法名家,还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作品,他他擅长篆文。后来村支书杨继争来到路家,杨支书跟杨继武老师是同一族同一辈的,对我们很是热心。他介绍村里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来自山西的移民,当然路家不是。并且介绍了花园的杨家的辈分谱系。被朱老师发现竟与孔家、孟家的辈分是相同的,(第一次听说孔家和孟家的辈系是一样的,心中感慨万千,又冒出一个疑问,这都七八时代了,他们的辈分是谁在什么时候定下来的呢?能延续两千年之久)一问遂知原来当年张家是给孔家扛活的,因此辈分一并相同了。在提到张秋的历史时,杨书记说起当年的一句谚语“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无限遐想。

碧桃园村

辞别杨书记后,我们赶往碧桃园村,找到了村支书高庆忠,然后在高书记的带领下来到村计生委,得知碧桃园村最大的姓是高姓、颜姓、樊姓,另外还有闻王朱段郑李等姓。高书记是庆字辈,跟三里庄的高庆祥书记是同一族同一辈的。碧桃园各姓也大都是从洪洞县迁过来的,高家到庆字辈已经是第75代了,与三里庄、史塘的高家都是一族。(这一支高姓不知道与我们章丘的高姓有没有什么联系)虽然70年代修过族谱,可惜后来烧毁了,只是得到家堂一幅可观。高爷爷介绍也不是谁家都有家堂,拜年的时候谁家有老人就往谁家去。(在此村最深刻的印象竟然是在在计生委大院中看到的院前并排立着的六颗挺拔的白杨树,顿时一个词脱口而出“六颗杨”,没想到竟被旁边的闫师姐听到了,闫师姐问道“这好像是你们班某个人的网名吧”,我笑道“正是冯雷同学的”。想来冯雷同学家也有六颗这样的杨树吧,好吧,我还想到了“五柳先生”)

在往回赶的路上我们看到了碧桃园村的村碑,知道魏家楼是在明朝时除了个魏娘娘,建起了花园、梨园、碧桃园三个园子,当年看护三个园子的佃户,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三个村落。

 

 

7月11号 星期一 晴

考察组情况:小队长朱年志老师,小队成员闫金伟师姐,小队成员我。

梨园村

今天我们乘车到了梨园村,我在村里一条大街上拍照时,遇到一位大妈指着一座废弃的房子说这是一个庙,可惜再问她庙的名称、神祇、石碑什么的时候她却都不知道了,再问那边正在跟朱老师、闫师姐聊天的几位爷爷奶奶,他们也都一无所知,让我很是失望。(一些废弃的老房子可能很有故事的,或许以前是庙呢,可惜眼前的这个不一定啦)

后来在他们的指点下,我们找到了村支书张书记家。热情的张书记帮我们找来了熟悉村子历史的张继云张老爷爷和管明贵管爷爷。交谈中我们得知以前梨园村有过5个庙,分别是:关爷庙、土地庙(在家西)、奶奶庙(在东边)、七神堂、王龙官庙(家西),可惜现在不仅神像、石碑连房子都没了。(5座庙对于这个村庄来说算是不少了,可惜没有一座留下来。文革的浩劫真是让人恐惧。几位老爷爷都是上了年纪的,要不真想他们领着去原地凭吊一番)

在聊到梨园村张家的来历时,82岁的张继云老爷爷说道张家既有家谱又有家堂,并且热心地从家中找了来,通过家谱和张老爷爷讲的两个有趣的小故事,我惊讶的发现梨园张家竟然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张百忍(原名张公艺,因向高宗献百忍,后被传成张百忍)的后人。张百忍经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九岁,唐初时早已经是九世同堂了,举家近千口,钟鸣鼎食,据说唐王李治、武后则天曾担心张家势力过大,并亲自前往探查,询问张公艺治家之法,张公艺书写一百个忍字作为回答,大释帝王戒心之余也是帝王大悦。后人便称张公艺为张百忍。今天看到的张氏族谱封面上便写着百忍堂。(张家居然就是张百忍的后人,昨天见到高老爷爷家六世同堂,我还跟朱老师聊起过隋唐时寿张有个九世同堂的张百忍家呢,没想到今天就见到了张百忍的后人了。真是幸运呢)

张老爷爷讲了几个有趣的小故事。比如唐王赐给张家六个梨,要十兄弟分吃,十兄弟把梨放进桶里研成沫,兑成梨汁然后分喝的机智故事。又比如新婚的张家人善心的接待了一个提出过分要求的老道士,老道士要求在新人洞房之夜要与新人同居一室,害的新人一夜未睡,第二天发现道人竟然变成了金人的故事。还有张家由小孩当家,结婚后就不能当家了的奇特风俗,据说这是因为未成亲的小孩没有啥私心。还有张家跟安禄山、唐明皇、郭子仪的有趣故事。可惜的是张家是后来迁来此地的,所以有家谱却没有家庙,张老爷爷说张家家庙以前在寿张,现在寿张也没有了。

辞别张老爷爷后,我们在热心的管爷爷的带领下来到了管爷爷的家中。梨园的管家有100多口人,都是一个族的,从张秋迁来梨园至少有5代人了,同时还有一支迁望了天津,现在张秋已经没有管姓了。管爷爷拿出了手抄的家谱,家谱是在91年修的,只有最近的几辈,据管爷爷说据说他们管家可以追溯到齐国管仲。管爷爷还给我们讲了苏秦与挂剑池的有趣传说,他说挂剑池仍在,就在张秋南关运河以东。

王庄村

辞别了管明贵和管明良两位爷爷后,我们步行来到了王庄村。王庄村已经跟梨园连了起来,不幸的是村支书一家都不在家,大队里也没有一个人,在街头群州的指点下我们找到了刘明胜刘大爷家。刘大爷介绍说王庄村有180多户600口人左右,其中刘家就占了一半多。刘家是从洪洞县搬来的,已经200多年了,曾经续过两回家谱,但在文革中失传了,后来再续就续不全了。家里有一份族谱在刘清福大爷家。随后我们在当地一位聊大毕业的教师大姐的热情帮助下来到了刘清福六大爷家,交谈得知原先在村西头有座三神庙,还有土地庙,不过现在都没有了。他们族早先居住在张秋北街蛤蟆坑。可惜没有找到家谱。(这位大姐可能是赶集刚回来,在家门口,家还没进就领着我们在村里走街串巷忙活一中午,连午饭都耽搁了,真是要多多谢谢这位大姐了)

在刘明胜大爷家我们还了解到村里张家也是大姓。他推荐我们去张广福大爷家,还是那位大姐热心的带领我们到了张大爷家。按照张大爷的介绍,他们家是从老爷爷那代从程陂搬过来给刘家扛活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来户人家30多口人了。家谱还在程陂呢,逢年过节的也跟那边有联系。张大爷回忆以前刘家林有碑,张家穷,张家没有。(一个村里人口最多的姓氏,他们家不一定有庙,不一定有碑,他们可能以前是地主家的佃户,没有钱修庙修碑。反之亦然)

翁村

辞别张大爷,我们步行到了翁村,途中发现田里有块墓碑,跑去一看是块2004年立的新碑,背面也没有文字。进了翁村后,发现村碑已经废弃在路旁草堆里了。我们找到了有40多年教龄的陈德平陈爷爷,得知村里原先的碑都被运到景阳冈去了,现在村里也没有庙了。翁村不大,全村100多户400多口,其中陈家就有300多口人。当年陈家是从阿城镇葛魏陈村搬过来给翁家扛活的,那是亲兄弟三个,而他们是最早又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张就蛤蟆坑的,后来又搬到葛魏陈村和刘什庄的。村里以前的地主翁家,最后的人都搬到东北了,还有一些去了东义和,现在村子里没有姓翁的了。

从陈老师家出来,我们到了村里会计姜兆青家,姜家在村里明显是富裕家庭,他的老父亲82岁德姜玉堂老爷爷也在家里,那是个很健康的老人,对党充满了感情。他们回忆到村里以前有土地庙,在五十年代就扒了,翁家林里原也有十几个石碑,都在文革时砸没了。姜会计谈到他们这一支最早是从太原渭水河岸边(渭水在太原吗?)搬到了江苏淮南(该理解成江苏的淮河南边还是安徽的淮南市?),后来又有一支搬到了张秋姜营。姜老爷爷搬出了七大册家谱来让我们翻看,我们惊讶的发现姜家的家谱已经有90多代了,是从姜子牙开始的,里面还有北宋司马光和明初解缙的文章。在谈到翁村的历史时,姜爷爷兴高采烈地为我们讲了当年翁村“三胎六进士”、“五福六进士”的故事。祝记者还给姜家照了全家福。(此家祖孙三代都是党员,家庭条件好,是我见过的唯一在家里养宠物鸟的人家。姜老太爷80多岁了,不吃药、没疾病、身体健康,据说每天能骑几十里的自行车。对共产党充满了感情,认为现在社会很和谐,现在的社会问题都只是一些小问题)

小闫楼村

辞别姜家,天色已经比较晚了,我们赶紧向小闫楼行去,走了不到百米,感觉还未出村,再问路时发现竟然已经是身在小闫楼了,我们惊奇的发现两个村子已经完全连在一起了。朱老师先是打电话通知村支书,然后再路人的指点下来到了村支书家里,在袁支书家聊了不久,也没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只是后来袁支书叫人来领我们去看村后的石碑,发现竟然是在梨园碰到的一个热心大叔,热心大叔名叫袁本善,(这位本善大叔是个好人)就住在袁支书家右边,不休围墙,房前一派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可见是一个有心人了。他带我们到了村后的闫家林,指着一块2米多高的石碑说,这块碑拉倒过两次,又竖起来了,石碑上文字斑驳,已经难于辨识,袁本善大叔又喊来一位老师帮我们认出这是:大明承德郎户部主事闫儒之墓,时间是大明嘉靖四十一年。是很有价值的。随后,袁大叔又带我们来到地里一块卧碑前,并亲自整理碑上的土石杂草(我们组忘记要擦子了)。我们看到那是一块清朝庠生的德配之墓。鉴于天色已晚,还有王老师他们要前去我们在张秋的驻地,我们就要起身离开了,在路上,袁本善大叔又向我们介绍在袁支书家后面还有一块碑,碑上有字,是描述前清时候族里集资打官司的事情的,可惜由于被土石杂草覆盖,碑的确切位置已经是难以寻找了。袁大叔还提到他们家有家谱,可惜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了,真是遗憾。在袁大叔的田园前我们看着夕阳聊天,可爱的侄女侄子在一旁玩耍,等待着回驻地的车。

 

 

本文作者: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高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