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7月15日
上午,我们来到辛闸村,这是古运河沿岸一个较为重要的村落,有1600多人。村中的大姓主要有刘姓、李姓和王姓。据村中老人介绍,辛闸村村名的由来是辛闸本来是一座旧闸,后因翻新重修是为新闸,后可能“辛”与“新”谐音,传得以命名为辛闸。
据村中老人介绍,该村从前有家庙和龙王庙,但都在文革中被破坏,早有习俗,有人死后,需到庙中“照庙”。村中没有发现碑刻,即使有也被破坏或淹没。运河虽途经该村,但村中人与运河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几乎没人去“跑过船”,纤夫也较少。也可能是80岁以上老人并不多导致信息不是很全面。村民很少能够讲出关于运河的故事,文化水平并不高。村中家谱也未能发现。村中村民都认为自己是山西洪洞县的移民。
下午,我们首先来到了官庄,官庄村村名的由来与运河官员有关。村中以冯姓、罗姓、李姓居多。村中以前有关帝庙和土地庙,有“照庙”的传统且不分男女。村民们说60年代还有运粮船,但无本地人运粮,船上人员为外地人,但本地人有当过纤夫的。据李大爷介绍,他们李姓和算子李村关系密切,是同一个大家族,并且该家族正在修家庙。在另一位李大爷家我们发现了一幅挂谱,始祖为元朝人,但这个挂谱却不合一般规范。最终没有在官庄发现与运河有关的故事。
随后,我们来到碱王村(碱草王),该村原本是低洼的盐碱地,现却改变了面貌。村中以王姓居多,但无名人。村中谭姓较为显赫,并且有谭氏族墓碑,碑文最早的是光绪年间,墓碑精美而价值较高。在一座面向东的碑的背面上发现了与记载古墓方位和风水等信息的文字。村民介绍说村中谭姓有家庙,且村中外地人跑船,本地人有但很少,与运河有关的故事仍未发现。
接着我们又来到东梭村,该村大约有1000多人,孙姓、陈姓、玄姓……该村姓氏很多,我们采访到一位91岁的孙大爷。村民普遍表示没有家谱,但村民们介绍附近有皇营,皇上南巡曾在此地驻扎过。有个别老人曾拉过纤。东梭村村名的由来与运河流向有关,运河在东梭村有一个像牛梭形的拐弯处,东梭(西梭)村因此而得名。东梭与西梭虽一河之隔,但联系并不密切,现在东梭属于茌平,西梭属于东昌府区。
最后我们来到了西梭村。在西索村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形,在凹进来的西索村运河,有一个高约5米的方形土堆。关于土堆的来历,据村民们介绍是为了防止运河决堤而人为加高的,但我认为这个理由并不确切。(此处有图没有标示)。我认为土堆的形成与防洪关系不大,主要是淤泥的堆积而成。村中韩姓有家谱,有“郑王庙”,而极有可能是关帝庙。
总结这一天的行程,我感觉了解到很多的东西都比较零碎,没有系统化的知识。关于运河古迹的遗存并不多,由于运河的废弃,大多数人认为(除个别75岁以上老人)对运河了解很少。虽然收获不是很丰富,但也了解到很多知识,希望明天会很好。最后,衷心感谢吴老师等几位带队老师,师哥师姐的热心帮助。
2013
年7月16日
今天上午,我们首先来到了前辛庄村,我们采访到一位李大爷,据他介绍虽然该村名有辛字,但是该村却没有姓辛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只按字面信息乱加猜测。该村道路泥泞,不好行走,村支书家正在盖二层小洋楼,据老人介绍,该村杨姓、刘姓、王姓、孙姓、雷姓比较多,并且乔刘不分。很幸运,我们在刘玉江老师家发现了他们的家谱,据家谱记载,他们家族祖籍山西,始祖沿运河北上做买卖到聊城后生病便留在此地并居住下来,这足以证明运河对聊城境内居民的重大影响。居民不仅仅都是山西移民,因为运河的的存在,南方的移民也不少且南方的移民较之北方更加重视家庙。
随后我们来到了杨庄,发现了一本民国时期修的杨氏家谱,该家谱记载说他们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年代较近。这里的民居在大门的正上方会有瓷瓦贴的花园,比较漂亮。并且大门都普遍较高大,贴门神。
在朱官屯村,我们找到了一座房家家庙,家庙由该族十九世房氏主持重修,家庙中有两座石碑,字迹不清。并且房氏还保存有八部家谱。据家庙记载房姓本祖籍江苏昆山,始祖因去北京看病回乡途中定居聊城运河边上了。房姓家族出过太学生、州判等人才,在当地的地位较为显赫,是一个名门望族,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发现祖宗墓碑。运河是南北人群交流的重要场所,运河沿岸居民流动性较强。
下午,我们首先来到回民李村该村大约有1000多人其中70%是回民,30%是汉民。回汉关系融洽,汉民有回化现象,汉民尊重回民生活习惯,村中有一座300多年的清真寺,文革时被毁,后又重新修缮,现在所见的就是重修的。在古代该村回民没有土地,只能靠做割皮货等买卖,一般在集市上贩卖。有老人表示自己曾经拉过纤,但是船主多为南方人。大船经过聊城至于临清河段是需要7-10人拉纤,顺风时起帆。小船有桨,不需要人来拉。回民一般做皮货生意,有经商传统,但现在已不复存在。该村流传一句“不看外边花衣裳,只看回民李的光脊梁”的俗语。
接着,我们来到了摆渡口村,该村内废弃的房子较多,无村支书,在该村走访时初感疲惫,也许是没有午睡的原因吧。该村有一个摆渡口,运河两岸有绳子相连,梁水镇有村民过河种地,该村有一块义学地(学生给老师买的地以便维持学校生计)。因交通因素,随着公路、铁路的贯通,运河的功能大大的削弱,摆渡口村也渐渐的衰落。过去船上一般运粮食、盐和煤等大宗物品。该村处运河有一部分已被填平用做公路。在该村我们发现了一本任姓家谱,据家谱记载,任性本祖籍江南扬州府,祖上为军户,始祖在洪武年间,三世曾经守平山卫,但是该家谱上记载的八世却在光绪年间,此中大有问题。
总结今天的行程,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还头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家庙真的很高兴。当然有很多的问题还不是很明白,我还要继续学习。
2013
年7月17
今天上午我们去了圈刘村,据村民说,刘姓首先来到了这个村,拉着牛拱了一圈,所以村名叫圈刘村,该村刘姓居多,但也有其它姓氏比如周姓。在圈刘村我们发现了一块万历年间的刘氏家族的关帝庙的碑,部分碑文已经不清晰,我们用面粉涂抹后记录下了碑文,同时在旁边有发现了一块周氏的民国四年的墓志铭,墓志铭上记载该周氏开近代中国财政第一人,据此推断主人在民国期间地位较为显赫。我们采访到一位周姓的老人,该老人告诉我们,她的老奶奶是扬州人,他的老爷爷在运河上做买卖,贩卖熏枣。并且老人给我们讲述了制作熏枣的主要过程。周老人告诉我们该村以前庙宇较多,有土地庙,关帝庙、三观庙…我们了解到他们周氏与运河的联系还是很密切的。
下午,我们首先来到了朱湾村,村中朱姓来得最早地也最多,后来李姓迁入,超过朱姓成为该村的第一大姓。我们首先找到了该村的村支书,村支书给我们联系到了两位退休的老教师,老师还我们介绍以前他们刘姓祖先曾从南方运来竹子,用竹子做成猪扒子卖到周边村镇,这明显是靠运河交通发展起来的生意,体现了运河对这个村的影响。
随后我们来到了官厅村,我们了解到该村以前有官员在亭中休息,故起名曰官厅,该村70余户,不是个大村,有冯、郑等姓,我们采访到了一位冯姓老人,并且找到了一部冯氏家谱,家谱记载他们是从山东东部的府县迁过来的,他们家有祖茔但无家庙。
今天的行程虽然有点远,但收获很大,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