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考察日记(四)郑民德 2013-7-19

2013-7-19

 

中国大运河申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盛事,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而且更与北京、天津、德州、聊城、徐州、淮安等沿运城市息息相关,对于提高这些城市的影响力与辐射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文化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如何进行挖掘、搜集、整理、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获取运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基本方式之一,田野考察不但可以带给我们最直观的历史感,而且能够使学术研究获得更广泛、更直接、更具有深度的资料,从而使运河文化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延伸。

今天我们就本着上述的目的继续考察,继续去探寻那尚未被发现的运河历史,也许只有揭开层层神秘的面纱,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运河,了解那段曾经繁华与沧桑的过去。今天我们的第一站依然是昨天没有考察完毕的邢胡刘村,在村中我们遇到了86岁的刘大爷,刘大爷以前当过兵,南征北战,阅历丰富,对于村子的历史了解的非常清楚。他告诉我们,邢胡刘计有2000口人,耕地有3540亩,由邢庄、胡庄、前刘、后刘四个自然村组成,姓氏有邢、胡、刘、于、王、许、周、翟、李等九大姓,其中邢庄是明永乐年间从山东招远县邢家大庄迁来(因明初“靖难之役”聊城、德州、济南是主战场,人口大量减少,明政府只好从山西、河南、山东登莱等州移民到鲁西),曾名邢家闸(因运河曾在此有闸座,故名)、邢家楼,后简称邢庄。胡庄是明永乐年间胡流柱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徐、于两姓亦由洪洞县迁来。刘庄同样是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移民而来,曾名刘家堤口(明清时期曾在该处设立堤坝),后改称前刘、后刘,清末四村合并,为邢胡刘村。刘大爷还告诉我们,明清时期的漕船计有9999只,差一只就达到了1万,浩浩荡荡的船队从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出发,一共在运河上过72个闸口,才能将皇粮运达北京。关于村外马颊河与老运河的关系,刘大爷说,以前马颊河是一条小河,河面大约几十米,每到暴雨季节,就会泛滥成灾,给沿岸百姓造成灾难,当时运河与马颊河河堤都高于平地,马颊河从运河底下穿过(即在运河底下置涵洞,使马颊河水从涵洞泄出),民国32年(1943年)因运河底部涵洞难以容纳大水,重新将涵洞设为三眼,每眼高3米,宽3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运河两岸盐碱地严重的问题,国家与政府开挖马颊河至上百米宽,并将运河置于马颊河之下,挖深河底,增高种植用地,使盐碱地大为减少。之所以运河从位于马颊河之上到位于马颊河之下,是由于清代与民国初年运河尚能通航,每年有大量的漕船、商船、民船从运河上经过,其利用价值依然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运河淤塞严重,水源匮乏,交通意义基本丧失,所以反而位于马颊河之下了。

在村中,我们还采访了另一位85岁的刘大爷,他告诉我们,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运河爆发洪水,当时的运河大堤仅有1.5米高,难以抵御洪流,导致邢胡刘村积水深达1米,房子、庄稼、牲畜全部被冲走,百姓流离失所,很多民众只好“闯关东”,到东三省寻求活命之路,其情景十分悲惨。一位84岁姓胡的大爷也讲到,民国年间运河尚能通航,是南北交通大动脉,当时河上的船运送粮、煤、炭,船上有风帆,有桅杆,船上的人以船为家,在船上做饭,拉船的除了自家人外,还常常在运河沿岸村庄雇佣,5,6个或者7,8个人在逆水中吃力的拉着船前行。关于村民的信仰,胡大爷说以前村里有一个全神庙,里面供奉了很多神仙,全村人都会去祭拜,但土改时给拆除了,胡家以前有家谱,在文革时也被烧毁了。关于灾荒问题,胡大爷也说,37年大水冲毁了村里所有的房屋,老百姓没有吃的东西,只好用芦苇编成的筏子去采尚能露出水面高粱穗过活(高粱抗水),年轻人都去闯关东,随之而来的杂牌军火上浇油,将百姓的牲畜、粮食全部拉走,当年饿死了很多人。当我们顺着村往外走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石碾子,与其他碾子不同,这个碾子上刻有“顺治十三年”五个大字,至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了,这真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可能当初主人为了防止碾子丢失而刻,代表着一种私人物品的意味吧。

离开村子后,为了更好的了解新运河、老运河、马颊河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我们决定到邢胡刘村南1公里的地方探个究竟。走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运河的大型节制闸,因为新运河为南水北调重要河段,所以国家在此建立了诸多的水利设施。新运河窄的地方大约5米,宽的地方约15米,水面波澜不惊,两岸是碧绿的庄稼,偶尔有水鸟掠过,鱼儿也从水面跃起,河堤部分全部为石砌,多数为底部石砌,上面土质。新运河中的水并不是很大,呈直线形,其中民众搞渔业养殖,河两岸是大片的河滩地,杂草丛生。顺着新运河东行1公里,为新运河与马颊河交汇的地方,视野顿时开朗起来,马颊河真是一条大河呀,波浪壮阔,宽约百米,水面辽阔,水鸟在我们的声音中纷纷惊起,像海鸥一样飞往更远的水面,这么漂亮的景色,是我考察以来第一次见到,古人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虽然我不能称之为智者,但是我也非常喜欢这美丽的大自然,这新鲜的空气,这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只有在这种情景中,才能让人心情舒畅,让人感觉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找到了新运河与马颊河,却没有找到老运河的影子,多少有些让人沮丧,后来询问了一下路边的人才知道,老运河现在基本没有水迹,其位置也位于马颊河下面,是看不到的。流淌了数千年的大运河,曾经繁盛无比,轴橹云接,如今却沦为地下河,真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呀,历史总是不断运动的,没有永远的辉煌,也没有永远的没落,有的只是不停的前行。

离开邢胡刘,我们又赶到了张庄与贾贡庄,张贾两村共290口人,人均土地2亩,全村计600余亩土地。考证村碑,明永乐年间,贾奉元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立村,名贾寨,五世祖贾宣又从贾寨迁到贾贡,立村初为贾安贡庄,后简称贾贡庄。张姓则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名张庄。我们在该村采访了一位67岁的张大爷,他告诉我们,民国年间运河上通行船只,有人拉纤,也有用牛的,船上装载着粮食、竹子、煤炭等货物,船上有掌舵的,用沙篙撑船,沙篙上面有铁钩子,用钩子钩住桥沿过桥,船上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的,在船上生火做饭,主要是做小生意的人,靠在运河上做些小买卖养家糊口。离开张庄与贾贡庄,我们到了贾庄,该村有600口人,人均土地2亩,计1200余亩,村民主要姓贾,早年从贾寨搬迁而来。通过采访得知,贾庄运河50年代还能通航,运河上的大木船10余米长,3到4米宽,当时的运河30到40米宽,2米多深,船上主要运送粮食,拉船的人往往是3到4人(具体人数与风力大小与风向有关),62年后运河就不通船了,逐渐丧失了运输的功能。

从贾庄离开,我们又到了梅庄。该村有600余口人,人均1.6亩土地,村民主要种植庄稼,年轻人出去打工,并没有其他副业增加收入。梅庄有任、梅、李、张、刘、翟、李、吴等姓,梅姓祖先洪武年间从康庄白马湖搬迁而来立庄。据村中老人介绍,清末民初运河有40到50米宽,上面的船有10多米长,附近重要的水利设施有土桥闸与三孔桥,其中三孔桥全部用石头修成,有数百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曾经来考察过,三孔桥每孔宽7米左,桥上有闸板,为闸桥,可以用来控制水源,每当三孔桥放水的时候(桥的闸板上有大木梁,人工摇起闸板,控制收放),声音很大,二三里外都能听到,甚至连半米宽的大石头都能被大水激起,可见当时三孔桥蓄水能力之强。另一位76岁的梅大爷告诉我们,以前运河上的船拉粮食的往北,拉煤的往南,以前村中有大庙奶奶庙与关帝庙,里面供奉着泥塑的神像,村东有一小庙,但已经忘记供什么神灵,村中曾有很多碑刻,上面有文字与精美的花纹,但都在破四旧的时候毁坏了,真是让人惋惜。另据70岁的梅庄老支书梅书记讲,三孔桥段运河临临清、茌平、博平,三岸两河(运河与马颊河),为交通要道,因以前运河与马颊河都是地上河,运河河堤高于马颊河河堤,所以经常发生水旱灾害,其中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鲁西北发生大旱蝗,很多村里成了无人村,其中梅庄原有400口人,饿死了100口,人口非正常死亡率很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梅庄计有1515亩土地,因水环境恶劣,其中盐碱地就有500,占全部土地的近三分之一,有“春天白花花,夏天水汪汪”的称谓,一亩土地两茬庄稼只收100斤粮,百姓交了公粮后,只能靠返销粮存活。梅书记讲,马颊河50年一大滞,其中1913,1963,2013这100年间三次发生大水,这是因为马颊河以前200到300里内没有水闸,河宽仅有30米,所以水患异常严重。查看梅氏族谱,其祖先出过一个武举人梅凤岭,力大无穷,能将重达360斤与240斤的石锁连举20余下,真是大力士。

梅庄下一个考察地点是李庄。李庄是一个小村子,有100口人,200亩土地,村中多数民众从事粮食种植,有少数人养猪。走到村中,我们发现所有的道路都被水覆盖,甚至连主干道都有水流过,询问村人才知,这是因为贾贡的水排到李庄,李庄排水的通道被苗庄所阻,这样的现象持续了3到4年了,一直没有解决,甚至连百姓种植的大棚都被水冲走了,不知道该问题为何至今没有解决?村中85岁的李大爷介绍,李庄比梅庄立村早,传说从山西洪洞搬迁而来,80年代以前,运河上还能走船,有70到80米宽,每天往来的船只有4到5只。

接着我们考察了苗庄,苗庄解放前有900口人,现在有1200到1300口,人均土地1.5亩。82岁的苗大爷介绍,苗姓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搬来的,以前运河上有大木船,有三间屋子那么长,运输粮食与煤炭,往往拉船的有4个人,身上挎着木板,木板上有绳子,用力拉着绳子使船前进。解放前村中有三官庙与全神庙,其中全神庙是一间小屋,三官庙则有三间房子,但土改时拆除。拍苗家族谱的时候发现,苗家祖上出过武进士,这个人名叫苗龙池,系道光乙酉科武举人,咸丰壬子科武进士,殿试第二甲第四名,御前侍卫赏戴花翎,前任河南省陈州都司,例封定远将军。同时有24个太学生,13个痒生,一个文进士,真是人才辈出,名门大户。最后一个村庄是张士宏村,对于这个村名我们很好奇,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后来采访了一位大爷得知,因清代该村出过一个名叫张士宏的驿丞,为官清廉,名声很大,于是以其名命村,以前村中有拴马台,所以村子也叫马台子张。询问村中张会计得知,张士宏村有1100多口人,2000亩土地,人均不到2亩,村中有张,温,侯,孙,陆,贾,邢,崔,王等姓,祖先是从山西洪洞搬来,以前叫侯老庄,后出张姓官员,所以改成今名。

今天的考察主要以口述史资料为主,考察了7个村的人口、土地、民风民俗及与运河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发现,一些老年人的回忆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却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我们了解没有文字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郑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