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考察日记(六)郑民德2013-7-21

2013-7-21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河考察,我们也摸索出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可以尽快了解村子的历史、文化、风俗、经济状况,而且更方便跟群众交流、座谈与互动,做到真正深入群众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首先,进入一个村子,往往有在路口乘凉的老年人,他们阅历丰富,对自己的村子有深刻的了解,这时候你可以跟他们聊一下,就能很快知道村庄的历史,主要姓氏,大运河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相关情况。其次,如果开始时没有头绪,可以寻找到村里的村长、会计、老教师,他们因为常年接触土地、税收、人口、教育等状况,提供的资料比较精确与详细。最后,一些老的碑刻往往在村附近的墓地或者村头,这样可以直接去查找相关的信息或实物,能省下不少时间。当然,这只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应于每次考察,但都具有相当大的实用性。

我们今天考察的第一个村庄是尹庄。尹庄相传为明永乐年间尹姓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至此,目前全村有接近3000口人,人均土地1.3到1.4亩,计4000余亩土地,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养鸡的一户,养鸭的一户,养猪的四五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西瓜、蔬菜,村中早已没有姓尹的了,李、王两姓居多。尹庄的正北是老运河,从前河上有船运输货物,多来往于临清与聊城之间。据村里53岁的葛大爷介绍,旧社会村里有一个小庙,庙内有碑刻,但文革的时候都被破坏了。以前的老运河比较狭窄,南水北调工程借用运河河道后,重新进行了挑挖,使河面得到了扩展与加宽,同时也裁弯取直,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

离开了尹庄,我们决定赶往张庄。张庄又叫做河隈张庄,相传此村建于明朝,张姓立村,因建村在大河弯曲的地方,故名。我们在赶往张庄的路上碰到了70岁的程大爷,程大爷对待我们非常热情,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张庄的历史。他说,以前张庄有奶奶庙,有三间房子,但土改的时候被拆掉了。张庄有1000多口人,人均土地面积1亩多,村民有张、李、程诸姓,其中程家祖籍安徽翕县,当年沿着运河到临清经商,所以落籍张庄。清代,程家为皇家烧窑,并且有咸丰皇帝御赐的黄马褂,是封建政府的官家工匠。在村中,我们发现了一座天主教堂,为耶稣教会,据程大爷介绍,村中与周边村庄中有100余人信仰耶稣教,教堂是教民集资兴办的,每周日集体聚会,其他时间只是晚上聚会,白天干农活。在程大爷家,我们拍了程家家谱,并看了家中保存的临清砖,这一块临清砖比较重,有三四十斤,呈青灰色,上刻“乙酉年,临清窑王甸”八个字,不但写了该砖所造的时间,而且连窑户姓名都写的清清楚楚,可见当时清廷对临清砖窑的重视,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追责,防止不合格临清砖的出现。

我们今天采访的第三个村庄,是二十里堡,包括二十里堡东村与西村,相传此村建于明朝初年,因距县城二十华里,所以称为“二十里堡村”。其中东村人口600余人,有陈、李、刘、杜四个姓氏,全部耕地为31公顷。西村人口366人,有谷、王、马、孙四个姓氏,全村耕地29公顷。全村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跟玉米,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在村中,我们采访了54岁的宋大爷,他说宋家是从魏家湾搬到二十里堡村的,在村中有80来口,占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宋大爷说他小的时候曾经看到运河里跑船,50年代时有小火轮拉着成排的木船从运河上经过,以前河口的地方有一座老庙,里面供奉着关公,沿河村里的群众与运河船上的人都会去祭拜,但20世纪40年代晚期被拆掉。另一位83岁的李大爷说,以前经常看到运河上有人在拉纤,7,8个或者5,6个人一起拉着船前行。当时运河有100多米宽,好几米深,船上有粮食、煤炭、盐等货物,多数船都是往返于聊城与临清之间,那时候运河上很少有桥,来往于运河两岸的人们只好通过摆渡过河,是附近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民国年间,二十里堡依靠运河之利,在河边有开饭店的,有卖水果的,有卖杂货的。李大爷还讲到,以前二十里堡运河两堤之间宽近200米,里面是有大量的河滩地,中间河道只有几十米左右,每隔几年就需要不断挑挖,否则就可能淤塞,所以现在的运河河底并非以前的老河底,需要往下深挖2米才是以前的河底。以前村里有船码头,沿着运河而来的船只可以在码头停歇休息,甚至可以将货物运到村里出售,村里的老百姓也可以做些小买卖,借以补贴家用,河边本来有一座望河楼,是著名的景点,从运河上经过的文人墨客经常登楼远眺,留下大量的诗歌散文,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二十里堡村,我们在一位大爷家里同样发现了几块临清砖,大爷说以前村里有老窑,主要为皇家烧制营造北京的青砖,是明清漕船装载的重要物品之一。通过测量,大的临清砖厚11厘米,宽23厘米,长50厘米,重约25斤,上面刻有窑户烧造的相关信息。小的厚10厘米,宽18厘米,长41厘米,上刻“匠人鲁九保造”等字。明清两朝之所以在临清大量设置窑厂,是与该地的地理、交通地位分不开的。一方面临清的土质特别适合烧制质地坚硬的青砖,另一方面临清位于交通要道,可以将青砖直接装上漕船,顺利运往京师,非常的快捷与方便。

我们第四个踏访的村子是黄官屯,据传明代黄姓在东昌府为官,其家居于此,后此地形成村落,命名“黄官屯”。该村地处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小运河流经该村。全村人口为600余户,总人口2800余人,人均土地1.2亩,主要为黄、王两姓,其中黄姓占全村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村中百姓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同时养蛋鸡的有3户,养猪的有10几户。据85岁的黄大爷介绍,以前村附近的老运河上有船,多数都是大船,运送粮,油,煤等物品,旧社会村里有大庙,为关帝庙,有三间房子,庙前有两个大石马,三个大皋。黄大爷还说,黄姓不是从山西洪洞迁移过来的,而是从山东诸城搬迁而来,最近一次续家谱是2006年。

拍完黄官屯黄姓家谱后,我们又去往刁庄,在行进途中,我们看到一个叫鹁鸽李庄的村子,感到很奇怪,看到村碑的解释后,方释疑。原来该村李姓祖先善于养鸽子,每当放飞的时候,便满天白鸽,所以得此村名。到了刁庄后,我们采访了75岁的高大爷,高大爷说,刁庄有1300口人,2000多亩地,百姓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鲜有种植经济作物的。其中有赵、孙、王、刁、高等姓,高家只有一家,是70年前从外地迁徙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前,在刁庄西半里地有古庙,但大炼钢铁的时候被毁掉了,其中庙里的石碑也被炼了石灰。另一位51岁的赵大爷介绍,赵家是从山西洪洞县搬迁到刁庄的,时间为清中期,已经传了13代,赵家人口为400口,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村北另有后赵一村,可能为明代搬迁到临清,时间早于刁庄赵姓。他说,50年前运河还能通船,主河道有10多米宽,两堤之间大约100米,中间还有大量河滩地。近几年村民在挖河的时候,还曾挖出来铜钱、瓷片等物。

离开刁庄,听说陈庄有明代将军的墓碑,于是我们想利用最后的时间去看看具体的情况,但到了村里后,村民说墓碑早已被拉到临清博物馆了,已经无法在村中看到了。听到后,我们都感到很惋惜,因为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沿线的家谱、碑刻多为清代所修,其中清中后期占绝大多数,而明代的数量就少的多,因为时间越久,经历岁月的风霜就越多,就越难以保存,真是时间不等人呀。

今天我们考察了尹庄、张庄、二十里堡、黄官屯、刁庄、陈庄等6个村子,拍了4部家谱,收获没有昨天大,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碑刻。我感觉,今天考察的几个村子都是人口超过1000人的大村,有的甚至达到了3000人,村里的经济状况比较好,古代的东西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所以就很难见到古物了,这可能就是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吧。有时候单纯的发展经济,却毁灭了古代的文化,使我们再也寻找不到祖先的足迹,真是让人感到惆怅的事情。(郑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