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德州运河考察的第三天,2013年的11月13日,不知不觉已经两天过去了,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呀,曾经的光阴都已定格在了访谈、拍摄家谱、寻找碑刻中,虽然忙碌,却很充实,对运河沿线的人文、地理、民俗、文化进行搜集与整理,不但对于学院的科研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挽救与保存某些即将绝迹的运河文化,意义更是重大。
我们今天考察的第一个村庄是占官屯,该村有1800口人,有卢、杨、张、高尹等姓,65岁的卢大爷说,占官屯离运河较近,以前有大的木帆船在运河上运货,村中很多百姓依靠运河做一些小买卖,民国年间村里有菩萨庙与关帝庙两座庙宇,但后来均毁。离开占官屯,我们到了梁小屯。梁小屯目前有500余口人,最早的梁姓是永乐年间从山东即墨搬迁而来,当时是为了填补元末战争与“靖难之役”时对鲁西人口的破坏,这与史料中记载,山东鲁西人口明初主要来自于山西洪洞与山东东部的登州、莱州二府是相符的。72岁的梁大爷说,梁小屯有梁、朱、岳、许、徐、矫等姓,梁姓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生,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梁小屯属于甲马营乡,今天正好是甲马营集,所以村里的老百姓多数都去赶集了,甲马营是一个大集,有着悠久的历史,每逢一、六逢集,每月有六个集。
说起甲马营,梁大爷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甲马营原名下马营,因为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率兵巡视此地,下马驻足,所以有了下马营的名字,后来明清时期漕运兴盛,下马营成了比较重要的漕运码头与渡口,可能驻有巡守的河兵与军队,所以名字变为甲马营,明弘治南京户部尚书李廷相曾在《过甲马营有感》中写道:“甲马营中秋气高,赵家南渡火光销。桓曹只解窥神器,天子元来自有谣”,该诗虽为以景记史,但也说明明代中期即有甲马营这一称谓。正是因为靠近甲马营这样一个繁华的地方,明清时期的梁小屯老百姓经常做一些小买卖,其中做馒头是该村的一大特色,号称“馒头村”,将馒头挑到甲马营集与运河边上出售,以博取微利,另外村中的神灵崇拜在明清也比较丰富,有三官庙、大庙、土地庙等不少庙宇,其中三官庙供奉“天、地、水”三官,大庙前有土地庙,大庙后来变成了学校,文革时“破四旧”拆除。梁小屯段运河停船的时间是1963年,即发生大洪水的哪一年,在此之前,运河上航船不断,冒着黑烟的小火轮经常拉着一排排的木船往返于临清与德州之间,没有火轮的民国年间,则需要人工拉纤,梁小屯村那时候就有十多位纤夫,一定数量的搬货工,将本村特产西瓜、大白菜、萝卜等货物运到天津去,然后再拉回来一些日用品与杂货。以前村子外的土地百分之九十都是盐碱地,因为雨水过大,鲁西北土壤不易渗透,时间长了成为了盐碱,后经过水利改造,方减少了盐碱地的比例。上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期,武城运河污染较为严重,大量造纸厂、水泥厂将废水,废物排入运河,使昔日鱼虾遍布,水鸟飞翔,船只游走的大运河变成了又脏,又臭的垃圾沟,我们在德城区哨马营村外的运河看到,尽管国家申遗办置了很多运河申遗纪念桩,但是运河的水就跟烂泥沟的水一样,发出刺鼻的味道,真的是需要治理的时候了。
下一个村庄为七机营,该村也是1963年洪水从老运河大堤上搬迁下来的,目前全村有接近2000口人,有刘、陈、张、王等姓。74岁的刘大爷告诉我们,民国年间,七机营运河上的船只北可以到达天津,河北馆陶,南可以抵临清,河南安阳卫河一线,船只主要运载粮食与煤炭,最多的可以装在十多万斤,运载量非常之大。接下来我们到了后曹店,这个村有张、王、李、赵、穴等姓,是一个杂姓村,76岁的穴大爷告诉我们,后曹民国年间有三官庙与真武庙,其中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真武庙祭祀玄武大帝,其中水官与玄武都为水神,这与当年运河上船只航行,村中的百姓希望航运平安,农业丰收是有很大关系的。离开后曹店,我们到了西堤口,西堤口从前叫做大堤口,1963年从运河大堤内搬迁到今址,村民有600余口,有张、冯、崔等姓,民国年间村中有娘娘庙、土地庙、关帝庙、城隍庙、和尚庙等,其中和尚庙规模较大,占地好几十亩,有山门与大殿,并有大铁钟,声闻数十里,是远近的古刹。西堤口的村名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最初叫陆堤口,后叫大堤口,最后叫西堤口,以便与小堤口相区别。63岁的刘大爷告诉我,以前村中有很多拉纤的,唱着船工号子,拉着船前行,船上主要是武城的土特产西瓜与白菜,运往天津。74岁的管大爷则说,民国年间老百姓主要是开园子种菜以及蒸馒头,买给运河上跑船的与纤夫,有时候,还经常将剩余的粮食、水果运到郑口镇、德州、甲马营出售,以补贴日常的生活。以前当地百姓生活困难,加上水患横行,所以逃难的人口很多,其中民国年间因为大旱,西堤口很多百姓逃亡徐州避难,结果染上瘟疫,客死他乡,真是异常悲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对卫运河的水道治理,特别是1964年重新修整了村外的大堤,对运河河道进行了展宽与疏浚,百姓的生活才逐渐好了起来。接着我们到了小堤口,希望找到管大爷说到的举人坟,这是清代小堤口出的一个文化人,但是当我们到村里的时候,村人介绍坟墓早已荡然无存,找不到一丝痕迹,在一家门口,看到有两块老碑,但文字早已被凿去,真是非常遗憾。小堤口有600余口人,有吴、孙、安等姓,最早的居民是光绪年间从河北搬迁而来的,以前村里有姑子庙,但是很小,后平毁。
接下来我们到了西郑庄,看到与自己的姓氏相同的村庄,内心感到有些亲切,是不是这一个村的郑姓跟自己的宗族有些渊源呢。通过采访得知,西郑庄前几年有2000余口人,后来去了德州四五百口,去城市里寻求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所以村里目前以中老年人与儿童居多。77岁的吴大爷告诉我们,西郑庄有丁、孙、王、郑、班、李、侯、吴、许、薛、刘等十余个姓氏。民国年间,村外的老运河非常宽阔,河面有200余米宽,堤与堤之间宽达数里,水深十余米,吴大爷年轻的时候曾经拉过纤,拉纤的有3,4人,12人,20人等不同的组,根据船只载重量人数各不相同,主要航行区域在德州、临清、天津三地,即南运河一线,以前村里庙宇比较多,有小庙、关爷庙、姑子庙,还有一座大庙,里面供奉了很多的泥胎神灵,每逢节日,全村老百姓都会去里面祭拜,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西郑庄外,有一座分洪闸,规模比较大,闸上有一碑,上写“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听村里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水利部长傅作义曾经来这里考察过。过了闸,汽车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到了第十屯,听76岁的胡大爷介绍,因沿运河有头屯、第二屯、第三屯,一直到第十屯,唯没有第六屯,所以第十屯是最后一个屯,该村有1700口人,有黄、滕等九个姓氏,村庄也是从老运河堤内搬迁而来的,原因是1972年对运河进行裁弯取直,加固堤防,所以村民搬迁。胡大爷说,以前村里有九圣堂、观音庙、关帝庙、白衣菩萨庙等庙宇,后拆毁。
离开第十屯,我们经过长时期的行驶赶到了四女寺。四女寺在明清时期就是运河上一处重要的水利枢纽,目前我们看到的四女寺水利枢纽规模宏大,兼分洪、灌溉、排涝的功能,由南北进洪闸、节制闸、船闸组成,号称“北方都江堰”。目前四女寺正在建设运河旅游古镇,而且规模非常庞大,有大量的复建的古建筑,各种庙宇,相关的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德州打算将四女寺打造成与江苏窑湾、皂河、邵伯、河下这样类似的旅游古镇,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四女寺多数古代的东西都已经毁掉,几乎一点遗迹都没有了,建设中的都是新的,没有历史底蕴,这是存在的一个问题。虽然四女寺号称千年古镇,明清时期也是运河上的重要码头与商贸枢纽,并且有众多的管理盐务、漕粮、水道的衙门在镇上,有“恩县衙门在寺上”的称呼,但是缺少实物的佐证,也是一项比较大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