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运河沿岸考察日志

 德州市运河沿岸考察日志

 

  周艳 

 

大运河的开凿运输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运河边上的村落来说,他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2013年11月11日至14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在德州运河沿岸的村落开展了社会调查。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运河之滨。德州之“德”,乃德水之“德”。德水,古黄河别名。德州因处于德水之畔而得名。远古黄河、鬲津河、马颊河、胡苏河、钩盘河、徒骇河等东西横穿德州,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曰:“(德州)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

明初开始,运河漕运日益兴旺发达,因河而兴的德州便成为朝廷重要的仓储基地,德州不仅是运河漕运的必经之地,更是通过南方九省的陆路咽喉,“川陆则悉会于德州”。

为期3天半的调查我们沿着运河堤岸走访了夏津县、武城县以及德州市区村落,感想良多:

1、从村落聚集形态来说,考察村落都为典型的沿河而居的形态。即运河边即田地,便于就近取水灌溉,虽现在因运河干涸或污染等原因,大多数村落已不在使用运河水灌溉,但这种格局依旧沿袭了下来。一条长长的堤坝将村庄与田地分隔开来,保护着村庄。从村庄的聚落形态来说,这是农耕型的村落。也因此可以看出,所考察村落的商业经济并不繁荣。

2、走访的村庄多为搬迁村,如,白马湖镇师堤村、珠西村、蒋圈村、饮马庄、七机营、大堤口、第十屯村等等。它们多因运河发大水或修筑堤坝裁弯取直的需要从原来的家园搬迁至此,如,师堤村、蒋圈村等因1958年运河发大水而搬迁,七机营、大堤口等村为避1963的大水而搬迁,而珠西村、第十屯村虽不是直接因避水而搬迁,但也是因为治河,修筑大堤的需要而离开原村,到新的土地上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除进行堤防岁修外,在1958年和1972年进行了两次治理工程,如杨西庄因1958年治河,裁弯取直从河滩地变成了离河岸有很大一段距离,第十屯村因1972年治理工程,从大堤里搬迁了出来。在此期间,村落的划分也出现了变化。如大堤口村,63年发大水,村子从堤口迁出来后分为东西堤口。其他的一些村落虽未搬迁,但也或多或少的受的河水的侵扰。但在这其中有一个例外——饮马庄,说这个村例外是因为它搬迁的原因不是为避水或修堤,而是因为受到了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的波及,说到搬迁这一点,在所考察村落中,村中现在还保存有古碑刻、庙宇或古建筑的地方并不多,即便有,也以晚清时期的居多,这里固然有长时间历史的湮灭,文革时期的破坏,我认为村庄因避河搬迁也是其中一点原因。

3、因运河农业的发展变化:在走访的村庄中有盐碱地严重的村庄,也有“好地”,据徐庄的一位大姐说,徐庄以东土地的盐碱化特别严重。在调查的村庄中有盐碱地的村庄有:师堤村、哨马营村等这些村庄的主要农作物是棉花,而土地比较好的村庄刑庄、徐庄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但在晚清民国,运河还通航时,这些运河沿岸的村庄因运河运输之便利,主要种西瓜、蔬菜等运输至天津或在运河沿岸叫卖,也有在运河上拉纤、摆渡讨生活的,做一些酒、布匹、等小买卖的。如蒋圈村据当地老人讲原有在运河上摆渡的,做布匹、醋、酒等小买卖,大堤口村、第十屯村就种西瓜到德州等地销售。梁小屯村就曾因30、40年代村中大多蒸馒头而被称为馒头村。许多村庄的老人都有拉纤的经历,在祝官屯村遇到一位名叫张国兴的92岁老大爷还记得当时运河船上的摇橹号。但现在,隋着运河的衰落,曾经的景象已无迹可寻。

4、现在运河人口的流动:在走访的村落中,经济落后,非常贫穷,许多村中人口流失,像西郑庄村许多人都搬去了德州市区,例如,在调查过程中,北厂街的老人们就谈到近年来许多人都搬迁过来。

5、在调查的村落中,许多村落都是移民村。元明之际的历年混战、靖难之役的德州战役,使德州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数量锐减。德州城内一时间皆为军户,几无民户。为发展德州经济,明初从洪洞移民以恢复生产发展,人口规模达到了一定数量。在走访中,许多村名都认为其祖先来自洪洞县,还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来自即墨县,例如,梁小屯村的梁大爷就讲其祖先来自即墨县。

6、关于一点疑问:在走访的村庄中,可以看到一些老房子有着独特的圆弧顶构造,数量少而且已经没有人居住了,看到这种构造,我想起了江南地区房屋坡很陡,是因为雨水较多,利于雨水的排泄,新疆地区房屋是平顶,是为了日光充足,因此,我看了一些资料,有人谈到山东地区房屋的圆弧形结构时认为是为了晾晒农作物,但有个疑问,晾晒农作物用平顶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修成圆弧形呢?

7、几个村庄:  武城县四女寺村是我们这次考察的一个重点区域,它位于德州市德城区与河北省故城县交界处的大运河南岸,四女寺在历史上居水陆交通要冲,依仗京杭大运河码头和“九达天衢”官道,这里修建了著名的四女寺水利工程枢纽,它是大运河山东段17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四女寺枢纽位于山东德州市德城区、武城县和河北故城县两省三县(市)交界处、武城县四女寺村东北,是卫运河的末端,漳卫新河与南运河的始端。明、清两代为分减运河洪水,曾在四女寺兴建减水闸或滚水坝。1957年,在原四女寺滚水坝基址上建成的,包括南进洪闸、北进洪闸、节制闸、四女寺船闸等水利工程,是漳卫南运河上一座具有防洪、除涝、航运、灌溉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四女寺枢纽自1958年建成通航至1973年断流停运,过闸船只共计10.7万艘,运送物资达902万吨,是当时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水路枢纽。

    关于村名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西汉景帝时,此地(安乐镇)有一乐善好施的傅氏夫妇,年届五十,膝下只生四女,皆姿色出众,聪慧过人。因父母无男儿,四姊妹为侍奉双亲,改着男装,矢志不嫁,共祝二老长寿,同时为表心愿,各植一槐,对天盟誓:“槐枯则嫁,槐茂则留”。为争养双亲,四姊妹各暗中用热水浇她人之槐,以期烫死,免得贻误其他姊妹青春。殊不知,热水浇槐槐俞繁茂,结果四女同室侍亲,朝夕焚修,日夜诵经,卷不释手,以祝父母长寿,遂修道成仙,举家超升。人去迹存,四棵槐树依然亭亭玉立,于是世人遂改安乐镇为四女树,后人为纪念四女,使其德世代相传,便为其建祠塑像、树碑立传,后又将四女树更名为四女寺,一直沿传至今。四女祠据说因1958年治河而被拆。四女寺是一个历史名镇,这里曾有清真寺、佛光寺等十几座寺庙,但现在除了清真寺,其他已荡然无存,现在四女寺正在建设以孝道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复兴佛光寺等建筑群。

    在祝官屯村我们听到了一个有趣的传说,即姑嫂坟(也有当地人称为姑子坟),据当地人讲许多商人来此许愿,祈求商运亨通,关于姑嫂坟的传说,我找到的资料中有这个故事:   “明万历年间,武城县隶属东昌府。该县祝官屯青年陈立河迎娶了本村姑娘孙淑姬,与老母和小妹媛媛一家四人男耕女织俭朴度日。新婚近半年,陈立河被抓丁带走,淑姬白日耕作夜晚纺绩,全家人跂望立河归来。转眼几载,小妹长大,老母华发满头。后传噩讯:立河战死沙场或失踪,总之一去无回。征人无处觅,醒时泪湿巾,全家悲痛欲绝。老母思儿成疾,招儿媳商议,让媳趁年轻改嫁他家,莫为关照老少娘俩误终生。淑姬含泪告婆母:立河不归也定将老人伺候至百年之后,一生再不嫁人。并劝小妹早日了却终身大事。小妹倍感嫂子疼爱,说:“嫂不嫁,我也终生不嫁,陪嫂一生!”娘三人相拥而泣,不久,老母病重下世,姑嫂生活愈加悲凉,时受刁民调戏。嫂再劝妹出嫁以防不测,小妹执意不从,说:“妹若出嫁,嫂孤身一人更难度日,小妹死也与嫂在一起!”清贫姑嫂相依为命,人生之路上举步为艰。一黑风高之夜,一歹徒悄入陈家,欲行欺辱,遭淑姬竭力反抗。搏斗中,性情刚烈的淑姬伤了歹徒,恶徒恼怒刀砍姬颈、姬倒卧不动。搏斗中惊醒媛媛,遂高声惊呼,恶徒仓惶而逃。媛抱嫂尸痛不欲生,念嫂养育之恩,顾孤女难生,毅然持剪刀刺入已胸。两刚烈良女为保贞操,不受欺辱含恨离世。邻居亲友置两陋棺,含悲将二人合葬一墓。

      武城高县令乘轿由卫运河西岸返城,至祝官屯西,突遇强劲旋风,旋得众衙役眼不能睁,足欲离地,小轿摇晃,风久不离去。县令衙役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高县令暗想:“俗说旋风是冤魂,今日是否冤魂拦轿告状?他默许:今平安回城,来日定来查明案情,为民伸冤……”狂风将衙役所携铁索枷锁旋入空中,哗哗作响飞往河东岸。县令命衙役追到取回。许久衙役回禀,枷锁落于祝官屯西北一小坟头上。坟中为数月前两名被害民女。县令长吁:原来如此。决定追查元凶,为民伸冤。

  高县令差人几经查访,毫无音讯。他茶饭不香,夜不能寝,绞尽脑汁,决定开棺验尸,寻找案件蛛丝马迹。开馆后但见淑姬美貌健壮,尸体如生前,柳眉倒立,怒目圆睁,真可谓抱恨终天死不瞑目。反复堪验,从尸口中取出一血物,洗净细辨,为他人舌尖。县令如获至宝,疑凶犯断舌,已有死证,纵逃天涯也须捉拿归案。

  斗转星移,一晃月余案无进展。高县令焦虑不安,亲自微服查询。一日至该村东北野外北大寺,欲讨水喝。见几个悠闲和尚顿生疑心,俗话说:“十个僧人九个花”。是否僧人作案?经明察暗访,发现一和尚言语不清却身强力壮遂带县至衙,几经过堂考审,如实招供:一日化缘至陈家,见姬姿色超众,遂起歹心调戏,被逐出门,贼心不死,夜入其宅,欲行奸淫,遭反抗被断舌,遂杀人而逃。

高县令判处斩立决,呈报东昌府核准。并为勤劳善良的二女立一大碑,亲书“百代流芳”四字,以慰冤魂。文革时碑毁。当地百姓至今仍敬佩怀念二烈女,暗为其立碑颂德,今立有碑三十二尊。”这个故事有着许多神话色彩,与在村中我们采访的张国兴大爷为我们讲述的故事略有不同:老人讲是当时嫂子嫁过来不久,男人死去,嫂子立志不再嫁,小姑子也未嫁,两人相依为命,后嫂子亡,小姑子葬嫂子,小姑子死后,村民将她和其嫂合葬。因此,称为姑嫂坟。但它后来成为商人许愿之处,还有一个传说:当时有一去河北营做买卖的,一天路过解手,结果一墓碑折了,他一看,即为姑嫂坟的墓碑,他许愿说,如果发达,必定回来重修墓碑,结果他成功后,并没有实现其诺言,一日,梦到两位仙姑要求他实行诺言,因此回到祝官屯村重修墓碑,姑嫂坟的灵验也流传开来,渐渐有许多商人来此许愿。

在徐庄村我们也听到了一个传说:徐庄村东有一潘氏夫妇的老坟头,它上长出了一株龙柏,虽当时高不及八尺,而树影却有几里路长,常常越过大堤直达河心,游游晃晃,影映中流。某年,一南方蛮子经过此地,船行河中忽见一树影深潜水中。他忙叫停船,顺影寻出堤外,见到了这株龙柏。南方蛮子眼睛毒哇,一眼便看出这是一条龙,正在欲升未升之际,每日影潜河中汲水,摄取灵气,以做飞腾之蓄。此龙升腾之日,运河岸边就会有真龙天子出世。出于嫉妒,南蛮子就下了毒手,把龙柏的树头给掐了去,断了龙兴之望,也带走了运河岸边那绝好的风水。被掐去树头的龙柏倒没有停止它的生长。现在,它依然矗立在那。

  哨马营村也是我们重点考察的一个村,因为这里有减河碑,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找到,这是这次考察的一大遗憾。哨马营村除了在运河防洪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德州的军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洪武三十年(1397),运河裁弯取直,并在所截河湾东岸筑卫城,城内专门储存山东、河南等地的漕粮,是南北大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明建文元年(1399),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明朝在此地以营为单位驻扎军队,城内居民皆为军户。都督韩观在德州城北建筑了哨马营、驸马营、边北营、哨马囤等,也即历史上著名十二连营,它让德州变成地地道道的军事性城市。明初开始,运河漕运日益兴旺发达,因河而兴的德州便成为朝廷重要的仓储基地,大批的军粮和官方物资被储藏在运河东岸一带的仓库里。“靖难之战”发生后,为了保护这些重要的粮食和物资,需要众多军队把守,“十二连城”就是这些护仓军队和准备抗击燕军的“南军”将士屯兵驻防的地方。因为这些城实际上都是兵营,所以当地百姓也把“十二连城”叫做“十二连营”。 据史料记载和后来有关部门的考证,明德州“十二连城(营)”遗迹,南起北营、张庄,北至哨马营,西倚运河,东至长庄王家道口,南北长约 10里,东西宽约 5 里。从南至北依次为:鲍家营、夏家营、王家营、大营(何家营)、肖家营、中营(顾家营)、北大营(瞿家营)、薄荷营(白贺营)、连营(钱家营)、陈家营、半边营(边家营)、哨马营。全部城墙都是由夯土筑就,多成正方形,少有长方形,大多为四门,城墙上多有“马面”图案;城墙四周脚下均挖有城防壕沟。其中边家营只有东西两墙,而无南北城墙,城中由南北向一条大道贯通,因此又被称为“半边营”。

    2013年11月1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苏禄国东王在中国的后裔所组成的村落——北营村。他的后裔温安两姓已繁衍至193人,他们围墓而居,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这这里,我们参观了苏禄国东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