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老师参加第三届城市历史比较论坛

10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主办,北京古都学会、北京社科联协办的“区域发展与地缘关系——第三届城市历史比较论坛”在北京花园饭店举行,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社科院、安徽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学者参会。

我院郑民德、周嘉、胡梦飞三位老师参会并提交论文。郑民德副教授提交的论文题目是《河北运河文化研究—以明清吴桥县为对象的历史考察》,论文以明清运河城市吴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河政管理、河工建设、商业与城镇发展、庙会与集市贸易、运河对区域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深刻探讨了运河对沿线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揭示了在中国古代社会,交通在社会发展与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周嘉老师的论文题目是《圣迹与霞光:运河名城临清泰山奶奶崇拜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该文从田野考察出发,以临清泰山奶奶崇拜为视角,探讨了明代以来临清碧霞元君信仰的发展历程、信仰实践、仪式组织和历史记忆,对奶奶庙重建与再造背后的社会关系亦做了分析。胡梦飞老师的论文题目是《由地方到国家:清代邯郸圣井岗龙神庙的历史考察》,以河北省邯郸市圣井岗龙神庙为视角,通过对其地方化和正统化历程的论述,在阐释地方社会对神灵信仰作用及影响的同时,探讨了地方社会与清代国家的文化认同关系。(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