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华侨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在厦门召开。本届集刊年会以“学术集刊与中国学术国际化”为主题,来自全国地方社科院、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二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助力中国集刊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次集刊年会评选出《城市史研究》《海洋史研究》等15种学术集刊为“2017年度优秀学术集刊奖”;《都市社会工作研究》和《戏曲与俗文学研究》为“2017年度优秀学术新刊”。随后,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郑力人就《中国研究与北美图书馆学术刊物经费的分配》、《清华大学学报》主编仲伟民就《学术集刊是打破中国学术期刊不合理格局的利剑》、南京大学CSSCI中心主任王文军就《学术集刊SPQ测评指标体系》分别开展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华侨华人文献学刊》主编张禹东、《风险灾害危机研究》执行主编张海波、《清华社会学评论》副主编严飞分享了集刊编撰经验。
我院胡克诚老师代表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运河学研究》集刊编辑部参加了本次集刊年会,并在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同“人文历史组”的各编辑部专家进行了交流研讨。胡克诚介绍了研究院的建院历史以及为编辑《运河学研究》集刊所做的前期准备,指出:《运河学研究》集刊虽然非常“年轻”,编辑部也缺乏办刊经验,但我院具备办好大运河研究主题专业集刊的一些重要条件和基础:首先,作为山东省重点社科基地和省教育厅“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建院五年来,先后承担运河研究主题的国家级课题11项(含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项)、省部级课题15项、横向课题5项,是目前国内运河研究领域科研立项最多和最为集中的科研团队,可以为集刊的编辑、供稿提供强大的“内部”支持;其次,近五年来,研究院共计主办运河主题研讨会7次,每周固定举办“运河学研究学术沙龙”一次,邀请校内外运河研究专家交流最新研究心得,目前累计超过百场,同国内外大部分运河研究专家、学者建立起密切联系,可以为集刊稿源寻找充足的作者群体;再次,研究院先后聘请复旦大学邹逸麟教授、北京大学李孝聪教授、赵世瑜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赵毅教授、中山大学吴滔教授、浙江大学孙竞昊教授等国内运河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为兼职教授,可以为集刊编辑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指导;最后,响应本次集刊年会的主题——“学术集刊与中国学术国际化”,强调《运河学研究》将积极探寻“国际化”路线,严格遵守国际期刊的编辑规范,除定期向日韩欧美学者约稿运河研究最新成果外,还将尽力争取国外学者授权、将其已发表的运河研究外文经典论文翻译成中文,供国内学者学习参考。总之,研究院、编辑部力争在五年之内,使《运河学研究》集刊成为国内外运河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专业发布平台,为尽快进入CSSCI集刊目录,获得“优秀集刊”奖认可奠定坚实的基础。(胡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