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大事记(2016年)

2016年

1月5日,重庆市2015年(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公布,全市共评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1篇,我院裴一璞老师的博士毕业论文《资源博弈与群体互动:宋元时期四川盐业地理与区域社会研究》(西南大学历史地理专业,2014年)顺利入选。

1月15日下午2:30分,我院全体老师在314会议室召开年终总结会议,会议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李泉院长、丁延峰副院长及全体老师参加。

1月21日下午,我院在314会议室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本次民主会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李泉院长、丁延峰副院长及全院青年老师参加。

2月28日,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第八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上,由我院李泉、吴欣两位教授主讲的《古往今来话运河》,被评为精品课程。

2月28日下午三点,在学院314会议室,我院召开了新学期工作布置会议,会议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李泉院长及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3月11日下午两点半,日本京都大学山本孝子博士在我院314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日本的学术训练—以书仪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支持,研究院老师及研究生20余人参加。

3月16日上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学院与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运河研究》主编李金陵达成合作协议,由研究院部分老师负责《山东运河大观》文化丛书的编纂工作。在讨论会上,研究院院长李泉、常务副院长吴欣及全院青年老师分别就《山东运河大观》的编纂、修改、出版事务与李金陵副主任、《运河研究》执行编辑何子芳进行了商讨。

3月18日下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一行20余人来我院参观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我院王云教授、郑民德老师陪同。

3月25日下午,我院吴欣教授在学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奶奶庙:鲁西女神信仰的世变与势变》的学术沙龙,李泉院长、王云教授及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其他学院老师与研究生参加。

3月31日下午,我院胡克诚、郑民德、胡梦飞三位老师到历史文化学院105教室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论坛由历史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增洪教授主持,研究生20余人参加。

4月1日下午2:30,在314会议室,我院全体老师针对临清运河文化进行了专题交流。

4月1日下午,菏泽学院院长王焕良一行数人在我校党委副书记王强的陪同下来我院参观交流。

4月8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胡其柱副教授做客我院本期学术沙龙,题目为《中国古代思想语境中的“自由”语词》。沙龙由我院院长李泉教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运河学研究院的老师与研究生近30人参加。

4月14日上午9:30—11:00,我院吴欣教授为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运河区域民间文献搜集整理与利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李巨澜教授主持,学院系主任张文华,教学秘书朱继光,副教授李德楠及漕运文化研究中心老师、学生近60余人参加。

4月21日上午,在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特聘院长宣兆琦、院长王书敬的率领下,稷下研究院一行六人来我院参观座谈,我院院长李泉,副院长吴欣、丁延峰,教师胡克诚、郑民德参与座谈并陪同来宾参观了一楼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

4月27日下午,河北省石油学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政工师李文强参观我院一楼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郑民德老师予以陪同与讲解。

4月28日下午,我院在314会议室召开新一期的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由裴一璞老师主讲,题目为《流动的食盐:明清时期小清河盐运与流域社会研究》。沙龙由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我院全体教师及音乐学院老师、部分研究生参加。

4月29日上午,行者无畏.走运2016运河考察组来到聊城,与我院老师进行了交流与座谈。

5月6日,在我院李泉院长、吴欣副院长的带领下,我院与其他学院、部门老师共11人前往临清考察运河民俗文化。

5月13日上午,在运河学研究院会议室,我院敦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邹逸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孝聪;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毅三位先生为我校兼职教授,学校副校长王昭风颁发聘书,运河学研究院院长李泉主持聘任仪式。

5月13—14日,我院顺利召开山东社科论坛.运河学论坛。本次论坛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的目的旨在通过不同高校、单位之间的交流,为中国运河学的发展建言献策,以促进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的发展及运河学体系的建立。

5月21日,第一届鲁商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商业史学会举办,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共有来自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中国商报》的领导、专家、媒体20余人参加,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师郑民德参加会议。

5月19-23日,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共同举办的“明清河道工程与漕运制度”学术研讨会在淮安召开,计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聊城大学、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淮阴师范学院等高校以及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我院李泉院长、首席专家王云教授参会并发言。

5月27日下午,我院胡克诚老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作了题为《庙堂与河工:嘉靖七年运河之议发微》的学术沙龙。沙龙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院长李泉教授、副院长丁延峰教授及研究院全体教师参加。

6月3日下午,本期学术沙龙在研究院314会议室召开,我院全体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本次沙龙由陈丹阳、吕德廷两位老师主讲,题目分别是《运河两岸是故乡—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的文化地理学分析》与《风水与万历后期临清社会的重建》,两位老师各自从文化地理学、文化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6月12日下午,聊城市委办公室蒋召国老师做客我院学术沙龙。蒋老师主要从聊城市的概况、近期的工作、大运河的保护工作三个方面对聊城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论述。在座老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观点,并与蒋老师进行了交流与互动。

6月15日下午,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广新局、聊城市旅游局组织的“风从运河来”全国网络媒体聊城行活动一行数十人来研究院参观座谈。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围绕“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充分挖掘聊城市深厚的运河文化内涵,进一步彰显运河保护利用,提升聊城市品牌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为运河文化旅游产业隆起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月1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的《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名单上,聊城大学今年共获立项8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1项。其中我校运河学研究院吴欣教授获重点项目立项(资助金额35万元),郑民德老师获青年项目立项(资助金额20万元)。

6月17日下午,我院周嘉、王玉朋两位老师做客本期学术沙龙,其中周嘉老师本次沙龙的题目为《制度的发明——碑刻资料所见商业实践》,王玉朋老师的题目为《清代河工效力制度研究》。沙龙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研究院全体教师及其他学院老师、研究生近20人参加。

6月24日下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召开新一期学术沙龙,沙龙由刘玉梅、朱年志两位老师主讲,其中刘玉梅老师的沙龙题目为《论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三大体系》,朱年志老师的题目为《大河安澜:张居正主政时期的运河治理》,研究院全体老师及其他学院老师、研究生近20人参加。

7月2日下午,枣庄学院校长曹胜强,副校长明清河、李目海一行十余人来我院参观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我院李泉院长,孙元国、郑民德老师陪同。

7月11日上午,我院朱年志、胡克诚、刘玉梅、郑民德、王玉朋、裴一璞、胡梦飞、吕德廷等8位老师前往莘县,对莘县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建筑进行了全面考察。

7月12日,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与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共同编著的“地名.运河”系列丛书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共5部,其中数部由运河学研究院专家、学者编著。丛书以大运河为对象,首次通过文化地理学的方法,对大运河两岸地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7月13日上午,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继民、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康香阁、邯郸学院地方研究院副院长冯小红、邯郸学院教师刘广瑞等6位老师前来我院交流座谈,我院院长李泉、常务副院长吴欣、副院长丁延峰及胡克诚、郑民德老师陪同参观与座谈。

7月14日上午,我院召开2016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会议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主持,院长李泉、首席专家王云、副院长丁延峰及全体青年教师参加。

7月21日下午,《聊城晚报》总编助理孙文华、记者赵宗锋来我院交流座谈,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郑民德、陈丹阳、吕德廷老师参加座谈。

7月22日上午,聊城电视台白炳生主任、安保彬老师来我院交流座谈。我院院长李泉、常务副院长吴欣,郑民德、吕德廷参与座谈。

8月8日至9日,第二届山东运河论坛在枣庄滕州举行,本次论坛由民进山东省委、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滕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承办,计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研究院朱年志、郑民德、裴一璞老师参加论坛并发言。

8月17—19日,运河学研究院一行13人,对济宁任城区、汶上县,泰安东平县的相关运河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搜集到大量的碑刻、家谱、音像、图片资料,从而为研究院的研究拓展了范围,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8月28日下午,研究院在314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工作布置会议,会议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欣主持,李泉院长及全院教师参加。

9月2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发展研究院一行3人在我校人文社科处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我院座谈交流,我院李泉院长、吴欣副院长,郑民德老师出席座谈会。

9月2日下午,我院全体教师在314会议室召开济宁、东平运河考察交流会,会议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李泉院长、丁延峰副院长出席会议。

9月9日下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我院召开新学期的第一次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胡梦飞博士主讲,题目为《南神北上:明清时期运河区域妈祖信仰的建构及影响》。沙龙由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李泉院长、丁延峰副院长及全院青年老师及美术学院老师、部分研究生参加。

9月24日,研究院孙元国、朱年志、周嘉、陈丹阳及传媒学院苏博,聊城博物馆韩老师、郑老师等一行7人前往冠县柳林镇武训纪念馆拓碑。

9月29日上午,在我校党委副书记王强的陪同下,菏泽学院党委书记王焕良一行参观我院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我院李泉院长、办公室主任孙元国、郑民德老师陪同并讲解。

9月30日下午,体育学院张永虎副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京杭运河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学术沙龙,沙龙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院长李泉、首席专家王云及全院青年老师与部分研究生参加。

10月11日,由我院崔建利副教授所著《民国时期的古籍丛书研究》于2016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介绍古籍丛书概念及发展简史概略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编纂出版的历史背景、编纂出版状况、刊刻主体、商务印书馆的古籍丛书出版、中华书局及其他重要出版企业编纂出版、民国著名出版家罗振玉等、汇编古籍丛书、类编古籍丛书、民国古籍丛书出版业的现代启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10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史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三峡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宜昌三峡大学举行。来自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聊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单位的136位学者参会。研究院吴欣教授、朱年志博士、王玉朋博士提交论文,并参加了本届年会,吴欣教授还被与会代表推选为学会新任理事。

10月20日上午,潍坊学院党委书记孙文亮一行十余人在我校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我院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我院李泉院长、办公室主任孙元国、郑民德老师陪同并讲解。

10月22日下午,本学年第3期学术沙龙在314会议室举行。沙龙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主持,院长李泉教授作了题为《京杭运河与明清时期区域农业开发——以江北运河区域为中心》的报告。

10月22日至23日,“多维视野下的城市与乡村”及城市史研究高端论坛在天津举行,本次论坛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协办,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计有来自台湾中研院、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北京社科院、南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与科研单位学者90余人参加,我院郑民德老师参会并提交论文。

10月27日下午,中国山东网运营部副主任、济南圣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济南画院院长张盾一行3人来我院交流座谈,我院朱年志、陈丹阳、郑民德老师陪同交流。

10月28日下午,郑民德老师做客研究院学术沙龙,题目为《明清漳、卫交汇及其对区域社会的影响》。沙龙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李泉院长及全院青年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0月29—30日,由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扬州市个园管理处共同主办的“回顾与展望:《盐业史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座谈会暨多维视野下的中国盐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自贡市召开。我院裴一璞老师提交论文参会,并做了发言。

11月2日,运河学研究院郑民德、朱年志、刘玉梅、周嘉、王玉朋、裴一璞、吕德廷、胡梦飞等八位老师前往茌平博平镇、高唐县进行田野考察,共搜集到碑刻资料50余通,对博平四照楼、碧霞元君碑、仰山书院及碑廊,高唐清平镇老城门、文庙及透龙璧,梁村镇兴国寺及宋塔、尹集镇四新村元代减水回龙庙遗址及碑刻、赵王河遗址,高唐县李苦禅纪念馆及碑廊、高唐文庙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调研。

11月4日下午,研究院在314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的第5次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由我院裴一璞老师主讲,题目为《明清长芦盐业与运河交通》。沙龙由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研究院及其他学院老师十余人参加。

11月4日至5日,“区域•城市•社会——第二届城市历史比较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主办,北京市古都学会、北京市社会科学届联合会协办。计有来自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宁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晋商博物馆等高校与科研单位学者50余人参加,我院胡梦飞、周嘉两位老师参会并提交论文。

11月6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王学典教授来我院交流座谈,我院李泉院长、常务副院长吴欣、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增洪等老师及研究生三十余人参与座谈。

11月9日,由我院陈丹阳博士所译美国著名学者诺曼.思罗尔的《地图的文明史》一书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内容丰富、有趣,文图结合,读起来让人有愉悦之感,对地图的发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勾勒了地图与历史之间密切的关系,为增加书籍的可观性,作者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插图,包括古代的著名地图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成的当代地图,多方阐明了从历史时期到今天人类文化在如何解读空间关系。

11月11日下午,我院王玉朋老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作了题为《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城市洪涝及御洪之策》的学术沙龙,沙龙由李泉院长主持,全院青年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1月11日下午,在我校文科学报主编张礼恒教授的陪同下,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十余位专家、学者来我院参观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

11月11日至13日,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潍坊学院协办的“山东社科论坛:盐政、盐俗与盐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举行。共有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湘潭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滨州学院、潍坊学院等科研院校的30余位盐史学者参加。我院裴老师以“宋代盐业经营中的富民群体”为题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11月16日,2016年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立项结果公示,我院裴一璞老师申报的基地开放性课题《资源博弈与秩序调控:宋元四川盐业社会研究》(16JDGH075),经审批获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资助。

11月18日,经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学科组评审,我院王玉朋、胡梦飞两位老师申报的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清代山东河工经费研究》(16DLSJ03)和《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研究》(16DLSJ07)获批准立项,获得经费资助。

11月18日下午,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做客本期学术沙龙,题目为《明清鲁西区域社会文化变迁:以碧霞元君信仰为中心的研究》,李泉院长及全院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1月26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廷皓等一行四人来运河学研究院交流、座谈,并与研究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研究院李泉院长、首席专家王云、常务副院长吴欣及全体教师出席座谈会。

12月1日下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刘建峰副教授做客我院学术沙龙,为我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作了一场题为《鲁西运河区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的报告,沙龙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首席专家王云及全院教师参加。

12月3日,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化与水资源经济研究所、科技处、社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长三角青年学者水文化学术论坛”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图书馆419室举行。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30多位青年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围绕“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浙江水利史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热烈、深入的研讨。我院王玉朋、胡梦飞两位老师参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12月15日,受运河学研究院的邀请,聊城运河文化爱好者张文兴老师做客本期学术沙龙,沙龙由郑民德老师主持,吴欣副院长及全院青年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2月16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李荣一行五人在我校副校长王昭风的陪同下参观我院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我院相关领导陪同讲解与交流。

12月18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承办的山东社科论坛——“信息化时代地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研讨会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院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来自省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研讨会。我院胡梦飞老师参加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12月19日下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我院召开年终考核与国家社科评审会议,会议由我院常务副院长吴欣教授主持,院长李泉、首席专家王云、副院长丁延峰及全院老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