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1月4日下午,我院在研究院314会议室召开年度考核暨党员组织生活会,会议由吴欣院长主持,全院领导及青年老师参加。
1月9日上午,原首都师大校长宫辉力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遥感技术在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沙龙,沙龙由吴欣院长主持,郑民德副院长、李泉教授、全院青年教师以及历史学院、环规学院部分老师和学生参加。
1月17至18日,八省市社科联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协调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市社科联举办,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高校科研机构、民间社团等组织40余人参加,研究院郑民德、孙元国两位老师参会。
2月28日,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8年《中国大运河蓝皮书》发布会暨“大运河文化带”研讨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厅举行。山东省十一届政协副主席许立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任方军,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山东省发改委服务业办公室主任陈清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廷皓,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主任李孝聪教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专家委员会主任张跃进,扬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原主任冬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首都师范大学原校长宫辉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系倪玉平教授,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应用理论室主任张清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遗产处副处长邵军,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副院长荣瑞峰,北京物资学院运河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喜波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所长于冰,江苏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主任范冬,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总工办主任郑洋坤,学校领导校长蔡先金、副校长胡海泉出席本次发布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物资学院、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聊城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近30人以及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中青网、《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19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会议。
3月4日,经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学科组评审,我院裴一璞、孙凤娟两位老师申报的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近代小清河食盐运输研究(1855—1937)》(18CLSJ06)和《山东运河区域回族的民族认同研究》(18CSJJ24)获批准立项,获得经费资助。
3月9日下午,我院罗衍军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越绝书>述评》的学术沙龙,沙龙由郑民德副院长主持,吴欣院长、全院青年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3月16日下午,我院吴欣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运河区域社会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沙龙,沙龙由罗衍军教授主持,李泉教授、郑民德副院长、全院青年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3月17日至19日,我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孙凤娟、吕德廷、高元杰、周嘉等老师对梁山、汶上、东平、东阿等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此行主要目的是考察庙会文化,附带考察部分运河船闸遗迹。
3月20日,原新疆石河子大学杜宏春副教授正式入职研究院。
3月24日至25日,我院裴一璞、王玉朋、胡梦飞、吕德廷等四位老师在运河经济与区域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罗衍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济宁汶上、嘉祥和金乡等地考察。
3月30日下午,我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周嘉主任、孙凤娟、刘玉梅、高元杰、吕德廷等老师在研究院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一场有关山东运河区域庙会的田野考察报告。
4月8日下午,我校环境与规划学院张怀珍博士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星空下的京杭大运河》的学术沙龙,沙龙由吴欣院长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4月14—15日,大运河文化论坛在河南省洛阳师范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主办,计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社科院、河南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与科研单位的150余名学者参加,我院郑民德、高元杰两位教师参会。
4月16日上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马俊亚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水淹泗州城:大运河对苏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学术沙龙,沙龙由吴欣院长主持,李泉教授、王云教授、郑民德副院长、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4月27日下午,我院罗衍军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苦难的言说:以一项抗战口述调查为中心》的学术沙龙,沙龙由郑民德副院长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4月28-29日,“近代天津与中国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聊城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参会期间,王玉朋博士与华北主要高校青年学者就田野考察与民间文献相结合开展的研究工作做了交流,并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运河学研究院开展的田野考察以及民间文献的整理进展,引起参会者极大兴趣。
5月4日下午,研究院郑民德副教授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漕运天下与王朝兴衰:以隋唐大运河洛口仓为对象的考察》的学术报告,沙龙由胡克诚老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5月11日下午,我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刘玉梅老师为全院老师作了题为《从民间俚曲〈逛东昌〉看运河对东昌饮食文化的影响》的学术报告,沙龙由周嘉老师主持,全院教师参加。
5月26日至27日,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运河学论坛:文化视野下的大运河研究” 暨《运河学研究》集刊首发仪式在我校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以及国家档案局、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日报》、中国网等国家行政机关和媒体的领导、专家共80余人参加会议。在上午的开幕式中,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昌然,山东省十一届政协副主席、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顾问许立全,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先后致辞。在26日下午的分组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围绕漕运、河工与河政,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运河文化,运河遗产与大运河文化带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6月14日,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与聊城大学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志》编纂工作启动会议在我校举行。省十一届政协副主席、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顾问许立全,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史志办主任刘爱军,聊城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旋宇,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蔡先金,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昭风,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院长吴欣,以及省史志办和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有关人员,省内运河沿线的枣庄、济宁、泰安、德州、聊城5市及有关县(市、区)史志办负责同志,共40余人参加会议。
6月15日下午,研究院李泉教授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从水通南北到南船北马——十五到十九世纪中叶的北方运河交通研究》的学术报告,全院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6月22日下午,我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吕德廷老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新见傅斯年<巴黎燉煌写本集读记>考述》的学术沙龙,沙龙由周嘉老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6月29日下午,我院运河史研究中心高元杰老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老师作了题为《明代会通河基本问题考辨——<明史>宋礼开河考证和宋礼历史形象演变探析》的学术沙龙,沙龙由郑民德副院长主持,全院教师及环规学院部分老师参加。随后,我院与环境规划学院课题合作立项协议签字仪式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举行,吴欣院长、环规学院张保华院长、研究院全体教师及环规学院部分老师参加签字仪式。
7月6日下午,我院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裴一璞副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老师作了题为《新见元代<重修泉林寿圣寺记>碑考释》的学术沙龙,沙龙由罗衍军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8月28日,2018年度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立项名单公布,我院杜宏春教授《潘效苏集辑注》(项目编号:1863)获批准立项,经费5万元。
8月31日下午,我院杜宏春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课题申报点滴》的学术沙龙,沙龙由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嘉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9月6日,经国家民委学科项目组评审,我院杜宏春教授、刘玉梅老师申报的国家民委后期资助项目“陶模治理边疆行述长编”(2018-GMH-013)和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委托项目“大运河区域民族民俗文化现状调查研究——以山东回族为考察对象”(2018-GME-022)获批准立项,经费数额均为3万元。
9月7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李德楠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运河交通、仓储赈济与清江浦城的稻米来源》的学术沙龙,沙龙由郑民德副院长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9月21日下午,研究院高元杰老师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浙江遂昌2018年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学习考察记》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运河史研究中心主任胡克诚老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9月28日下午,我院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胡梦飞老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地方神灵的正统化:以清代邯郸圣井岗龙神庙为中心的考察》的学术沙龙,沙龙由罗衍军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0月 11日,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在扬州举行。来自运河沿线30多个城市的纪委领导、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11个省市近百家报社的社长、总编等共260多人出席此次会议。我院郑民德副院长、周广骞老师应邀参加会议,就运河家风建设,提交了专题会议论文,并按照会议安排,赴平山堂省级廉政教育基地、扬州家风展示馆等实地考察。
10月12日下午,河北香河电视台马国栋副台长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浅论北运河历史沿革及当代保护》的学术沙龙,沙龙由丁延峰副院长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0月15日上午,台湾学者潘光哲先生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报刊资讯与近代东亚史》的学术沙龙,沙龙由李泉教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0月20至22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在湖北武汉举办了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相关领导以及数百位专家学者莅临参会。本届年会主题为“开放共享与学术集刊建设”,共同探讨学术成果开放共享给学术集刊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会议期间公布并颁发了2018年度“优秀集刊奖”和“优秀新刊奖”。其中,由研究院主办、李泉教授主编的《运河学研究》喜获“优秀新刊奖”。
10月26日下午,我院运河史研究中心郑民德副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重修八里庙记>碑考释》的学术沙龙,沙龙由胡克诚老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0月29日—11月2日,我校第三期学科建设骨干高级研修班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不同教学科研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的43名学科骨干参加培训,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窦建民带队并全程参加集中培训。我院胡梦飞老师全程参加了本次研修学习,期间就科研项目申报、研究院科研团队建设等问题向与会专家咨询、交流。
11月2日下午,研究院新一届学术沙龙在314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王玉朋博士主讲,胡克诚主任主持,沙龙的题目为《清代山东运河区域慈善事业研究》,研究院教师、研究生二十余人参加。
11月3日晚,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地方志节目《中国影像方志.山东微山篇》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本集节目以京杭运河城市微山县为对象,分为地名记、古镇记、红色记、风俗记、物产记、当代记、后记等七部分,对微山县地名由来、历史演变、革命历史、当代经济文化发展进行了全面叙述。在古镇记中,运河学研究院郑民德副教授介绍了山东运河闸坝工程的分布、作用,同时对京杭运河贯通后,对沿线城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运河对国家及区域社会的重要影响。
11月16日下午,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杜洪涛副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晚明辽东的远程贸易与社会变迁》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郑民德副院长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1月20日,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智库工作委员会批准,我院杜宏春教授申报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重点项目“新疆巡抚潘效苏治疆文献整理与研究”(ZK20180206)获批准立项,资助总额20万元。
12月1日上午,京杭运河苏北航务管理处副处长程育山、办公室主任朱晓鸿等一行十五人来我院交流座谈。座谈会由丁延峰副院长主持,在研究院314会议室进行,胡克诚、裴一璞、周广骞等老师参加。
12月7日下午,枣庄市台儿庄区副区长王晓丽等一行八人来我院交流座谈。双方就运河博物馆筹建、运河旅游开发、运河文献整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以后进一步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12月3日,研究院院长吴欣教授主讲的“明清时期大运河及其区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1306室举行,本场讲座为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中国史讲座第11场,由华东师大历史系包诗卿副教授主持。
12月7日下午,我院运河史研究中心陈丹阳老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胶莱人工海河与运河的当代价值》的学术沙龙,沙龙由胡克诚老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2月12日下午,同济大学郭世佑教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旧资料与新问题——史学创新漫谈》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吴欣院长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2月21日下午,我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周广骞老师在研究院314会议室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明代山东泉源修治类运河专书的纂修及价值略论》的学术沙龙,沙龙由周嘉老师主持,全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
12月22日,我院李泉教授与郑民德、裴一璞副教授三人赴济南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第三届鲁商文化学术研讨会暨运河商贸文化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主要来自聊城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职业学院等高校。我院李泉教授与副院长郑民德副教授相继介绍了运河文化研究与运河学研究院的相关情况。随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职业学院相关专家及我院裴一璞副教授分别对山东运河水道、运河文化遗产、运河商业、鲁商、山东老字号等情况交流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12月30日,我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嘉老师的《共有产权与乡村协作机制——山西“四社五村”水资源管理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的深化与扩展,总字数约27万,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张俊峰教授作序,并获得聊城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2019年
1月4日至6日,我院周广骞、胡梦飞等老师在运河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裴一璞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夏津、武城、禹城等地考察。
1月6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布了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我院杜宏春教授申报的《魏光焘行述长编》(项目编号:18JHQ051)获批准立项,经费总额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