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汶上县举行联合开展运河文化研究暨教学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12月13日,我院丁延峰副院长、郑民德副院长及胡克诚、周嘉、吴金甲老师赴济宁市汶上县,参加我院与汶上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联合开展大运河文化研究签约仪式。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副院长崔德路,汶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沉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主任刘海,及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南旺镇党委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昌东主持,张沉静、丁延峰先后致辞,郑民德与刘海签署了合作协议,丁延峰与崔德路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签约仪式后,双方就教学实践基地打造、运河文化研究与传播、干部政德教育精品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积极探讨,达成共识。

张沉静代表汶上县委致辞,对与会领导、专家表示感谢。指出汶上县与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的合作,是汶上县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深化大运河文化研究、提升干部政德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希望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充分发挥学术高地的引领作用,从完善教学体系、开发研究课题、加强学术交流、编辑运河文化资料、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汶上县干部政德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丁延峰致辞中指出,汶上县是我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北方佛教圣地闻名遐迩,同时也是运河文化的重镇,拥有著名的南旺分水工程及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方面具有宝贵资源、独特优势和巨大空间。汶上县委高度重视、深入挖掘汶上独特而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将运河文化作为全县发展的新动力,作为广大干部政德教育的新阵地,契合上级精神,贴近汶上实际,必将取得很大的成效。我院将充分发挥研究专长与人才优势,与汶上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开展合作,以完善和提升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教学体系为切口,以深化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挖掘其蕴含的时代精神为方向,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普及,不断提升汶上大运河文化的知名度,推动以南旺枢纽为核心的大运河文化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崔德路致辞中指出,对举办本次大运河文化研究签约仪式,积极探索地校合作、深化大运河文化研究、盘活南旺运河资源,完善政德教育板块,提升干部政德教育工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大运河文化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已经成为中央的重大决策。我院是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院级科研实体单位,运河文化研究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举办本次联合开展大运河文化研究签约仪式,是我院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精神,充分发挥我院学科优势,积极探索服务社会新途径,加强与社会各界横向联系,拓展我院研究范围,提升我院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有益尝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加快组建运河学研究院南旺枢纽研究所,安排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汶上县的运河专题研究,加快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编辑工作;着力发挥运河研究优势,充分结合汶上县政德建设需要,积极参与汶上县政德教育活动;多方面参与汶上运河文化的宣传推介工作,为加强校地合作、实现互促共赢和共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在签约仪式结束后,在汶上县组织部、南旺镇领导陪同下,我院对汶上县南旺考古遗址公园进行了学术考察,并赴汶上县政德教育基地、中都博物馆参观。(周嘉、周广骞,丁延峰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