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贾国静老师向我院赠送清代河政研究著作二种

  近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贾国静副教授将其近年所著清代河政研究著作两部捐赠我院。

  第一部是《水之政治——清代黄河治理的制度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8月版。该书基于制度史视角,对清代黄河管理制度的生命历程、组织体系与内在逻辑以及其中蕴含的人事权利关系,做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既注重呈现其概貌,也重视挖掘制度演进的动力机制,剖析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揭示出黄河治理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该书认为,与一般制度相比,清代黄河管理制度对政局大势更为敏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清代黄河治理的政治使命被进一步强化,不仅凝聚着统治者宏阔的战略构思,还潜隐着同时期的政治文化传统。由此,清代的黄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条“政治之河”。

  第二部是《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8月版。该书系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大规模修改而成,也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资助成果。全书在梳理铜瓦厢决口改道事件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从荒政与河政两个层面探讨其与晚清政局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借此探究单次灾荒与政治之间的关联,对于铜瓦厢决口改道事件的把握较为准确,并得出了一些合理的结论。比如作者认为,铜瓦厢决口改道具有双重属性,既为近代重大灾害事件,又是清初以降备受重视的河务问题,在清代黄河史上具有时间坐标意义。

  

  贾国静,1977年生,山东茌平人,现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灾荒史、清代黄河史研究,在《历史研究》《史学月刊》《清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参与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