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运河学研究院立足本业、狠抓科研、主动服务、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聊城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处(室)、各学院的关心支持下,全院教职工突出运河学研究特色,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凝神聚力抓科研,积极对接搞服务,实现了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工作的双突破、双丰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做强主业,科研工作取得大丰收。
一年来,我院紧扣学校创建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运河学研究专业优势,切实加强运河学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取得大丰收。一是项目申报再获丰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新疆研究专项1项,数量居全校各学院前列;获批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全国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等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0余项,到账各类科研经费152万余元,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科研成果再获丰收。在《史林》《明清小说研究》《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城市史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北京档案》《档案与建设》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被光明网、齐鲁网全文转载。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在其他出版社出版专著5部,涉及河工经费、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运河方志、运河仓储与市镇等多个方面。三是社科奖项再获丰收。马亮宽教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及聊城市社会科学名家,郑民德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崔建利、刘玉梅、周嘉、高元杰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周嘉副教授入选聊城市第二届“羡林学者青年计划培育对象”。此外,学院还获得其他校级、厅级奖励10余项。
二、校地合作,服务社会取得大突破。
一年来,我院在认真做好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主动对接地方,服务社会。一是着力强化智库功能。成功获批山东社科智库沙龙重大调研咨询项目,结项报告《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山东社科成果专报》2020年第18期)获原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肯定性批示,并转省文旅厅等部门调研落实。《写好“千年运河”的齐鲁新篇章》在《大众日报》(理论版)发表,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予以推介。二是不断强化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受山东省发改委委托编制的《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方案》(送审稿)已顺利结项,获省发改委、文旅厅高度评价;与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合作的《京杭运河山东段志》即将在中华书局出版;与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的《山东运河文化丛书》承担的8本论著在济南出版社出版;承担的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展览大纲设计工作顺利结项;受聊城市文旅局委托编制的《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方案》《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工程规划与建设方案》已结项,由吴欣、郑民德、胡梦飞、周广骞主编的汶上县《大运河文化读本》即将出版。
三、强化支撑,特色平台取得大提升。
一年来,我院倾力建设“一书一刊一平台”,着力打造具有我校鲜明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运河学研究、沟通、交流与推介平台。“一书”为《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以大运河保护和发展状况为主题的蓝皮书,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目前,《中国大运河蓝皮书》(2021)已经顺利出版,2022年相关编纂工作已经展开。“一刊”为《运河学研究》(半年刊),为国内唯一以运河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术刊物,荣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评选的2018年度“优秀新刊奖”,顺利入选CNI名录集刊。目前,《运河学研究》第6、7两辑已经出版,第8辑编辑完毕,已提交出版社。“一平台”为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是全国首个运河文化资讯、学术成果与文献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对于弘扬和传承运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数据平台已经正式上线,各版块内容正在加紧调试完善中。通过“一书一刊一平台”建设,大大增强了我院运河学研究的影响力,提升了我校的学术知名度。
四、积极推介,对外交流取得大进展。
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沟通,是推介我校运河学特色学科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沟通学术信息,切实增强了与学术界在内社会各界的联系,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切实办好国内首家高校创办的运河文化主题展览馆——中国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全年累计接待各级领导、专家500余人次。目前,学院充分结合运河学研究特色,正在规划设计“贡砖”“运河名家名著与研究院发展成就”展室,进一步充实藏品,提升展陈水平。二是积极承办与参加学术会议。承办了2021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题研讨会,先后参加第二届中国大运河沿岸区县合作论坛、2021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十余次;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邀请外校运河研究专家前来交流座谈,分享学术信息,探讨学术方法。
今年运河学研究院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与关心呵护,离不开各处(室)、各兄弟学院的支持和帮助。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明确了我校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及工作思路,为我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聊城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全校改革发展的广阔蓝图,为我院切实做好科研教学与服务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明晰路径。特别是各级领导始终高度关注我院发展,及时解决我院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我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极大增强了我院教职工专心致志抓好科研、搞好教学、服务社会的信心与干劲,为我院各项成绩的取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虎年奔腾开胜景,春风浩荡展鸿图!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我院将继续深入学习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紧扣我校发展总体思路,扎根运河学研究沃土,积极对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扎实搞好学术研究,不断强化智库功能,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进一步强化运河学研究平台、打造聊城大学特色学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周广骞、郑民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