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波[2]
内容提要 北运河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北段,自金代开始即开辟为漕运河道。因文献记载简略,至今关于金元时期北运河的河道尚未研究清楚。本文利用地名学研究方法,尝试对金元时期北运河河道进行初步的研究。本文选取黄淮流域分布众多的楼字村落地名群落,基于实地考察、文献分析、GIS等方法,从楼字村落地名宏观分布范围与黄泛区的一致性、微观上沿古河道分布并聚拢的现象,以及部分楼字村落地名具体分析,确认楼字村落地名来源于黄河流域的堤防建设。楼字是古代河堤的指代词,楼字村落地名反映了古代聚落建设与河堤的密切关系,本文对楼字村落地名的类型、成因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黄淮地区楼字村落地名的错误认知和解释。北运河沿线也分布一些楼字村落地名,本文利用楼字村落地名的分布位置对金元时期北运河河道进行了复原研究,显示了楼字村落地名在复原古河道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关键词 楼字村落地名 黄泛区 堤防 古河道
一 引言
在北运河和南运河的沿线,分布着一些称作“某家楼”的村落地名,这些地名多沿着运河分布,如北京市通州区有崔家楼、谢家楼、耿家楼等村落,均分布在北运河沿岸或其故道附近。天津静海县有王家楼、高家楼、朴楼,均位于南运河沿岸,沧州有苟家楼、张家楼、时家楼、吕家楼等村落,均沿着南运河分布。这些楼字村落地名沿河分布似乎说明与河流有着某种联系,但由于运河沿线楼字村落地名数量较少,无法从数据分析和地理分布上来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出楼字村落地名与河流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楼字村落地名的大数据分析,探讨该类地名形成与河流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
在黄河流域,有许多叫作“楼”,如某家楼、某楼、某岔楼、某暗楼等地名的众多村落。在淮河中上游流域、湖北、南阳盆地以及京津冀等地也有楼字村落地名分布。这种带有楼字地名的村落为数众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与历史上的黄泛区基本吻合。为研究楼字村落地名与河流之间的内在关系,需要从一个大的空间范围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选取区域为黄河下游地区的历史上黄泛区所覆盖的范围,具体来说,南至淮河,东至鲁西南、江苏北部,北至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及北部地区。选取黄泛区楼字村落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其一,该区域楼字村落地名数量众多,分布集中;其二,楼字村落地名类型多样,便于比较和研究;其三,治河文献资料丰富,便于获取楼字村落地名的信息。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借助于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水利文献,利用古地图等进行分析;其次对黄淮地区的楼字村落地名进行地图标注,同时利用黄淮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图和电子地图进行地名比对和校正,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如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发动来自黄淮地区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访谈和地名志、地方文献档案的查询来搜集信息,对地名信息进行整理、识别、归纳等。
二 黄河流域楼字村落地名的历史地理分析
(一)黄泛区楼字村落地名的空间分布
在黄泛区,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有许多以楼字为地名的村落,这些地名有一万多个,散落在黄淮海平原之上。为了了解楼字村落地名在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情况,将淮河以北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等省的所有叫作“某楼”的村落全部搜集整理并标在地图上。通过标注,发现楼字村落地名空间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楼字村落地名主要分布在河南、鲁西南、皖北一带历史上黄泛区地区,并且与黄河古河道走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应性,显示出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在河南、安徽境内的颍河、涡河、睢水等黄河泛道区域,楼字村落地名呈现出随河而行的条带状分布趋势。如在安徽省的浍河、涡河中下游地区,有不少楼字村落地名分布在河流两岸并沿河岸呈条形分布(见图1)。周口、西华、淮阳之间,为黄河泛道,楼字村落地名沿河呈现条状分布。周口市北的几个楼字村落与其他村落几乎连在一起,自西北向东南条带状展布,如同今天废黄河大堤上的村落一样(见图2)。
图1 浍河、涡河两岸楼字村落地名群沿河呈现条带状分布
注:图中圈点为楼字村落地名村落。
图2 周口市北郊黄河泛道区域的楼字村落地名分布
在各地近年编制的《地名志》或政府的地名网中,一般将楼字村落地名解释为与民间建造楼房有关。在田野采访中,楼字村落地名或被解释为与建造楼房有关,或说“楼”就是村庄的意思。虽然“楼”字可以释义为楼房,如张家楼、王楼等村落从名称上看似乎与张家或王家楼房有关,但有一些楼字村落地名的解释却无法使人信服。例如,破楼类地名有许破楼、孙破楼、黄破楼等,多解释为破坏的楼房。如静海县有“朴楼”村,该村原名“破楼”。地名解释称:因明永乐年间有孙姓迁至此地,建楼定居,后楼房年久失修,人称“破楼”,后谐音演化为“朴楼”。类似这种地名解释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均是望文生义,荒诞不经,“破楼”怎么能成为村落的代称呢?即便在今天,很多村落也没有楼房,在古代村落建造楼房的概率更低,如何得名为“楼”呢?现在的村庄即便建造楼房,基本上也没有更改名字的,在古代怎么建个楼就会把村庄命名为某家楼呢?可见,其他如岔楼、花楼、所楼、七楼、八楼等众多楼字村落地名用楼房来解释并不完全合理,楼字村落地名来源应该予以重新审视和探讨。
(二)历史上黄河下游地区河道变迁概述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也是一条著名的“害河”,历史上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据不完全统计,自周定王五年(前602)黄河迁徙开始,有1500多次决口,重大的改道有7次[3]。黄河河道变迁主要在下游的黄淮地区,邹逸麟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4]。
(1)春秋战国时代至北宋末年由渤海湾入海时期。战国中期以前,黄河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上来回游荡,分成数股入海。战国中期黄河下游河道全面筑堤,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并维持了四百多年,其间曾有多次决口改道。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东郡濮阳瓠子决口,洪水泄入钜野泽,由泗水入淮。公元11年,河决魏郡元城,泛滥近六十年。王景治河后,出现了一条新的河道,即《水经注》以至唐代《元和郡县志》里的黄河。这条黄河已较西汉大河偏东,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利津入海。这条大河稳定了近六百年,直至唐朝末年开始在河口段有部分河段改道。五代和宋初,流经山东入海的黄河下游河口段淤高,导致澶州、滑州间的河段经常发生决口。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黄河河道较前向西摆动,这是宋代黄河的北派。嘉祐五年(1060)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下循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这是宋代黄河的东派。直至北宋末年黄河仍保持在纵贯河北平原中部至天津入海一线上。
(2)自金元两朝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分成数股汇淮入海时期。南宋建炎二年(1128),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县李固渡以西决河东流,至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夺泗入淮,此为黄河夺泗入淮之始。金大定八年(1168)黄河在李固渡决口,夺溜十分之六,流入单县一带,形成两河分流的局面。大定二十七年(1187)金朝规定黄河下游沿线的府州县地方官都兼管河防事。当时大河分成三股,北股即建炎二年形成的泛道,南面二股大体也是从豫东北至鲁西南一带注入泗水。此后,黄河下游分成几股入淮,相互迭为主次,或汇泗入淮,或直接入淮。元人王喜在《治河图略》中记载,开封之东黄河南岸列渠口数十,“皆是古时引水注于陈、亳、宋、颍之郊以泄水怒”[5]。此处的“古时”,当是指金代而言。元以后,黄河下游依旧分成数股,河道南摆趋势益甚。元朝初年,黄河分成汴、涡、颍三条泛道,明初变为以颍河或涡河为黄河的干流。黄河夺颍入淮达到了黄河冲积扇南部的最西极限(见图3)。现代研究表明,从公元前300年至公元550年,相当于从战国末期到南北朝,黄河下游沉积速率较低,且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明显,沉积速率为2~4mm/a。但从公元600~1000年,沉积速率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原来的2~4mm/a跃升到20mm/a,并保持在这一水平上长达八百年时间[6]。这一时段恰恰是自唐宋及金元及明中前期黄河自由山东利津一带入海改由淮河入海的时期,即黄河因泥沙淤积频繁改道的时段。
图3 金元至明嘉靖后期黄河南徙入淮漫流形成的几条主要泛道
资料来源:《淮河水利简史》,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第166页。
(3)明嘉靖后期至清咸丰四年(1854)下游河道单股汇淮入海时期。在这三百年中,黄河大部分时间保持在今废黄河一线上。明嘉靖以前治河的措施是加强北岸堤坊,南岸分疏入淮。但因此徐州以下干道上水源缺乏,影响漕运。于是到嘉靖二十年(1541)以后,先后将南岸诸口堵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7],黄河由此演变为单股汇淮入海。
(4)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时期。清咸丰五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七百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的局面。
综上所述,黄河河道变迁表现为春秋战国至北宋时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姚汉源称之为北流期和东流期;金元至明中前期以开封一带为轴在黄淮平原上呈扇形摆动,注入淮河入海;明嘉靖至清咸丰四年河道被固定,单股注入淮河入海,姚汉源称之为南流期;咸丰五年夺大清河入渤海,姚汉源称之为再回东流期[8]。
(三)楼字村落地名与黄河堤防的关系分析
1.堤防建设与沿河堤村落的形成
黄河水患频发,故堤防之制以黄河流域最为完备。由于黄河水患关乎政权安危,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黄河治理工作。根据记载,战国时黄河下游已经建设堤防。从秦代起,堤防得到了统一管理,至西汉时黄河堤防形制日益宏伟,有“金堤”或“大堤”之称。东汉王景治河,“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9]。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关于黄河治理的记载不多,堤防建设情况不详。从五代开始,黄河筑堤记载开始增多。北宋初,宋太祖因黄河堤防连年溃决,“分遣使行视,发畿甸丁夫缮治”,并以每年正月、二月、三月作为春季堤防修缮的季节,命令沿河州县植树固堤。[10]在河工技术上,除了修筑长堤以约束水流外,还在堤上修建木龙、石岸等护岸工程,并普遍采用了埽工护岸。北宋前期,黄河经由卫、滑、澶、郓、博、德、仓、棣等州从滨州入海,此时主要在汉唐旧堤基础上筑河堤。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以后,形成黄河北流与东流并存的局面,当时沿新河修筑堤防。两宋时期,黄河堤防的种类显著增多,有正堤、副堤、遥堤、缕堤、月堤等。金元时期,黄河改道南流,尤其元明时代为保证漕运畅通,治黄以向南分流为主,黄河下游河道在颍水和泗水之间往返大幅度摆动。金代大规模修筑河堤共有四次,皆在金大定时期,明昌以后还有一些小规模的筑堤活动,当时黄河南的堤防建设用于约拦泛滥的洪水,使其不至于大范围漫流。元代也多次组织筑堤活动,最大规模的筑堤工程是贾鲁治河,当时出现了黄河堵口工程需要的截河堤、刺水堤、护岸堤、缕水堤、石船堤等堤防[11]。在此数百年间,黄河下游地区筑堤不断,河堤分布极为广泛,今河南开封和商丘、山东菏泽、江苏徐州、安徽萧县一带为历代黄河主干道摆动的中心地带,也是黄河堤防建设最为集中的地区。《问水集》记载:“宋元迄今累筑堤岸,形址皆在焉。”[12]明初至嘉靖后期,为防止黄河北犯运道,以北堵南分为指导思想,堤防建设重点在黄河北岸,弘治至嘉靖年间先后修筑几道长堤,防止黄河北决。黄河下游堤防逐代发展,至明嘉靖后期形成比较完善的堤防建设体系。万历年间,潘季驯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并设计了由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和减水坝组成的堤防体系[13](见图4)。缕堤是近河的堤,用来约束水流;缕堤以内筑月堤,作为前卫,以免水冲缕堤;遥堤在缕堤以外,是第二道防线;遥堤与缕堤之间,修造格堤,防止缕堤决口以后顺遥堤流下冲出新的河道。为防御非常洪水,人们在遥堤上修砌减水坝,减水坝的堤顶一般比遥堤低七到八尺,坝长三十丈。当遥堤之间的河床无法容纳洪水时,洪水可通过减水坝移到遥堤之外。这套堤防系统对后来的堤防建设影响深远。
图4 遥、缕、格、月堤防系统示意图
资料来源: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第328页。
虽然黄河带来水灾,但水退落淤之后土壤肥沃,非常利于农业生产。早在汉代,黄河下游居民就开始居住于黄河沿岸,“(河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东郡白马,故大堤亦数重,民皆居其间”[14]。宋人苏辙曾论及:“河之所行,利害相半,夏潦涨溢,浸败秋田,滨河数十里为之破税,此其害也。涨水既去,淤原(厚)累尺,粟米之利,比之他田,其收十倍。寄居丘冢,以避淫潦,民习其事,不甚告劳,此其利也。”[15]随着后世人口增加,黄河两岸人口日益密集,尽管百姓修筑河堤防御水患,但是一旦冲决,水患为害巨大。明人刘天和记载:“今之民滨水而居,室庐耕稼其上,一有湛溺即称大害,治水者亦惟随河曲折,筑堤卷埽以障之,一值冲决,亿万财力付之乌有。”[16]黄河下游两岸居民,在与水灾长期的斗争中,形成在高处居住的习惯。堤防作为防御水患的重要设施,也成为沿岸民众居住选址的重要场所。万恭在《治水筌蹄》中记载居民在河堤居住建村的事实:“运河之存也以堤,堤之固也以民。自张家湾南迄瓜、仪,延袤二千四百余里。河臣鄙,惧民居之毁堤也,而逐之。余大召民之居堤者,与约法三章耳:商贾辐辏者,为上堤,岁输地租如例;民集而商谷不停者,为中堤,三载量征之;若野旷民稀者,为下堤,直令世业也,永勿征。盖半稔而来者三千庐焉。”[17]《河防一览》也记载明代在河堤防守方面有鼓励百姓迁于河堤上居住的政策:“再照新旧各堤,各应比照缕堤,画地建铺,安插各夫,庶栖息有定所,而修守有专攻。至于近堤居民,有愿行庐堤上者,悉听久长居住,不必起派基税,使人皆乐居,庶蜿蜒长堤,宛如市井,昼则牗户相联,夜间灯火相照,久之将视为己业,各自修守,是万世不拔之基也。”[18]在今天废黄河两岸,分布着连绵不绝的带状村落,这些村落显然是明清时期滨河百姓在河堤上居住成村并沿河堤延伸而形成。
2.楼字村落地名与河堤的关系分析
(1)楼字村落地名分布与黄河河道的关系
通过对楼字村落地名进行空间分布密度分析,发现河南开封以下的东南部地区、安徽北部地区、鲁西南地区、徐州地区有大量的楼字村落地名,分布密度最高,以此为中心,楼字村落地名数量向两侧则逐渐稀少。楼字村落地名呈现出扇形分布状态,大致与黄河金元至明中前期河道摆动的范围相对应。
黄河夺淮南徙的近七百年中,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自南宋绍熙五年(1194)至金末元初(南宋端平元年,1234)的四十年间,黄河主要沿着古汴水和泗水注入淮河。此后至明隆庆初(约1567)的约三百四十年中,黄河南徙不定,漫流到淮河腹地的涡河、颍河、睢水。此时黄河为害最烈,西自开封,东到海滨,东西千里;北自东平,南到淮河,南北数百里:皆为黄水漫灌泛滥之区。自隆庆初至清咸丰五年(1855)的二百八十多年中,黄河基本沿着元末贾鲁河故道夺淮泗东出云梯关入海。泗水、古汴水、睢水、涡河、颍河五条河流是黄河的主要泛道,其中古汴水是黄河行水时间最长的骨干泛道。涡河、颍河自宋朝端平元年到明代潘季驯固定黄河河槽的三百多年里,有一百多年是黄河泛道[19]。自兰考、菏泽、嘉祥、鱼台一线往南至开封、杞县、柘城、亳州、永城、淮北一线之间的楼字村落地名分布密度最高,这一带正是黄河沿古汴水形成的泛道所在区域;自开封、杞县、柘城、亳州、永城、淮北一线而南,西至尉氏、扶沟、西华、周口、平舆、新蔡以东,淮河以北地区,楼字村落地名分布密度较低,这一带是黄河沿颍河、涡河、睢水形成的泛道所在区域;自兰考、菏泽、嘉祥、鱼台一线往北,西至濮阳,北至山东与河北交界处,南至今黄河河道与渤海之间,楼字村落地名分布密度最低,并随着往渤海渐远渐少,这一带是宋代黄河所流经的区域。楼字村落地名的分布与黄河古河道以及河流泛道的分布范围和密集程度呈现出极大的关联性,显示出楼字村落地名与黄河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2)楼村、老家村双村组合现象与河流堤防之关系
在黄河泛滥区有这样一种地名现象,即两个村落距离很近,村名的专名为同一姓氏,通名则一个为村或庄,另一个为楼。这样的双村组合表现为三种类型:①某庄(村)+某楼:如倪村和倪楼,卜庄和卜破楼;②某老家+某楼:如谢老家和谢楼,路老家和路楼,师老家和师大楼,老徐庄和徐楼等等;③某楼+某楼村:如郑楼和郑楼村、郭丁楼和郭丁楼村,全楼和全楼村,姜楼和姜楼村等等。
这种楼字村落与老家村落在地理空间上相近并成组出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研究,这与黄河下游汛期时两岸居民为避水患而在河堤上居住习俗有关。潘季驯著《河防一览》记载,明代在黄河汛期时,政府要求黄河下游两岸居民离开原村落搬迁到河堤上居住以避水灾:“遥缕夹中居民及滨河居民,俱当谕以移居高阜处所,或即结庐于遥堤之上,盖黄河伏秋盛涨之时,缕堤逼水,必难恃以为安,若水至而后避则无及矣。此亦徙民当水冲者之遗意也。小民安土重迁,亦须谕以四月暂移,至九月复还故址。”[20]同书记载潘季驯在邳州治河时,遥堤和缕堤之间居民在汛期以堤为家的事情:“而如双沟、辛安等处缕堤之内,颇有民居,安土重迁,姑行司道官谕民五月移住遥堤,九月仍归故址,从否固难强之。然至危急之时,彼亦不得不以遥堤为家也。”[21]黄河沿岸居民汛期以堤为家,久之会在原来村落附近的河堤上形成一个新的村落,原村往往叫作某村或某老家(庄),堤上新村落就称作某楼,或老村受新村影响而称作某楼村。
3.楼字村落地名中“楼”的含义分析
《尔雅》记载:“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曰楼。”即狭长曲折的条形人工建筑为楼。《管子·度地》记载:“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可见,河堤在形状上往往沿河曲折修筑,自然与楼字的古意相同。另据《说文解字》,楼为“重屋”,引申为建在高处的建筑物。从上述释义中河堤的形状和建筑在其上的房屋能够说明楼字的来源。根据笔者研究,楼字村落地名的来源或许还与汉语语言的变迁有关。在河堤种类中,缕水堤是最常见的一种。缕水堤是用来束缚水流的河堤,“河直则水溃,故堤以缕之,河广则水散,故堤以束之”[22]。缕水堤在文献中往往简称“缕”,如《河防一览》中有“濒缕居民”的记载,可见河堤当时也简称作“缕”。缕字现代发音为lǚ,但其古代发音同今天并不一样。从“缕”字的构成来看,为形声字,“娄”部表示发音,当与“楼”字同音在广东话、客家话当中“缕”“楼”发音十分接近,《广韵》中发音几乎相同。可见古代“缕”“楼”当为同音字。在民间,“楼”字相对于“缕”字更为通俗易懂,缕水堤因其明显的地标性特征,往往成为村落的代称,由此产生楼字村落地名。缕水堤,简称为缕堤,古代读音当为“lóudī”,有一些村楼以缕水堤得名“楼堤”,如在大城县城北有南楼堤村、北楼堤村,容城县城西有大楼堤村、小楼堤村。在黄泛区有许多旗杆村地名,如于旗杆、任旗杆村、旗杆董村、旗杆楼等。明代黄河堤防守护有官守和民守。官守每堤三里设铺一座,设铺夫30人,各铺树立旗杆灯笼以示防守:“各铺相离颇远,倘一铺有警,别铺不闻,有误救护。须令堤老每铺树立旗杆一根,上书某字铺三字,灯笼一个。昼则悬旗,夜则挂灯,以便瞻望。”[23]清袭明制,河兵驻扎地多设在大堤上,一般称为“堡”或“铺”。各铺设旗杆,挂方形黄旗。《河工器具图说》说:“《释名》:旗,期也,言与众期于下也。以布为之,悬于堤上各堡及有工处所。……大书布旗,欲官民共相警勉,务保安澜耳。”[24]显然旗杆村依托河堤上的防河之铺而形成,并以旗杆命名。据此可知,旗杆楼的“楼”字除了河堤以外别无所指。浍河、涡河在历史上曾经为黄河入淮的泛道,楼字村落地名沿河呈现条带状分布,恰恰与今天废黄河两岸沿黄河大堤呈现带状分布的村落布局极其相似,可见楼字村落地名当与古代河流堤防建设有关。
基于上述分析,无论从宏观分布上楼字地名村落与河流的关系,还是从微观上对一些楼字村落地名的分析看,可以确定,“楼”是河堤的指代词,楼字村落地名反映了村落形成与河堤的密切关系。
(四)楼字村落地名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1.楼字村落地名的类型
为了探讨楼字村落地名的类型及其内在形成机理,笔者全面梳理了黄淮地区楼字村落地名约14000个。由于标准化程度不足,因此古代村落地名书写不规范,往往是对村落名称口语的文字记录。故光看文字不能了解地名的本身含义。因此,必须对发音基本相同的地名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文字和发音,结合地名的历史文化特点、村落的地理特征等进行全面考查,寻找地名的真正含义,再根据其含义确定正确的书写文字。试举一例。如楼字村落地名当中有破楼、坡楼、炮楼、朴楼等几类地名,坡楼类地名有郭坡楼、汤坡楼、河坡楼等,破楼类地名有许破楼、孙破楼、黄破楼等,炮楼类地名有张炮楼、赵炮楼、丁炮楼等,朴楼类地名有王朴楼、张朴楼等。“破”“坡”“炮”“朴”发音极为相近,显然来自同一个发音系统,属于同源地名。另外还有一些楼字村落地名存在同样现象,如暗楼、岸楼、安楼等地名,均是同源地名。结合“楼”字与河堤的关系,通过研究古代河堤建设,楼字村落地名的来源可迎刃而解。比如,暗楼、安楼和岸楼,从河堤的角度来考虑可知“岸楼”是正确的地名拼写形式。在破楼、坡楼、炮楼、朴楼等音近字异的地名当中,可知“坡楼”为正确的地名书写形式。
按照现有地名文字记录,根据地名学中的语言学规律进行分析归类,整理出以下几种地名类型,如表所示:
楼字村落地名类型分析
单姓氏 | 柴楼、李楼、郑家楼 | |
多姓氏 | 秦李楼、王刘楼、阎李谷金楼 | |
某岔楼 | 岔楼、李岔楼、王岔楼、皇甫岔楼 | |
港汊楼 | 岗叉楼、朱岗叉楼、岗杈楼、王刚岔楼 | |
其他 | 缸碴楼、钢叉楼 | |
岸楼 | 岸楼、孙岸楼、王岸楼 | |
暗楼 | 暗楼、朱暗楼、刘暗楼、孙暗楼、王暗楼 | |
坡楼 | 坡楼、郭坡楼、汤坡楼、河坡楼 | |
破楼 | 破楼、许破楼、孙破楼、黄破楼 | |
炮楼 | 炮楼、张炮楼、赵炮楼、丁炮楼 | |
朴楼 | 朴楼、王朴楼、张朴楼 | |
平楼 | 平楼、李平楼、张平楼 | |
花楼 | 花楼、蔡花楼、徐花楼 | |
插花楼 | 插花楼、插花刘楼 | |
黑楼 | 黑楼、田黑楼、汪黑楼 | |
白楼 | 白楼、张白楼、南白楼、北白楼、 | |
红楼 | 红楼、李红楼 | |
洪楼、张洪楼、苏洪楼 | ||
黄楼 | 黄楼、徐黄楼、南黄楼、大黄楼 | |
土楼 | 土楼、张土楼、曹土楼 | |
草楼 | 草楼、徐草楼、雷草楼 | |
石楼 | 石楼、杨石楼、王石楼、西石楼 | |
门楼、东门楼、何门楼、杜门楼 | ||
所楼 | 所楼、李所楼、王所楼、三所楼、王三所楼、四所楼、五所楼、曲五所楼、七所楼 | |
座楼 | 三座楼、王三座楼、四座楼、五座楼、五座王楼、陆座楼、七座楼 | |
单楼 | 单楼、东单楼、潘单楼 | |
丹楼、李丹楼、王丹楼 | ||
双楼 | 双楼、李双楼、岳双楼 | |
三楼 | 三楼、李三楼、刘三楼 | |
四楼 | 四楼、聂四楼、丁四楼 | |
五楼 | 五楼、张五楼、马五楼 | |
六楼 | 王陆楼、汪六楼、杨六楼 | |
七楼 | 吴七楼、杨七楼、郭七楼 | |
八楼 | 八楼、刘八楼、徐八楼 | |
九楼 | 九楼、赵九楼、东九楼 | |
半截楼 | 半截楼、陈半截楼、李半截楼 | |
阁楼 | 阁楼、颜阁楼、卜阁楼、王阁楼 | |
衡楼 | 衡楼、小衡楼、郭衡楼 | |
月楼 | 月楼、赵月楼 | |
岳楼 | 岳楼、王岳楼、李岳楼 | |
套楼 | 套楼、小套楼、张套楼、王套楼 | |
地物 | 旗杆楼、卷棚楼、靛池楼、坑东许楼 | |
交通 | 陈郭桥楼、司道口楼 |
2.各类型楼字村落地名成因分析
楼字村落地名来源于堤防建设,堤防的类型、形制、水工设施、施工技术、土方物料、治理器具等均对楼字村落地名产生影响。
(1)姓氏+楼
以姓氏命名的这类地名最多,反映了最早在河堤上建村居住者的姓氏,后来逐渐演变为村落名,遵从“名从主人”的命名原则。此类地名是楼字村落地名的主体,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2)数字+楼
沿河堤防,为加强防御效果,多为几道河堤前后排列。《问水集》中记载:“中州河北岸堤防重复至四五道者,而往往冲决,盖修筑不坚一也。”[25]这类村落,往往按照河堤的顺序而命名,如三楼、四楼,或者加上姓氏形成刘八楼、杨六楼等地名,反映出其在第几道堤上建成。
(3)岔楼
岔楼的命名源于黄河主流与岔河分流处的堤防建设。黄河盛涨时,为分杀水势并防止黄河冲破岔河口而溃决,在岔河口修筑压口缕水堤,并派人夫看守,一般称作岔口缕水堤。“照得梁靖口东行岔河口必须先筑压口缕水堤一道,以防黄水东冲。………其岔口缕水堤量调曹县等近放回下三则原编白夫一千余名修筑。”[26]河水分流之处,民间一般称作港汊,此处河堤往往叫作港汊楼,在文字上一般写成钢叉楼、岗叉楼等,部分地名讹写作缸碴楼。
(4)岸楼
缕水堤靠近河岸,起约束水流之作用。在缕堤上形成的村落因靠近河岸而得名“岸楼”。在村落地名中多写成“暗楼”。
(5)坡楼
《管子》记载古代修筑河堤“大其下,小其上”[27],说明河堤修筑要在两侧形成边坡,这样河堤的基础宽阔,堤坡可以减缓水流冲刷,有利于堤防守护。过去黄河沿岸村庄有傍河堤边坡建房的传统,著名散文家李广田曾在其散文《花鸟舅爷》中记载了山东邹平县黄河岸边村庄建造房屋的情况:“沿堤一带居民,都靠了堤身建造房屋。这不但有占据官地的便利,且可利用了堤身作为房屋的后墙。故从河堤的前面看来,则沿堤均如造了一排土楼。”[28]这些在河堤边坡上形成的村落自然会被以坡楼命名,在后来的演变中,讹写为破楼、炮楼等。
(6)门楼
门楼地名来源于建有减水坝的河堤。门指的是河堤上的水门,即后世的减水坝。东汉王景治河,“十里立一水门”。另外,水门也指古代的各种水闸,唐宋以后,水闸使用更为普遍,广泛地用在引水、泄水、分洪、挡潮、冲沙和通航各方面。宋元以后,黄河下游地区堤防多建减水坝以分杀水势,泄水防洪。在淮河以南,有叫作“水门楼”的村,河南省潢川县、固始县各有一个水门楼村,安徽霍邱县也有一个水门楼村,还有一个村叫“水门楼子”。
(7)土楼与石楼
土楼反映了河堤修筑物料为土质材料。石楼则反映了此处堤防为石质材料,一般在险工地段多修筑石质河堤。
(8)柳(树)楼和草楼
柳楼或柳树楼地名来源于堤防建设中的植柳护堤,当然不排除部分柳楼地名来源于姓氏。黄河堤防植树,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初,宋太祖诏令沿黄河、汴河等州县“委长吏课民种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明代右都御史、总理河道刘天和总结了堤岸种柳的经验,倡导“六柳之法”,保护堤岸。河堤栽种柳树,部分建在河堤上的村落就以“柳树楼”作为地名。除了楼字村落地名外,还有崔柳行、柳树行、杨柳行等地名。
草楼地名,来源于河堤保护方法。草有固护堤防表层泥土,防止风扬水淋之作用。《治河全书》提到修筑堤防须种草护堤,“黄河两岸率多沙土,恐难尽觅老土。须于堤后务寻老土盖顶盖边,栽种草根,以御雨淋冲汕”[29]。
(9)黑楼、白楼、红楼与黄楼
堤防要防渗、耐冲,因此对筑堤土料有特别要求。含沙量多的易渗漏,含水量太多或太少也将影响夯实程度。明代河臣刘天和将堤防用土简要概括为:“凡创筑堤,必择坚实好土,毋用浮杂沙泥,必干湿得宜。燥则每层须用水洒润。”黄河筑堤的土料大多取自河滩,黄河河滩率多沙土,力学性质最差,“总以老土为佳”。但老土较少,沙土只能用于堤身内层。一般多在堤防完成后,“务寻老土,远觅胶泥,盖顶盖边,栽种草根,以御雨淋冲汕,以防风扬之虞”。胶土力学特性也不甚好,不过胶土遇干则裂,因此,也要和沙土一样,在堤顶用老土苫盖一层。土也有多种。黑胶土细腻胶黏,风揭不易扬尘,抗水溶,耐冲刷,是筑堤的上好土料。黏土又称“淤土”“红土”,御水能力最强,是筑堤工地上最宝贵的土料。包边盖顶,培堤或帮戗、帮宽完工后,边坡和顶部都要用黏性土做保护层,保护堤面,减轻风雨侵蚀。堤顶经行车、风吹损失严重时,也要再做淤土盖顶,称为“红土包边盖顶”。此外,堤坝的包边盖顶可用的土料还有白泥和黄泥等,《河防通议》记载了带沙青、带沙紫、带沙黄、带沙白、带沙黑等淤泥土料[30]。由此可知,黑楼、白楼、红楼和黄楼等以色彩命名的楼字村落,实际上反映了筑堤包边盖顶所使用土料的种类。
(10)平楼与花楼
河堤堤顶从前有两种修筑的形式:平坦无高无洼的为“平顶”;堤顶中间稍高,分向两堤肩低下,以利排水,名为“花鼓顶”,或称“鲫鱼背”[31]。沈丘县有平顶楼、小平顶楼,即反映了河堤的平顶特征。平楼即是平顶楼的简称,花楼地名则源于堤顶呈花鼓顶形的河堤。
(11)阁楼与衡楼
阁楼与衡楼地名均源于河堤中的格堤。格堤是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的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横向河堤,以防洪水溢出缕堤后沿遥、缕二堤之间漫延并冲刷堤根。《河防一览》记载说:“防御之法,格堤甚妙。格即横也,盖缕堤既不可恃,万一决缕而入,横流遇格而止,可免泛滥。水退,本格之水仍复归漕,淤溜地高,最为便益。”[32]除了阁楼地名以外,在黄泛区还有为数不少的阁字地名存在,如张阁、李阁等,与楼字村落地名类似。阁字地名也有某阁与某阁村并列的现象,如马阁与马阁村,谭阁与谭阁村,这与楼字村落地名中的双村并列现象基本一致。阁字村名来源于格堤,“阁”是在“格”字民间口语交流中演化形成,更为通俗,但含义因文字改变而被误读。叫作阁楼的地名与阁字地名含义完全相同。
衡楼与阁楼含义相同,因格堤又称作横堤,“衡”当是“横”的另外写法。
(12)月楼与套楼
月楼与套楼地名来源于月堤。月堤是在河堤险要或单薄的地段,在堤内或堤外加筑形如半月之堤,以备万一。《元史》记载:“(至顺元年)六月五日,魏家道口黄河旧堤将决,不可修筑,以此差募民夫,创修护水月堤。”[33]月堤,又叫作套堤。除了套楼地名,还有某家套的地名,应是套楼地名的进一步简化。
(13)所楼与座楼
所楼地名,应当来源于埽所制度。所楼地名多用数字,是埽所的编号。根据研究,宋代埽所命名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原有地名,如清河埽、曹村埽等,还有一种是用数字编号命名,如内黄第一埽、内黄第三埽、南宫第五埽等[34]。在所楼地名中,有李所楼、三所徐楼、曲五所楼等以姓氏加上所楼的地名;另有数字型,三所楼、五所楼等。
座楼地名也多用数字,如一座楼、三座楼、四座楼、七座楼等。也有个别的结合姓氏,张三座楼、五座王楼、曹三座楼等。座楼地名可能来源于所楼。民间对于“楼”字本义不理解,误以为“楼”为楼房,故在口语中“所楼”转化为“座楼”,由此变得通俗易懂,便于交流。
在地理分布上,所(座)楼地名村落都分布在徐州以上黄泛区,徐州以下地区则没有所(座)楼类地名村落分布。万恭《治水筌蹄》中对于徐、邳以上和以下堤防建设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十分恰当地解释了“埽”的使用地区:“又徐、邳水高而岸平,泛滥之患在上,宜筑堤以制其上。河南,水平而岸高,冲刷之患在下,宜卷埽以制其下。”[35]
3.楼字村落地名形成时间推测
宋本《元丰九域志》记载,尉氏县有宋楼、临河县有土楼,说明宋代楼字村落地名已经出现。《金史》中记载的金代楼字村落地名有魏楼村(约在今长垣县,位于当时黄河岸边[36])、尉氏县宋楼镇[37]。成书于嘉靖二十七年的《夏邑县志》记载当时夏邑的40个村,其中有石楼村[38]。虞城县在明万历年间已经有韩家楼[39]。《河防一览》书中记载的楼字村落地名有田家楼,陈留县之王家楼、郭贯楼、韦家楼、贾家楼、刘金楼、安家楼、史家楼等。目前留存下来的方志和水利文献以明嘉靖以后成书的为多,在这些文献中,可以找到很多楼字村落地名。在黄淮流域,对比各地当代地名和清代各地方志中地名,虽然人口增殖或迁移导致新的村落出现,但当代几乎没有新的楼字村落地名产生,这说明楼字村落地名至少在嘉靖时期已经大量存在。从分布范围来看,明嘉靖以后黄河河道相对固定,而楼字村落地名则以郑州、开封为轴呈扇形分布,其分布范围与宋金元时期黄河河道摆动的范围基本一致。从文献记载和分布特征来看,楼字村落地名应形成于宋金元黄河在黄淮海平原地区泛滥这一漫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