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运河沿岸江南古镇文化展示之新思路

郎净[1]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京杭运河沿岸的江南古镇在经济、文化方面发展良好。随着运河“申遗”的成功、“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的提出,运河沿岸江南古镇应当承担起更多发展江南文化、传播江南文化之责任。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利用学界的研究成果,结合当下江南古镇旅游之基础,进行更好、更新的文化展示。

关键词 运河 江南古镇 文化展示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其后又提出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之国家战略。也就是说,京杭大运河在其原有的“漕运”功能渐渐消退之后,要承担起一种文化交流与展示的重要作用。

京杭运河由北到南依次为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山东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其中江南运河主要是指江苏镇江到浙江杭州段,笔者的考察对象即为此段。运河沿线自明清以来就是江南[2]的核心区域,其中以杭嘉湖平原为中心分布着较多古镇,直接处于运河沿岸的有乌镇、崇福镇、长安镇、塘栖镇、练市镇、南浔镇、仓前镇、震泽镇、平望镇、孟河镇、万绥镇、惠山镇、王江泾镇、石门镇等,并辐射至太湖沿岸的较多古镇,可供开发和展示的资源相当丰富。并且许多古镇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开发旅游,迄今已近二十年,形成了以周庄、乌镇、同里、南浔、西塘、甪直等古镇为中心,兼及周边古镇的旅游格局。

总览江南运河段古镇的旅游模式,有一个发展的阶段,由早期的短期旅游发展至当下的短期旅游兼休闲旅游。然而问题在于,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江南运河古镇也渐渐混同于全国其他的古镇,形成基本雷同的模式。这种雷同体现在商业布局的雷同、经营模式的雷同、餐饮住宿的雷同、文化推广的雷同等方面,以至于民众在旅游的时候,无法感受到江南的区域特点或是所游古镇的文化特质,甚至只游历其中一处以替代全部。并且,随着休闲旅游的渐起,古镇被等同于休闲娱乐的场所,此时民众的关注点在于饮食住宿,对区域文化更为忽略。江南的旅游业发展至今,应该开始及时省视及反思过往:运河作为世界遗产的意义在于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之以“文化”为关键词的“大运河文化带”的部署,更应把目光聚焦于文化之展示,而非单纯的旅游之开发。

与此同步,近二十年来,江南以及运河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社会学、民俗学方面都硕果累累。学界的研究应该可以为运河沿岸江南古镇的日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公共史学,亦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如何使学院派的技能和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包括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新闻媒体、历史遗址、博物馆等机构,如何去引导公众了解历史与文化,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巫鸿曾以美国的美术馆和美术史研究为例,说它们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最终走向了合作:“自90年代以来,当二者都经过了一个自身独立化、系统化的演变过程,美术史和美术馆重新取得了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进行合作的可能性。”[3]江南古镇的文化展示也如此:最初是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古镇旅游规划与开发;然后基本走向了各自独立的发展路径,研究和旅游较为游离;而现在,在古镇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实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合作契机。并且在一些新开发的古镇,学界和社会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进行了新型的文化展示,试图引领公众更好地解读区域文化。

结合已有的江南运河古镇旅游模式及学界的研究,笔者拟从四个方面提出江南运河古镇文化展示的一些新思路。所有的发展思路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要以整个江南为着眼点去规划江南的文化展示,绘制江南的文化地图,而非各自为政,或者一拥而上,需要的是区域间的联手合作,是各区域传承江南文化的责任感。

一 专业化市镇之展示

从明清到当下江南运河市镇在经济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解读古镇,需要让民众对江南古镇之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知,进而对明清以来中国的生产模式及经济结构都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界关于专业化市镇,已经有很深入的研究。刘石吉、樊树志等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认为江南市镇兼具一般性商业聚落和特定专业市镇的特点。刘石吉认为江南市镇分为丝业、丝织业、棉业、棉织业、米业等专业市镇;而樊树志先生更是将江南之专业化市镇细化,认为江南市镇中数量最多的是丝绸业、棉布业、粮食业市镇,除此而外还有盐业市镇、榨油业市镇、笔业市镇、冶业市镇、窑业市镇、渔业市镇、编织业市镇、竹木山货业市镇、刺绣业市镇、烟叶业市镇、制车业市镇、造船业市镇、海业市镇等等。[4]

应该说,每个古镇都兼具上述的一些经济格局,并各有特色,例如丝业市镇以南浔镇、乌青镇、菱湖镇、震泽镇为代表;绸业市镇以濮院镇、盛泽镇、双林镇、王江泾镇为代表;棉业市镇以新泾镇、鹤王市、七宝镇为代表;布业市镇以南翔镇、罗店镇、朱家角镇、鹤王市、七宝镇为代表;粮食业市镇以枫桥市、平望镇、长安镇、临平镇、硖石镇为代表。[5]

学界的探讨给我们绘制了一幅江南古镇经济生产方面的特色地图。而对于古镇的导引,亦可以从经济布局着眼,可以利用旅游业已经较为兴盛或者正在开发的古镇资源,为民众进行江南经济结构的导引和展示;可以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让不同的古镇承担起不同的展示任务。从整体格局来看,丝业方面,可以利用乌青镇的资源;布业可以朱家角和南翔作为展示基地;棉业可以七宝为展示基地;粮食业方面做得较好的塘栖镇谷仓博物馆,可以说为其他古镇起了示范的作用。其他可以进行展示的有海盐的盐业、善琏的笔业、周庄的编织业、苏州的刺绣业等等。

以目前正在开发中的塘栖古镇为例,它的做法,可以为其他古镇提供很好的思路。

塘栖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东北部,京杭运河两岸。它的经济格局兼具交通运输业、蚕丝业、水果业和米粮业等。塘栖镇是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边的重要米粮集散地,明洪武二十四年即于此处建仁和预备仓,永乐三年建北仓,万历重建预备仓二。[6]

塘栖镇于21世纪初开始进行旅游业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余杭方志馆和谷仓博物馆两大展示中心,体现出全新的思路。

谷仓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世界性历史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一所以谷仓为主题的博物馆。塘栖本有乾隆御碑,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考察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纳漕粮情况。查得苏、皖两省积欠额巨,而浙省未予拖欠。为表彰浙省,皇帝蠲免浙省地丁钱粮三十万两。并将“圣谕”刻石,晓谕官民。而谷仓博物馆巧妙地与御碑亭连成一体,是一座下沉式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并不是简单地将视线聚焦于塘栖的米粮业,而是以此为契机,梳理人类与粮食之间的脉络,将世界农业纳入展示之中。在中国的展示中,重点介绍了古代的粮食仓廪制度,向民众介绍了正仓、转运仓、太仓、军仓、社仓、义仓、常平仓等中国仓廪系统运作流程。在该博物馆中,还为孩子设置了各种有关粮食知识的游戏。让民众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也将原本属于学术研究的部分,以非常生动的形式展示给公众。这种做法无疑非常值得借鉴。

而塘栖镇的余杭方志馆、谷仓博物馆,又与相距不远的余杭区中心临平的江南水乡博物馆遥相呼应,使游历的民众对江南的文化、区域分布、经济发展有直观的认知。

塘栖镇的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其他古镇借鉴,可以进行一个总体的规划,各自承担起不同的专业经济格局的展示,如分为丝业、丝织业、棉业、棉织业、米业等等,既让民众了解了江南运河古镇的专业特性,又开拓了江南旅游之新意。

二 水系资源之利用

江南河网密布,水是江南最重要的特色,而目前人们直观的感受只是“小桥流水人家”。古镇旅游,一般只是依托于镇区范围内已有的河道,进行小范围的河面游览,并结合桥的特色向民众展示江南之水乡风情。

首先,我们可以结合学界的研究,有一个视野更为广阔的认知。李伯重先生对江南八府一州的水系有过一个整体的勾勒:“这八府一州在地理上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即同属一个水系——太湖水系,因而在自然与经济方面,内部联系极为紧密。太湖水系,古有三江五湖之称。实际上,严格地说,应当是一河二溪三江五湖。一河,即江南运河,北起镇江,南抵杭州,纵贯江南平原中心地域,是京杭大运河的南段。二溪,即太湖水系的上流和水源,在西北是荆溪,西南是苕溪。……荆溪、苕溪两水系,把太湖西部的宁、镇、常、湖、杭五府,与东部苏、松、嘉三府联系了起来。……一般都认为三江是介于长江与钱塘江之间、位于太湖东面的入海河流。这些河流情况变化很大,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只有黄浦江成为太湖东部的主要河流和太湖水出海的主干。当然,中小河流仍然很多,形成了著名的江南平原水网,把太湖以东苏、松、嘉三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太湖上纳二溪之水,下通三江出海,形成了太湖水系的中心。太湖水系的主要河流,都是东西流向。但江南运河则纵贯南北,将东流各河连贯起来,使江南水网更为完备。另外,应天(江宁)府的大部分地区本不属于太湖水系,但通过人工开挖的胥溪,亦与江南水网相接。说明这八府一州确实是一个由太湖水系紧密联系的整体。”[7]

结合研究,我们首先应该用较为生动的方式,为公众绘制江南水系游历地图。以“水”为关键词,将公众心目中零碎的古镇印象沟通起来。而且,对江南之水,应该做一个全方位的阐释,不仅有李伯重先生提及的一河二溪三江五湖的主脉络,还应该包括遍布各地的河、湖、潭、溪、泉、井、池、沟;由水系衍生的湿地地貌,也应该一并纳入江南之水系地图,例如杭州的西溪湿地、位于湖州的下渚湖湿地,以及位于塘栖的丁山湖湿地,都是很好的对湿地地貌之阐释,并且可以和附近的古镇旅游遥相呼应,例如塘栖的古镇游加丁山湖湿地游,德清的下渚湖湿地加新市古镇游。

其次,我们是否可以开辟江南水系游历的路线,打通分布于杭嘉湖平原的各个古镇?游历的路线,主体应为太湖和京杭大运河,而京杭大运河之发展史尤为值得关注,应纳入文化展示的重点之中。结合当下京杭大运河之申遗,包括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杭州以东的浙东运河,都展示在公众的面前。所以第一,应该利用已有的博物馆进行公众展示。杭州已经建立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一种非常好的展示。第二,可先以杭嘉湖平原为重心,进行水系游历路线的设计,然后突破江南核心区域,进行更多的路线设计。杭嘉湖核心区域,可利用运河水道,利用已有的航线,将杭州、苏州、嘉兴、湖州之游历沟通起来,尽可能地连接各个古镇,设计多种水路游历路线。

这样,民众的游历就不会只限于一两个镇的选择,民众心目中的江南因水而连成了整体,而江南的文化气质也因各种形态的水而展示出来。

三 节日民俗、民间信仰之展示

对于江南古镇的民间信仰、节日民俗,学界有相当多的研究,而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也成为解读区域文化的契机。

经济布局、水系展示是一种空间的展示,节日民俗和民间信仰是从时间维度对江南之文化进行展示。我们可以结合节日、节气,按照时间来设计规划江南古镇之旅游。一方面,真正承续各个古镇之民俗特色;另一方面使每个经行者都成为新的传承者。

首先,可以从当下被列为国定假日的重要节日着手设计,除了春节之外,主要有元旦、清明、端午、中秋,这些都是较为传统的节日,不同的古镇可以承担起不同的民俗展示,进行区域之合作。目前亦有一些散布于各区域的民俗活动,可以进行一个很好的整合。其中清明、端午和中秋,民俗活动较多,可以进行较好的设计与规划。

清明除了祭扫之外,还有斗草、踏青之节日民俗,可以引导民众到江南较为自然的景观(如太湖)进行游览;此外,清明过后半个月,以往江南各市镇都有香市之传统,亦可纳入清明之展示。以往的民俗,主要是庙会和祭祀蚕神。茅盾曾经写过散文《香市》,介绍乌镇的香市风俗;而含山轧蚕花和新市蚕花庙会,都已经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清明的民俗,除了踏青之外,还可以拓展至蚕花会,可以以乌镇和新市、南浔为主体,进行祭祀蚕神的民俗活动的设计。

端午的龙舟竞渡,向来是盛行于各处的风俗,可以以黄浦江附近市镇为依托进行发展。根据《上海县志》的记载,清代五月端午在黄浦江、七宝、闵行、嘉定、松江、南汇等处俱有赛龙舟之戏,可以继承此一传统。杭州西湖区和余杭区的龙舟盛会,也被浙江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两处之龙舟盛会,还可以结合西湖船拳、杭州运河船民习俗和余杭区的传统水乡婚礼的展示进行,后三者也均为浙江省之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地区的端午民俗,亦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全方位的展示。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的是,该地区端午节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具有一整套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民俗活动。有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戴香囊、挂钟馗像驱鬼等传统项目,是一种非常全面的展示。应该把这些民俗内容渗透到古镇旅游之中,展示给公众。

中秋节,除了合家团圆赏月祭月之民俗外,还有走月亮、观潮之民俗。苏州历来即有走月亮之习俗,至近代亦如此,士女出游虎丘、笙歌彻夜。如果以苏州地区古镇为主,设计走月亮之路线——漫游古镇或者漫游江南园林,并在夜晚,加之以昆曲、评弹之演出,曲清月明,亦为极美之事。而海宁、桐乡附近古镇,则以观潮为主要设计项目。浙江省的萧山、海宁等地,确实亦每年举办国际观潮节。

其次,未被列入国定假日的节日,亦可利用临近的双休日,进行民俗的展示,如元宵节之灯俗、浴佛节之庙会、七夕节之乞巧、中元节之放灯、重阳节之登高、冬至节之贺冬,都可以纳入江南古镇的文化展示之中。而由江南民间信仰衍生出的民俗活动,亦可纳入视野范围。例如,嘉兴县北部王江泾镇的网船会,就是以刘猛将信仰为支撑的跨地域水上狂欢活动。该活动进行于每年二、三月之交。届时渔船云集,演剧酬神。又如黎里镇八月的迎神赛会,在明清两代十分隆重。八月十一日抬出城隍及随粮王、土地神,巡游至村庙中,称为宿山。八月十二日又把诸神由水路绕市河至罗汉寺、东岳庙两处,称为接佛。八月十三日设筵演剧。可以重新设计民俗活动,将流行于江南各地的民间演艺,如皮影戏、傀儡戏、灯戏等结合进去进行展示。

再次,还可以根据各地四时物产之不同,加以规划展示。例如超山的梅花、嘉兴的菱藕、桐乡的菊花、塘栖的枇杷、临平的甘蔗等,都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纳入到整个江南古镇游历的时间规划中去。

综上,整个江南区域,可以设计出一张结合时间游历的地图,一方面,可以让公众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游程;另一方面,让公众真正回归节日民俗,成为节日民俗的参与者与继承者。而各大古镇,也可以借此开发自己的特色项目。

四 文学艺术地图之呈现

江南令人怦然心动的还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积淀。目前各个古镇都有一些小型的展示,向公众介绍本镇的文化家族如文学家、史学家、画家甚至藏书楼等等。但这种展示是零碎而割裂的。而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是汗牛充栋了。如何能将学界研究与古镇文化展示结合起来,应该值得双方思索。

首先,将学界的研究成果,以普及型的文本样式展示出来。可以“绘制”一整套江南的文学艺术地图。江南古镇最鼎盛的时期在明清,可以将明清以来古镇最重要的文学艺术成果以空间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整套文学艺术地图,初步可包括以下方面:文学地图;学术地图;戏曲地图;家族地图(园林地图);藏书楼地图;书法绘画地图;民间工艺地图。

文学地图方面,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体,涉及相关文体的重要文学家、文学流派之遗址及展示空间;学术地图方面,包括经学、史学的发展,相关人物、相关流派之遗址及展示空间;戏曲地图,包括明清传奇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分布、演艺空间分布、地方戏传承分布;家族地图方面,包括江南各镇的重要家族分布,以及与之相关的园林空间;藏书楼地图,即展示明清各藏书楼的分布之处;书法绘画地图,包括明清以来江南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各种书法流派、绘画流派之遗址及展示空间;民间工艺地图,包括刺绣、雕刻、编织、陶瓷、乐器制作、文房四宝的制作等等。

其次,按照学界所提供的线索,各个古镇可以联手设计新的游历路线,可以细化至诗歌之旅、戏曲之旅、藏书楼之旅、民间工艺之旅等等,将整个江南的文化资源重新整合,给公众以一种全方位及颇有深度的展示。甚至可以利用暑假,为全国的青少年设计别具特色的系列主题夏令营。而各个古镇如果能够开辟一些教育空间或者教育基地,进行古典诗词、戏曲、古琴、书法、绘画、各类民间工艺的入门普及,亦会不乏受众。一方面,打破短期游的模式;另一方面,使江南古镇旅游真正触及文化之核心。

与此同时,公众亦可以在学界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自己的江南主题之旅,而非盲目地跟风游历,除了感觉雷同之外,一无所获。

综上,笔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江南古镇文化展示的一些新思路。古镇旅游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各地方政府亦已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而公众对于古镇,也有了表面的认知。接下来,对双方来说,均应该由表面的物质的旅游迈向深度的文化的旅游。政府和公众均为文化之承上启下者,希望能开启全新的江南之旅,真正认识与传递中国的区域文化,真正使得江南运河段的古镇成为“大运河文化带”最核心、最重要的文化及传承区域。

(责任编辑:胡克诚)

注释:

[1] 郎净(1973~ ),浙江绍兴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与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江南社会史、近代体育史。

[2] 按,笔者此处的江南,主要参照周振鹤《释江南》(载《中华文史论丛》第4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中对江南核心区域的界定,主要指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与太仓直隶州的全部,以及镇江府的大部和杭州府的余杭、海宁县,以杭嘉湖平原为中心。

[3] 巫鸿:《美术史十议》,三联书店,2008,第32页。

[4] 参见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203~214页。

[5]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第203页。

[6] 王同:《塘栖志》,清光绪十六年刻本。

[7] 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三联书店,2003,第448~449页。

 

按:本文载于李泉主编《运河学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03-211

购书指南:京东:https://item.jd.com/12356133.html?dist=jd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7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