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至16日,为搜集运河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情况,研究院丁延峰、李泉、胡克诚、崔建利、朱年志、刘玉梅、王玉朋、周广骞、胡梦飞、张熙勤、徐艳芹等十一位老师赴大运河江苏段、浙江段进行考察。
8月9日,各位老师前往淮安参观了清晏园和清江大闸。清晏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南路之西侧,环城路之北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全国文保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有”江淮第一园“之称。各位老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仔细观看相关碑刻、奏疏及图片介绍,增进了对清代淮安水利文化和河政制度的了解和认识。清江大闸,又称清江闸,始建于明朝初年,主要用于控制里运河的流量和调节水位。清江闸是漕粮所必经之咽喉要道,有“南北襟喉”之称。通过淮安文化学者荀德麟先生的讲解,各位老师对淮安在南北交通中的地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听取清晏园工作人员的介绍
听取荀德麟先生的讲解
8月10日下午,各位老师前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考察。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扬州三湾风景区,总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馆内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运河上的舟楫”“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 3 个常设展、“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运河湿地寻趣”等6个专题展、“河之恋”数字化沉浸式展览、1个展演传统戏曲的小型剧场、1个青少年互动体验项目和2个临时展厅,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各位老师在参观完大运河博物馆之后,对其多样化、沉浸式的展示手段印象深刻。走在街道上,可以深深感受到杭州运河非遗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8月11日晚,各位老师参观了拱宸桥及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夜晚的拱宸桥上灯火辉煌,行人川流不息。大运河如同铺展的画卷与城市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拱宸桥的西岸为桥西历史保护街区,街道两旁分布有众多售卖运河非遗文创产品的店铺,人文气息极为浓厚。
8月12日,先后考察了西兴古镇、绍兴八字桥、绍兴古纤道等遗产点。在西兴过塘行码头专题陈列馆内,老师们认真观看相关图片和文物,对浙东运河及西兴古镇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八字桥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八字桥结构简洁、建筑稳固,体现了南宋绍兴地区建桥技术的成熟,为研究宋代的桥梁建筑技术和中国桥梁史的重要实物例证。古纤道工程浩大,设计巧妙,是大运河(绍兴段)最具特色的古代水运设施遗存。行走在古纤道的青石板上,运河的水汽随着微风扑面而来,旧时运河上船只穿梭、人流往,纤夫们喊着号子拉动船只的热闹情景瞬间跃然纸上。
参观西兴过塘行码头专题陈列馆
考察绍兴古纤道遗址
8月13日,参观考察了宁波三江口、天一阁博物院、水则碑等文化遗产点。宁波三江口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东南重镇。今日的三江口上依旧时不时有货轮穿梭而过,连接起大海与江河,使得宁波成为中外文化往来、交汇之地。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各位老师认真聆听讲解和介绍,仔细查看每一件馆内所藏古籍文献及相关实物,感叹古人藏书之不易以及今人为藏书的保护与利用所付出的努力。“水则碑”创意独特,选址考究,是古代宁波府各乡调剂水源水位的标尺,展现出古人在水利方面的超凡智慧。
听取天一阁工作人员讲解
考察水则碑遗址
8月15日上午,前往慈溪思绥草堂参观,与著名家谱收藏家励双杰先生进行座谈,就民间家谱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第二站前往湖州南浔古镇,对江南运河頔塘故道进行考察,并参观了嘉业堂藏书楼、刘氏梯号、丝业会馆、张静江故居、百间楼等运河遗产和古迹。其中嘉业堂藏书楼系南浔商人刘镛之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藏书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研究院老师认真听取了景区工作人员有关藏书楼历史及藏书情况的讲解和介绍,加深了对江南运河区域私人藏书文化的了解。
听取励双杰先生的讲解
参观嘉业堂藏书楼
此次考察是2019年以来研究院组织的首次大规模考察。考察团一行自聊城出发,考察了运河沿线7个城市,近二十个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址与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公园等,真正地从文献走向田野,实地感受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特色文化。在搜集相关资料、开拓学术视野的同时,也增强了研究院老师对大运河,尤其是浙东运河的了解和认识。参加考察的各位老师均感获益匪浅,为研究院下一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领域和方向。